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站记者 吴頔 轩玮 报道
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贾康是个“忙人”,分组会议的间歇期全部留给了记者不说,会议结束之后,他也长时间地留在了自己的座位上,因为记者们投来的财政、经济等方面的问题实在是太多了。当我们问他对水利投融资有什么好的建议时,贾康说:“水利投融资应该借助PPP模式。这种模式可以减轻政府财政负担,调动民间资本、社会资金的巨大潜力。”
PPP模式(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即公私合作伙伴模式,“就是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贾康举了个例子:“比如建设一个水利枢纽,政府出一些钱,更多拉动社会资本、民间资本投入,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很规范的PPP的项目,这是一个很好的状态。水利枢纽运行之后是可以产生效益和回报的,各方带动各自优势资源,公众会从中受益。”
“引入公众与私营资本,通过改变靠‘政府背书’(由政府来承担最后的违约风险)的投融资方式,实现资源配置效率与综合绩效水平的提升,让市场发挥其决定性作用。”谈到PPP项目的优势,贾康认为,它能缓解政府的资金压力,给公众提供了一个公共服务水平更高的新机制,因为政府、非政府、专业组织合在一起的PPP机制,是1+1+1大于3的机制,使公众能够得到实惠,使公共服务水平更符合民众意愿,同时它也给市场主体——私营企业一片更广阔的生存发展空间。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5年3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