浙江省绍兴市:机制做保障 全民齐参与
 

  □记者 徐鹤群 通讯员 俞侃

  西小路河是浙江省绍兴市西小路社区的母亲河。绍兴全面推行河长制后,在全省首创了“112”工作制度。把西小路河划分为6个河段网格,每个路段设1名“路长”,每段河道设1名“河段长”,每个网格配备2名劝导员,负责河段内河道管理、日常巡查工作。

  西小路河的“112”工作制度,只是浙江省加强河长制工作制度建设的一个缩影。浙江省积极开展实践,完善河长制工作制度体系建设。

  形成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

  2013年以来,浙江省以“五水共治”为载体,全面落实河长制责任,构建了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的河长体系。

  省委主要领导主抓河长制工作,副省长领衔河长制办公室,明确要求地方党政主要领导担任治理任务重的河长。目前,浙江全省4万条河流及湖泊共配备了5.75万名河长。

  在探索河长制工作过程中,浙江省逐渐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集中统一的协调机制、全域治理的责任机制、齐抓共管的督导机制、科学严密的监测监督机制、共建共享的宣传推进机制、协同联动的执法机制和奖惩分明的考评机制等。“随着河长制工作的全面深化,今年我们还将进一步健全工作制度体系、专业技术标准体系、信息化体系。”浙江省河长办有关负责人介绍。

  民间爱水护水氛围浓厚

  “共建共享、全民参与”的治水理念,已经成为浙江自上而下的共识。

  为配合河长制工作,公安系统要求各级公安机关全部配置“河道警长”,形成执法高压态势;共青团系统广泛动员团员青年成为“河小二”,协助基层河长积极参与护水、治水行动;少工委组织少先队员开展“争当小河长”活动。

  在浙江民间,爱水、护水的良好氛围已经形成,西小路河“河段长”这样的“草根河长”不断涌现。在湖州市德清县,金发碧眼的外国帅哥美女主动巡河,自愿当起“洋河长”;在丽水市青田县,“华侨河长”利用邮件、微信、QQ等平台“在线履职”;宁波市北仑区邀请重视环保投入的企业负责人担任“企业河长”;在温州市鹿城区,居民自发组成“南塘大妈护河队”……这些层出不穷的创新实践,为河长制工作在浙江的持续深化,带来了旺盛的生命力。

  河长制全面推行以来,在各具特色的工作机制保障下,浙江省共消灭垃圾河6500公里,消灭黑臭河5100公里,河湖库塘清污(淤)2.2亿立方米,城乡水域及周边环境得到极大改观。高能耗、高污染企业的关停、整治、提升,经济转型升级也初见成效。“小时候游过泳的河流又回来了”,是当下众多浙江百姓的真切感受。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7年7月6日

徐鹤群 俞侃
责任编辑:李旸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