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审批具备新闻登载业务资质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06022
  首页 -> 正文


坚定共同理想 坚持三个自信
中国水利报社党委书记 涂曙明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全党要坚持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经过前一段的学习和思考,越来越感到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我们必须有这样的自信,也应该坚持这样的自信。

  一、自信源于何处?

  “三个自信”不是凭空而来的。它是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所积蓄的力量基础上,对中国发展规律做出的时代回答。

  道路自信,源于道路的正确性和排他性。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经过几代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接力探索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历史上,戊戌变法、洋务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直到国民党执政,没有一个是成功的。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的探索也没有停止过。“反右”、“文革”、人民公社、大跃进,这样的政治运动、经济运动不少,还有对苏联模式的照搬照抄,结果都出了问题。原因是脱离了中国的实际,或者说选择的路径和方式不对。现在我们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发展的必然选择和正确道路,应该从内心深处增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底气。 其次,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过程看,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因此,我们必须有足够的清醒,牢牢把握这个最大国情,并立足这个最大实际来分析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取得的成就和进程。既不急于求成,又一步一脚印地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

  理论自信,源于理论的指导性和科学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包含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它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分别回答了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条件下关于社会主义、关于建党、关于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可以说,它在不同时期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它是指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一个理论体系一旦形成,就标示着这种理论的成熟和科学。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不断发展的实践决定了这一理论体系必然是发展的、开放的。只有在把握时代发展要求,在不懈探索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基础上解放思想,才能保持理论的生机与活力,才能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从而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

  制度自信,源于制度的合理性和适应性。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既不是主观的政治预设,也不是拿来式的照搬照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十八大报告中阐述为四个层面,即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法律体系和基本经济制度、各项具体制度,也是一个完整的体系。 它不同于西文的所谓民主制度,也有别于前苏联的固有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一方面在验证和显效,另一方面也处在不断完善之中。

  中东、北非的“阿拉伯之春”并没有带来民主的春天,突尼斯、也门、埃及、伊拉克、利比亚、叙利亚这些国家至今仍处在动荡甚至战乱之中。它说明西方的民主制度不是普遍的、绝对的真理,一种政治制度如果不符合国情、民情,照样会“水土不服”。我们的近邻印度实行的是资本主义,属于议会制,人口、自然条件都与我国很相像,1950年的时候经济总量与中国差不多,而现在只是中国的1/4。再看欧美,客观地说,它们的政治体制比较成熟稳定,但这些年还是出现了不少问题。比如金融危机,暴露出美国对金融监管乏力的体制性问题。美国把风险转嫁给全世界后,危害了全球经济。欧洲的债务危机,使许多国家深陷其中至今不能自拔。相反,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后,经济总量上升到世界第二,我们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和话语权越来越重。特别是面对重大突发事件,显示了制度的巨大优越。事实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这就是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试想,在一个人口多、底子薄、欠发达、不平衡、民族又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要实现共同富裕,要实现现代化目标,在制度安排上还有其他选项么?

  当然,我们对道路、理论和制度的自信,不是因为它比世界上其他道路、理论、制度有多先进、多完美,而是因为它适应国情、有独特优越性、能够解决我们的发展问题以及发展中的问题。习近平在访问俄罗斯时讲过一句话: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知道,这话讲得太形象太深刻了。

  二、如何坚持自信?

  第一,加强理论学习,建立思想的理性。行动的坚定源于理论的清醒。自信只有建立在理论清醒的基础才会更加稳固和强大。首先要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理论,掌握其世界观、方法论和普遍原理,用它来理解分析人类发展的规律、市场经济的规律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最后得出结论。其次学习历史。历史可以明志,这个志就是知兴替、知荣辱。读史的最大好处就是让人获得更宏大的视野,当我们把一个社会形态或历史阶段放在更长的时间坐标上去审视和考量的时候,在纵向和横向几个维度的比较当中,就会看得更清楚。三个自信不是盲从的,而是由理论和实践来支撑的。

  第二,加强舆论引导,宣传制度的优势。给我们的时代多点赞,为我们的水利多喝彩。我们是水利新闻工作者,作为从事这一职业的党员领导干部,坚持自信,最具体的就是要坚持新闻的正确导向,弘扬主旋律,打好主动仗。要进一步发掘和弘扬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讴歌这一制度下人的创造,讴歌时代一切美好的东西。具体到水利,就是要宣传水利的方针政策,宣传党和国家以人为本的理念、保障水安全的努力以及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的情怀。多用老百姓真实的故事和感受去印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当然我们说正面宣传为主不是粉饰太平,不是只唱赞歌,必要的问题报道、批评性报道还是需要,但主基调应该是正面的。把握好这样的调子,我们的自信就会更有底气。



  相关新闻:





 
图片报道

微信图片_20231228131749.jpg
118.jpg
水文化大图.png
首页大图.jpg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京ICP备11042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