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审批具备新闻登载业务资质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06022
  首页 -> 正文


读懂基层 理解民生 让梦想真正照进现实

(国家烟草专卖局 周娴)

  没有想到,一周的田阳之行,收获的正能量如此丰富。在去田阳调研之前,基层、民生都只是一个个抽象的名词,对中国梦的理解也停留在口号上。没有真正贴近一线和基层干部群众一起劳动,一起谈心,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困难,理解他们的期盼和愿望,很难对农村、对基层产生深刻的感情。而田阳调研给予我们的宝贵实践体验,会像灯塔一样照亮梦想,让我们有勇气在现实中不断摸索、奋力前行。

  七天调研中,我们深入到田阳县的四镇一乡十村近30户农家,每天都在山路十八弯里颠簸往返,总行程超过500公里。壮族乡亲的淳朴和善良,留守老人的艰辛与乐观,留守儿童的坚强与自尊,基层干部的执着与坚定,一次又一次震撼着我的心,使我更深刻的理解了“中国梦,根在基层”的含义,也更激发出了一种来自人性深处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一种干事立业的激情和动力。一路走来,有太多值得细细回味的感动萦绕心间难以忘怀,也进一步引发了我们深入的思考:

  原生态的人情味

  在坡洪镇三重屯,与老乡们一起铺完了最后一截村级水泥路后,本来只想到老乡家坐坐休息一下,没想到热情好客的壮族乡亲竟然趁我们聊天的功夫做好了一大桌子饭菜,斟上了自酿的玉米酒,热情的招呼我们入座和他们一起喝几杯。那份真诚,让人没有理由拒绝。无论我们去哪家聊天,村民们都笑脸相迎,给我们端来小板凳,热情的招呼我们吃了饭再走嘛,而我们只不过和他们一面之缘,在这里,没有都市里对陌生人的防备,只有人与人之间久违的信任。离开的时候,一群素不相识的乡亲,自发的走了很长一截路送我们到村口,一直目送我们上车才肯散去,让我们这些异乡人也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那张乡亲们挥手告别的画面,永远定格在我的脑海,每当想起都会感受到一种温暖和力量。调研中我越来越深切感受到,中国最基层的老百姓其实是最有爱的,只要基层干部为他们做了哪怕微不足道的一点好事实事,他们的心里都会记住你,把你当作可信赖的家人,甚至涌泉相报,这是很多基层干部扎根农村做好工作的精神动力,也深深感染了我们,点燃了每个人工作的激情。

  老党员的信念

  在玉凤镇长高村,我们冒着三十多度的高温帮助留守老人黄炳绩收割完一分地的稻谷,大家的汗水早已沁湿了衣衫,手臂也被看似柔软的谷穗割出一道道又痛又痒的伤痕。在感受丰收喜悦的同时,也从自身的劳累感中体验到农民从播种、插秧、施肥到收割的劳动强度,更深深体会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话的份量。如果没有农民的吃苦耐劳,解决中国十几亿人的口粮问题谈何容易,这不禁使我对中国最广大又生活在最低层的农民产生了深深的敬意。通过调研几家农户我们了解到,在很多地方这些繁重的农活往往都是由留守在家的老人完成。不少儿女在外务工的七八十岁老人还需要每天在地里种粮、种菜,解决自家的吃饭问题。调研中,我们和一位已经85岁的老党员聊天,他的儿孙都已经成家或外出务工,有一个比他小一岁的老伴一起生活,平时两人都自己种菜吃。当问及他的梦想和心愿时,他说年轻的时候想当更大的干部,可以为更多乡亲们多做些事,现在老了,生活条件比过去好多了,有吃有住身体也还行,非常满足没有别的想法了。其实,老人的家在我们看来,真的相当简陋,远远落后于一般水平,仅能满足基本生活需要而已,可他却因为满足而把幸福写在了脸上。想想在都市里生活的人们,疲于追求名利的心,不见得比他超脱、比他年轻。这位老人虽然已经不记得陪伴他走过金婚的老伴是哪一年过的门,却清楚的记得自己入党的日子是1960年的10月1日。在老党员的心中,名利都已是身外之物,都是可以忘记的,但自己是一名党员却时刻铭记于心,我想,这大概就是信念,一种看得见的精神力量,身为一个党员,我似乎在这个平凡的老人身上找到了坐标。

