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审批具备新闻登载业务资质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06022
  首页 -> 正文


淮安水利:乘着春风唱响奋进之歌

2013-04-18

  本报通讯员 黄克清 潘光杰 徐晶晶

  创建全国首家地级市“水利部科技推广中心江苏淮安科技推广综合示范区”,被评为首批全省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市,一批水管单位创成省级管理单位……在2011年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指引下,江苏淮安市水利事业凯歌高奏,意气风发,走在生机勃勃的春天里。

  短短一年多时间,淮安水利不仅实现了“十二五”开门红,而且经历了从理念到实践的全面飞跃。飞跃的背后,是淮安水利人兴水安澜的坚定信念和创新实干的执着理念。

  投入倍增:精彩起步奏强音

  2011年3月9日,淮安里运河堂子巷防洪控制工程建设现场,10大类96个水利重点工程项目集中开工。2012年3月6日,在淮安市区韩侯泵站工程建设现场,10大类181项水利工程项目集中开工,水利建设“百日竞赛”同时启动,吹响了新一年水利建设大发展的“集结号”。

  2011年淮安市水利建设投资达30.7亿元,比2010年增长一倍。今年将确保完成投资35亿元,淮安水利建设将再攀新高峰。

  30.7亿元、35亿元,意味着日均投入超过840万元、950万元。这65个亿,主要投向流域性防洪工程、南水北调工程、区域治理项目、农村民生水利工程、主城区水环境整治工程和城市水文化景观工程等。围绕这65个亿,全市水利系统谈得最多的,是“项目”二字:项目建设,项目管理,项目推进,项目督察……

  刚刚完工的白马湖环湖大道和正在进行的白马湖退圩(围)还湖工程,显示了项目带来的变化:装载着莲藕的货车在湖区穿梭,路难走、车难行的景象成为历史;对白马湖水草进行全面打捞清除,白马湖重现碧波荡漾。不久,一个“清水清岸、金水金岸”的白马湖将展现在人们面前。

  把项目作为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抓手和重点,淮安水利人掌握了加速前进的节奏,尝到了甜头,也付出了无数心血和汗水。全市各级水利部门开展“百日竞赛”“百日攻坚”活动,推进项目顺利进行,各县区、市直建设处、各类项目之间更是兴起比进度、比质量、比效益的“三比”观摩考评。春夏两季有“百日竞赛”,汛期有“百日度汛”,秋冬两季有“百日攻坚”,淮安水利人深知,水利工程大投入大建设,需要的正是只争朝夕的精神。

  思路创新:与时俱进续华章

  如果说项目是淮安水利实现“十二五”开门红的“明线”,那么水利改革发展理念的转换就是“暗线”。这条“暗线”,不仅指导淮安“十二五”期间水利建设,还指向了2020年淮安基本实现水利现代化的奋斗目标。

  在2011年11月召开的全市水利工作会议上,市委书记刘永忠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水利事业,让水利“兴业、靓城、富民”,要按照“3+1”要求,做好水环境这篇文章。“3”就是要保证水量,保持水质,形成水网;“1”就是水利设施的建设既要保有水利功能,又要具有景观效应,与城市建设融为一体。全市水利系统提出了“十二五”力争完成水利投资200亿元的宏大目标。

  这一目标见证着淮安水利人积极转换水利事业发展思路的不懈努力。围绕安全、民生、资源、环境“四大水利”,全力做到由偏重防洪保安向资源环境转变,着重流域治理向民生生态转变,倚重财政投资向多元投入转变,注重保障服务向经济人文水利并重转变的“四个转变”;强力构筑防洪减灾、水资源配置供给、水资源保护和水利发展服务“四大体系”;全面实施流域性防洪、南水北调、区域治理、农村水利、城市水利、饮用水水源保护、水利管理能力和水利服务能力建设“八大工程”;始终坚持对上全力争取项目,对下倾力服务发展,对外尽力强化合作,对内着力开展创新“四对方略”;着力破解如何科学合理利用最后一次洪涝水资源,切实加强农村灌排沟渠最后一公里建设与管护,提高河湖一米水位改善城乡水环境“三个难题”;重点抓好项目争取、工程建设、工程管理、投入机制、队伍建设“五个突破”。

  近两年,围绕保障经济社会发展、新农村建设、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和生态市建设,淮安水利人新招迭出,亮点频现。2011年以来,淮安市水利局被授予全国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工作先进集体、南水北调宣传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先后荣获市科学发展目标考核先进单位、软环境暨效能建设十佳单位等诸多荣誉。

  队伍建设:激发活力谱新曲

  2011年11月24日,水利部科技推广中心与淮安市水利局签订水利科技全面合作框架协议;2011年12月8日,淮安市水利局与河海大学正式签署继续教育战略合作协议;2012年6月29日,水利部科技推广中心江苏淮安科技推广综合示范区揭牌仪式在淮安举行,淮安成为全国首家、东南沿海唯一地级市水利科技推广示范区;2012年7月4日,8位院士赴淮安参观水利工程,为淮安水利现代化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出谋划策,在淮安成立水利院士工作站;2012年7月5日,河海大学和淮安市人民政府启动共建河海大学淮安技术转移中心……

  国家级科技支撑,水利名校鼎力助推,水利院士智力支持,为淮安水利事业发展注入强劲的科技与人才动力。

  开门办水利,依靠科技和人才办水利,是落实市委、市政府“三靠”战略的具体行动,也是淮安水利人蓄力备战“十二五”的睿智之举。这一系列举措背后,是淮安水利人创先争优、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队伍是水利发展改革的基石。从“八大集中行动月”到工程建设“百日竞赛”,开展“三比”观摩考评,从圆满举办淮安第二届水文化节到编制实施淮安“十二五”水文化建设与发展规划和水利科技发展规划,从加强水利建设管理“双百”人才培养到成立淮安市水利行业青年联合会,淮安水利人显示出奋战“十二五”的决心和信心。

        


  相关新闻:




  
最新更新


 
图片报道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010-6298095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京ICP备1104231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5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