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审批具备新闻登载业务资质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06022
  首页 -> 正文


【本站记者芦山前线报道】敬礼,抗震救灾水利人

  □本报记者 刘彦海 蒋文

  这里不是战场,却有战争般的危险。这里,就是遭受7.0级强烈地震的雅安。

  他们不是士兵,却有战士般的勇敢。他们,就是战斗在抗震救灾一线的水利人。

  5年前的汶川,3年前的舟曲……哪里危急,哪里有险情灾情,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

  熟悉“李坤刚”这个名字,是因为很多次的抢险救灾,记者却并不认识这个人。此时,坐在同一辆车上,记者总算是“认识”了他。4月20日,芦山地震当天下午,受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陈雷的指派,李坤刚带领工作组又一次在第一时间飞赴灾区。几天来,他和他的团队,按照“确保灾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要求,冒着危险,深入震中芦山等地,详细了解水利设施震损情况,仔细排查水库、堤防等出现的安全隐患,科学及时处置险情,为有序有力有效开展水利抗震救灾提供基础支撑。

  “地震发生后,我们全力做好三件事:一是救人,二是排险,三是供水。”芦山县水务局局长曹健说的,都是抗震救灾的事儿。

  4月23日中午,芦山县水务局职工家属区马路边的一个简易帐篷内,几位妇女坐在里面,翘首盼望着奋战在水利抗震救灾一线的男人们回来吃午饭。时间一点一滴地流逝,始终不见男人们的身影,怀中的孩子饿得哭起来,妇女们却仍然守候在那里,不愿离去。

  芦山县防办副主任袁小康在地震中头部受重伤,背部、胳膊都被砸伤,治疗后第三天,他又投入到抗震救灾工作中去了。

  地震时,芦山县沫东水库管理所所长李雪强家的房屋受损严重,李雪强自己的手受了伤,妻子也受了伤,母亲、妻子至今还在灾民安置点。但震后的几天,他却没有回过一次家,也没到安置点看过一眼他那年迈的母亲和深爱的妻子,始终吃住在水利抗震救灾一线。

  地震发生后,心里惦记着水站的芦山县隆兴供水站站长杨家全,徒步半小时赶到供水站,发现进水口震漏了,无法正常供水,他立即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取了一部分水,以备村民急需。几天来,杨家全没有离开水站一步,甚至没来得及去看一眼在这次地震中不幸遇难的爷爷。

  …………

  这样的人和故事,还有很多,我们甚至不知道他们的姓名,但我们知道,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水利人。

  敬礼!最可爱的水利人!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3年5月3日

        
刘彦海 蒋文


  相关新闻:




  
最新更新


 
图片报道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010-6298095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京ICP备1104231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5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