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公里路程:我的2014新闻路
张福禄
2014-12-30
 


  流水华年,如今又站在新一年的门槛前。打开电脑中2014年个人新闻稿件统计文件夹,那一行行标题,犹如跳动的琴弦,在自己的心头奏响一曲温暖的乐曲。

  一年来,我到基层采访时间近90天,采访干部职工和群众200余人次,行程4000余公里,在地市级以上各类主流新闻媒体发表稿件240篇,共计20余万字;发表图片244幅;完成上报工作动态40余期。

  在这些文章和图片里,既有寒风怒号、大雪纷飞的严冬,有烈日当头、酷热难耐的夏日,也有风沙漫天的白昼,有大雨滂沱的夜晚。每一篇稿件,每一幅图片,都有一个属于它自己的故事。

  2014年10月,我的摄影作品《暴雨之夜奔赴黄河堤防》,在“中国梦劳动美幸福路”首届山东省职工摄影展览中荣获优秀奖。记得那是7月29日的夜晚,阳谷降暴雨,最大降雨量达80mm。阳谷黄河河务局的干部职工冒雨前往陶城铺险工进行巡堤查险。大雨如注,我随行查险两个多小时,拍摄了一组职工夜间冒雨查险的镜头,获奖作品就是其中的一幅。

  发表在《中国水利报》上的图文通讯《黄河水浇出致富藕》,是我1月11日冒着三九严寒采写的稿件。山东阳谷十五里园镇,有个依靠黄河水在盐碱涝洼地上发展起来的“万亩藕池基地”。春节前是莲藕出池上市的时候,我驱车近20公里来到这里采访了藕农王云良等人。

  以前因为地势低洼盐碱,种粮产量低,甚至粮食绝收。自从有了黄河水,村民们利用黄河水种植了万余亩莲藕,亩均收入一万多元,黄河水成为农民的致富水、幸福水。那天,我站在寒冷的田野采访了2个多小时,虽然冻得透身凉,拿着采访本的手已经僵硬,但是心里却感觉热乎乎的。

  其实,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节假日期间到一线采访,防汛期间随巡堤查险人员体验查险,引黄抗旱时在灌区奔走……为了获得新闻素材,我只有放弃休息时间去采访和撰写稿件、处理图片。

  天道酬勤,也许正是有了这样的付出,才有了这份收获。

  站在2015年的门槛前,我祈望新的一年,再接再厉,取得更好的成绩。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4年12月3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