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水结缘 相伴一生
他叫王凯,家住安徽安庆,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水文水资源专业,在淮委水文局(信息中心)工作;她叫杨朝晖,家住湖北,毕业于武汉大学水文水资源专业,在淮委水资源处工作。他们共饮长江水长大,读书时专攻水利专业,毕业后共筑治淮梦想。他们因水结缘,在看似平凡普通的生活背后,携手谱写着属于他们的美丽爱情故事。
他和她的相遇经历很偶然。那一天,一头长发、身着一袭淡雅的黑色外套的杨朝晖正站在淮委防汛大楼的一楼大厅看公告栏,甚至都没有注意到背后的王凯在注视着她。那是他们的第一次相遇。
他第一次联系她是因为他的手机丢了,郁闷到极点,在QQ上,他第一反应就是找到她倾诉,当时的他们甚至根本没说过几句话。
他们第一次交流同样很简单,她找他要水文模型的文献资料。
第一次约会,他请她去吃豆捞,讨论的最多是淮河水问题;第二次约会,他还是约她吃豆捞,讨论最多的还是淮河水问题…….
以后的日子,约会的时间很固定,那就是在周末;约会的地点也很固定,那就是淮委防汛大楼。在旁人眼里,约会即加班简直就是噩梦;在他们看来,加班作为约会,亦有着更加特别的意义。
后来的日子,事情就变得那么简单,仿佛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而然。2012年的金秋十月,在青岛的海边,他为她穿上婚纱;在2012年最后一场雪的见证下,在淮委防汛调度大楼旁,他们结束了两年的爱情长跑,走进了神圣的爱情殿堂。
因为水利,他们培育了共同的价值观,选择了治淮事业;因为水利,两颗年轻的心走到了一起,成就了这份简单的爱情。他们因水结缘,他们的爱情像流水一样平淡,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却经得住平淡的流年。
为水而歌 水即生活
他们学的专业是水,他们做的事业是水。水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单位里,遇到好的水利知识或者时政要闻,他们会互相分享;遇到工作上的难题,就互相讨论,共同解决。
在家里,两个人闲暇之余经常分享自己对水问题、淮河问题的理解,有时候还进行激烈的争论。虽然也有面红耳赤的时候,但更多时候是分享的喜悦。
他在她的支持下,事业蒸蒸日上,作为主要技术骨干,参加淮委-荷兰水管理总司项目合作,研制的淮河洪水预警系统,明显提高预测时效、改善预报精度;2012年被淮委水文局评为优秀职工,2013年他参与的“淮河洪水多元协同调控技术与实践” 荣获淮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她在他的关心下,工作也欣欣向荣:2011年被评为淮委优秀员工、2012年荣获淮委“认知淮河”知识竞赛一等奖, 2013年她参与的“基于水资源合理分配的淮沂水系优化调度关键技术研究”获得淮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有人问:“你们学的是水,做的是水,上班与水打交道,回家也与水打交道,不累吗?” 回答是否定的。因为他们因水结缘,水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的很重要的一部分;因为他们是淮河水利人,有着共同的梦想: 为治淮事业贡献力量,为水利事业奉献青春。
这就是两位淮河水利人的爱情故事。他们的爱情就像水一样纯净,却又美丽得晶莹剔透,能够经受得起任何碰撞;他们的爱情就像水一样平淡,却能经受得岁月的流淌。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3年5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