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织信息网络 提高防灾能力
完善和提升水务信息化水平

  □本站记者 李立平 蒋文 陈静 王华

  4月7日,在雅安市水务局5楼的防汛会商室里,市防汛办的工作人员打开电脑,登陆进入山洪灾害预警系统,再轻点鼠标,密密麻麻的雨量监测点立刻布满屏幕,只要任意点击监测点,该站点的基础信息、时段降雨过程及日降雨过程便清楚地显示在了大屏幕上。

  这是记者在雅安市防汛办看到工作人员使用山洪灾害预警系统时的场景。据了解,雅安是典型的山区暴雨区,山洪灾害每年对全市造成的损失很大。在“4·20”芦山地震之后,雅安市水务局共投资约2500万元,陆续将山洪灾害防治和防汛预警系统进行整合,共同纳入防汛预警监测平台,并不断进行全面修复和补充完善,监测点也从最基础的野外站点覆盖到了基层各乡(镇)、村(组)。加之之前建成的“雅安市江河生态流量在线监测系统”,目前,雅安市水务在信息化发展方面已经形成了“一个平台、三套系统”的格局。

  在雅安全市的各个河道关键断面,均安装了监控设备,通过防汛预警监测平台,可以查看不同时段的水量、水位变化,并能根据水情变化研判汛情,制定预案。而且,只要相关数值达到或超过预先设置的标准,平台就会自动发出预警信息。随后,防汛抗旱指挥部便会针对预警进行会商并及时通知到区县、乡镇,以便乡镇及早采取措施及时转移危险区域的群众。在“4·20”灾后恢复重建中,雅安全市共有32座震损水库增设了水库动态监测预警设备,借此实时监测水库雨量、水位等情况,为防洪调度、安全度汛提供了科学依据。

  据统计,被录入到雅安市防汛预警监测平台的雨量站共有436个,水位站53个,视频监测站点79个,几乎可以覆盖全雅安。自防汛监测预警系统建成以来,共计发布预警303次,短信24403条,电话3210次,预警广播244次,转移人口56215人,避免伤亡16 532人,取得了巨大的防灾减灾效益。特别在2013年的“7·4”石棉县山洪泥石流、“7·9”名山区山洪、“8·24”宝兴中岗村泥石流几次大灾过程中,提前预警预报转移群众,成为雅安信息化手段防灾避灾的典型案例。

  如今,雅安市防汛预警监测平台上可与省级防汛平台互联,下可与各县区系统实现数据共享,并能随时与气象、水文等部门互通有无信息,实现了三级防汛体系的信息化衔接。这个平台涵盖的各类业务信息包括各区县的实时监测数据、危险区域视频监控、预警数据、气象降雨数据、水文数据、电子文件信息等。加上已经建成的国家防总防汛视频会商系统,雅安市已经形成了强大的防汛减灾非工程体系。

  雅安市防汛预警监测平台所整合的“雅安市江河生态流量在线监测系统”,除开展涉水工程下泄生态流量的在线监测工作外,还能监测电站水库的清洁情况,辅助开展河道管理和水生生物保护,这为水资源的科学化管理打下了坚实基础。据统计,雅安全市共有42个电站被纳入监测范围,覆盖雅安市中心城区、青衣江部分干流河段等重要监测区域。同时,还投资60余万元,分别在雨城电站、下沉式广场、小廊桥、西康码头、大兴电站、龟都府电站建设了6个全天候、全角度激光夜视高清视频监控点,丰富了监控手段。

  雅安市水务局局长郑尚堃表示,水利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雅安将用5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建成覆盖全市水利系统的水利信息网络,全面开发水利信息资源,建设和完善一批水利基础数据库,健全信息化管理体制,形成法规、标准规范和安全体系框架,全面提供准确、及时、有效的信息服务。

  通过水利信息化,雅安将重点建成全市防汛指挥、水利政务信息、水质监测和评价信息、水资源管理决策支持、水土保持监测与管理信息等多套系统,并部署实施其他应用系统的建设。此外,建立水利信息化教育培训体系,培养和造就一批水利信息化技术和管理人才,最终达到充分发挥已建水利工程设施的效能。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010-6298095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