  留守女童的坚强

  在慰问巴别乡困难群众的路上,我们偶然看见一个独自在家的小姑娘,于是就走进她家和她聊天。羞涩的小姑娘虽然说话低着头声音很轻,手里却连忙张罗着给大家一一端茶倒水,这份待客的周到显示出了超出年龄的懂事。聊天中我们了解到,这个11岁的小姑娘叫花妮,爸爸妈妈都在广东打工,每年只有春节才能回来一次,想他们的时候只能通过打电话排遣思亲之苦。和这里大部分留守儿童一样,她平时在镇上的小学住读,每周末回家一次。六十岁的爷爷奶奶为了解决全家的吃饭吃菜问题,一般都去地里干活儿了,家里有一个年轻的婶婶带着两岁的表妹跟她一起生活。当我问她,是家里的饭菜好吃,还是学校的好吃。她说,学校的饭菜好,能吃饱,但是她还是喜欢回家吃饭。也许,这个即使常年没有爸爸妈妈的家,对她这个年龄的孩子来说也是心灵的慰藉。我的脑海浮现出城里孩子被爷爷奶奶追着喂饭的场景,不禁有些心酸。当我问小花妮有什么愿望,或者想要拥有的东西,她红着脸,想了很久,低声说,没有了。婶婶介绍说,花妮学习成绩很好,但是因为家境困难,没想过要上大学,以后也会出去打工。离开村子的路上,村干部悄悄告诉我,花妮的妈妈在她刚生下来,就因为无法忍受贫困而离家出走,至今音讯全无。我的心像被针扎了一下:“小姑娘不是说去打工了吗?难道她不知道吗?”“她知道,只是在外人面前她不好说。”看着她衣服上画着的喜羊羊,那是我唯一觉得和她年龄相称的天真,每个像花妮年龄的女孩,都应该会有属于自己的梦想,或绚烂或平凡,但我却遇到的一个令人心碎的折翼天使,在物质匮乏的家庭生活中,得到的关怀也很有限,家庭的贫困让这个山花般美丽的小姑娘早熟懂事,坚强隐忍,连梦想也都变成了灰色。车开了,看着花妮抱着小表妹渐渐远去渐渐模糊的瘦弱身影,我的心弥漫着一种说不出的沉重。

  基层干部的敬业

  这次调研使我们有机会近距离和很多基层干部接触。大家普遍感觉到,基层干部工作量大、责任重,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三通一平、坡改梯和石漠化耕地治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易地搬迁等党和国家方方面面惠民政策的贯彻落实都要靠他们一点一滴,一项一项的去完成。通过他们的不懈努力,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很大改善,不少农民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最好的年收入甚至能达到几十上百万。但绝大多数基层干部却长期拿着最微薄的收入,很多村干部工作到快退休也只能拿不到2000元的月工资。即使这样,他们仍然以饱满的工作热情长期扎根基层为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困难。坡洪镇副镇长覃丽华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女强人,她的家在田阳县城,孩子才六岁,但她在乡镇一待就是几年,经常整天都在各村各屯为乡亲们忙碌奔走,可以想象作为母亲她是没有办法给自己的孩子足够时间。不管到哪个村屯,村民们都像亲人一样和她打招呼,不论问起村屯里哪一方面的事情,她都如数家珍、娓娓道来。三重屯当地村干部告诉我们,今年7月为了及时安置遇到山洪内涝威胁的村民,她和镇上的干部连夜步行了三个多小时山路赶来查看汛情,指挥避险工作。难怪她一进村子就指着墙上的水痕向我们介绍说,去年大水淹没了整个村的一层楼,可见在她的世界里,时时刻刻牵挂的都是乡亲们的安危,想的都是自己的责任。巴别乡的张宏征书记是个年轻有为的基层干部,他说上任五年了,基层工作说难也不难,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基础设施覆盖还不够全面,由于资金有限难以满足老百姓的强烈愿望和迫切需求。比如有些地方只修砂石路没有水泥路,种的甘蔗遇到下大雨就不能及时运出去,全都坏在了地里,严重挫伤了农民积极性。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能改变山区百姓“等、靠、要”的传统观念,解决农民发展新产业的启动资金问题,建立从输血到造血的扶贫机制。至于他自己的梦想,他说在基层整天想当官就会太累了,还是先把老百姓的事情做好,绝不会把政绩当作往上爬的资本。七天里我们接触了很多像他们一样执着而优秀的基层干部,默默的践行着群众路线,深深感动着我们,让我们看到了能力和精神层面的双重差距。他们的严谨细致、吃苦耐劳、对工作的敬业和热忱,都值得我们这些国家机关干部学习,让我们更加珍惜现有的工作条件,在制定政策时多倾听基层意见,注意区别对待不搞“一刀切”,把群众路线真正贯彻到实际工作中。

