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审批具备新闻登载业务资质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06022
  首页 -> 正文


七天的成长,永远的记忆

(水利部中国水利报社 杨晶)

  从潮湿闷热的粤西到阴雨连绵的燕京,从艰苦贫穷的田阳到繁华喧闹的北京,我们的基层调研活动已经结束一天了,但七天的田阳生活仍然在脑海中萦绕。

  还记得大录村那个建设站站长,二十五年如一日坚守着巴别乡广播站义务广播员的岗位,不计报酬,忘我工作,默默奉献,坚持用壮、汉两种语言为山区人民做广播宣传。这样一位老党员、一位基层干部、一位好父亲感动了我们;他谦虚、低调、执着、奉献、有责任心的精神值得我们尊敬。

  还记得新立村那个村支书,对待工作任劳任怨、兢兢业业,他对自己的要求是站得正立得直。在他的领导下,新立村的村民人均纯收入连续两年翻倍增长。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他,最关心的还是大石山的人们,那里的人民生活条件很恶劣,他内疚的告诉我们,觉得很对不起那里的人民。

  还记得露美村那位乡村女医生,在村卫生站的岗位上一干就是二十年。不管什么时间,不论什么天气。只要村民的一个电话她就背起医务箱徒步去给村民看病。当我问她工资那么少、条件这么苦,是什么动力让自己一直坚守时,她朴实的告诉我,这边看个病很困难,如果自己不干了,就会有太多的乡亲们看不上病啦。

  还记得塘平村那位身材矮小黑瘦的母亲,三个孩子的妈妈。二十年前从大石山区搬出来,温饱都难解决的情况下,她用自己一双勤劳的手,开山植树、挖池养鱼、平土种稻。汗水、泪水、血水收获的是幸福。黄妈妈家的年收入已经很客观,但是她仍然不舍得多花一分钱,更多的享受都留给了儿女,而黄妈妈自己已经累弯了腰。

  还记得百合村的村民们,当我们帮助他们修完最后一段路之后,他们热情地邀请我们到他们家里做客,原来酒菜早已备好。自酿的米酒、自养的家猪、自种的蔬菜,我们真正的体会到了壮族人民的淳朴、好客。当我们离开的时候,他们自发的组织起来为我们送别,他们也许并不知道,来自远方的十四位年轻人已经被他们的行为深深地感动了。

  还记得……

  太多的记得、太多的感动、太多的坚守。田阳七天行是我们一个学习的平台,是一个生动的课堂,更是我们寻梦的开始。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勤劳、热情的田阳人民,他们虽然贫穷,但他们用双手创造着自己的幸福;在这里我们看到了负责、敬业的基层干部,他们的工作条件有限,但他们用忘我投入的工作精神实现着自己的梦想。

  有责任,才有了坚守。八桂人民的坚守,是一种意志,是一种品格,是一种觉悟,是一种精神境界。贵在坚持,难在坚守。尤其是在功名利禄,在声色犬马面前。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抵得住浮躁,这种平凡的坚守令我们感动,更值得我们学习和弘扬。这种平凡的坚守,彰显出震撼人心的人格力量。

  七天的生活、七天的学习、七天的收获、七天的成长、永远的记忆……



  相关新闻:





 
图片报道

c12d8b9ae35ee4dcd1f220b1bf83e2b.jpg
65b70a7a9ed7900fac07d1adea54739.jpg
微信图片_20230402095113.jpg
微信图片_20230305101604.jpg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京ICP备11042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