  调研引发的思考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项配套政策相继出台,广西田阳县政府做了大量工作,使农民们真真正正获益良多。所到之处几乎村村都通了路,条件好的外出务工者还能把小汽车直接开回家门口。即使在比较偏远的山村,几乎家家都有自来水、能看电视、打电话甚至上网,沼气池基本解决了做饭问题,家电下乡让一些家庭有了冰箱等电器,生活条件跟过去相比得到了较大改善。但是城乡之间的巨大差别还是不可否认的存在,特别是一些自然条件恶劣的大石山区居民,人均年收入不到城市的人均月收入,有的甚至经常要面对滚石、内涝等地质灾害威胁,仅能解决温饱问题。田阳县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方面想了很多办法,利用地处百色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的优惠条件,提出“基地化建设、标准化生产、企业化运作、品牌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发展思路,使田阳逐步形成水稻、芒果、蔬菜、糖料、养殖业等几大产业,但在农业生产组织化、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和培育科技创新能力方面还需要做更多尝试和探索。

  通过实地调研,我们对田阳县老百姓从陌生到熟悉到逐渐产生感情,迫切的希望能为他们做点什么,改善他们在养老就医、子女就学、饮水安全、扶贫资金到位等方面的困难,实现他们一家团聚共享天伦的朴素愿望。家庭是一个社会最基本的单位,如果中国大量家庭长期处于分离状态,势必会影响社会根基的稳固,造成一系列社会问题。

  一是努力解决留守老人的安置问题。中国农村的老人们一生在土地里默默奉献,如今他们的儿女也成为了城市建设的主力军,为中国经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甚至牺牲。虽然近年来国家通过新农合、新农保等政策对留守老人的生活已经有所倾斜照顾,但如何进一步提高千千万万个“他们”的生活质量,使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是以人为本治国方略必须完成的课题。他们还需要更全面的公共医疗服务,需要有适当的文化娱乐活动和设施,需要有更完善的人口迁徙和耕地流转政策,需要进城与子女团聚,而不再聚少离多。

  二是改善留守儿童的教育质量。根据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农村寄宿制学校是实现“两基”计划的一个主要措施,建设规模逐年扩大。但目前很多寄宿制小学里存在着学生年龄偏小、难以管理,农村学校老师既要授课又要当保姆,待遇低留不住人,缺少生活老师、医务保健老师和后勤人员等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花妮这样的留守儿童,从小学甚至幼儿园开始的住校生活,谁来保证他们身心成长所需要的安全保障、温馨亲情、健康饮食和快乐童年?物质的帮助相对容易实现,但扶贫先扶志,如何通过政策倾斜给他们久违的亲情和关怀,给他们一双有力的翅膀,让他们也有勇气去追求自己的中国梦,是我们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三是充分发挥基层干部的重要作用。基层干部长期处在工作第一线,是做好群众工作的中坚力量,应给予他们合情合理的物质和福利待遇,建立科学的绩效考评机制激励他们在广大基层干事立业,努力帮助他们解决住房、家属就业、子女上学、夫妻分居等后顾之忧。健全选拔任用机制,用人导向向基层干部倾斜,优先提拔长期在基层工作、实绩突出、群众信任的优秀基层干部,为愿干事、能干事、真干事的干部安排更重要岗位,给他们施展抱负实现梦想的舞台。要发掘基层干部中的先进典型,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激励更多干部切实为基层群众服务。

  四是进一步改进机关工作作风。田阳调研归来,我们共同的感受就是改进机关工作作风绝不是一句空话,实现中国梦也绝不是一个抽象的口号。作为中央国家机关干部,如果没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民生情怀,如果出台的政策措施不考虑基层实际甚至脱离群众,我们就没有资格空谈“实现中国梦”。如果不能帮助千千万万个基层的干部群众实现他们的朴素愿望,帮助他们过上更好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中国梦就只能停留在无根的漂浮状态。要切实改变作风,避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在制定政策时多考虑基层干部群众的实际状况,多关注民生问题的实际解决,把坚持群众路线作为自己思考、谋划、开展工作的基本原则,为实现最基层老百姓们的中国梦尽一份力。

  回到北京,我们也把田阳的正能量带了回来,微笑面对人生的顺境和逆境,珍惜岗位,立足本职,知足、感恩,努力做好每一天的每件事,才能让梦想更近一些,让梦想真正照进现实。



  相关新闻:





 
图片报道

c12d8b9ae35ee4dcd1f220b1bf83e2b.jpg
65b70a7a9ed7900fac07d1adea54739.jpg
微信图片_20230402095113.jpg
微信图片_20230305101604.jpg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京ICP备11042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