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中国梦?对于“中国梦”内涵的理解,我也曾思考过,也曾迷茫过,似清晰又似模糊,没有得到确切的答案。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通过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同志对“中国梦”的有关阐述,结合一次最近刻骨铭心的调研实践经历,我逐渐找到了答案。中国梦不是遥不可及也不是唾手可得,需要我们每个人立足岗位、坚守阵地、兢兢业业为自己、为人民、为国家去追梦、去圆梦。
一、与基层水利职工同行
2013年9月,中秋节前夕,9日-13日我参加了由水利部直属机关党委组织的“根在基层 中国梦”中央国家机关青年松辽流域“尼尔基-黑河”调研实践活动,活动地点是尼尔基水利枢纽和黑龙江上游卡伦山水文站。整个活动持续五天,我们从尼尔基水利枢纽发电厂到卡伦山水文站,短短的几天时间,我们与基层水利职工同吃、同住、同生活,交流感情、相互学习,体验基层工作的苦涩与快乐、辛勤与汗水、艰辛和责任,感悟颇深、收获颇多。对基层水利工作者的感悟有三。
一是责任感强。不论是大坝位移监测、坝体安全检查,还是水文测验、水情报汛,都是重复性很强的工作,需要高度的耐心和细心,更需要强烈的责任意识,大坝安全不仅关系到国家财产,更关系到下游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责任重大、意义重大。
二是不畏艰辛。对一名黑龙江上游水文工作者而言,不仅仅是要忍受寂寞、付出辛劳,更要面对环境恶劣、气候异常、条件艰苦的考验,甚至是各种各样的无法想象的危险。卡伦山水文站的水文人,冬季要在零下三十多甚至四十多度的气温条件下测验,使用简陋的凿冰工具打穿1.5米厚的冰层,就为取得一个准确的数据。
三是业务扎实。不论是在尼尔基还是在卡伦山,不论是经验丰富的老水利工作者,还是年轻的水利新兵,对于业务知识都了如指掌、如数家珍,对我们各种各样的问题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国务院前总理温家宝曾说过,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要不畏艰险,勇于攀登,一定能达到光辉的顶点。习近平同志也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需要我们像尼尔基人和卡伦山人一样,克服考验、经受磨练,从而锻炼意志、积累经验,逐步实现人生理想,逐渐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二、依靠实干实现梦想
列宁说过:“要成就一件大事业,必须从小事做起。少说些漂亮话,多做些日常平凡的事情。”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无论是实现个人理想,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将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需要从本职工作入手,发挥聪明才智,勤奋工作,以实际行动促使梦想早日实现。做好本职工作,还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要严谨认真。想做大事的人很多,但愿意把小事做好的人很少。作为一名年轻公务员在工作中容易犯心浮气躁、浅尝辄止的毛病,遇到一些问题的苗头,自以为是小事而放过深入研究的机会,不进行必要的思考和探究,从而把小事放大,问题暴露无遗时候才追悔莫及。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注重细节,把“小事”做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勤勤恳恳、踏实认真完成每一件任务。
二要勤于思考。没有思考就没有发言权,那些遇到新情况不经过大脑思考就脱口而出、不经过认真审核拿来就用的人,就是对工作、对事业没有责任心的表现,容易造成领导决策的偏差,有时还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因此在工作中谨言慎行、认真考量、勤于思考显得尤为重要。
三要直面困难。直面困难和问题,活在当下,既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必要的工作态度。中央国家机关工作碰到的问题常常复杂多样,情况变化多端,工作中难免会遇到暂时难以解决的困难。古人云“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困难和问题终将是过去时,因此遇到困难不能消极懈怠,要主动出击;不能行动迟缓,要积极推进;不能隔靴挠痒,要有的放矢。
习近平同志指出,“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伟大的中国梦需要每一个人用勤劳智慧去实现,更需要我们在本职岗位上像尼尔基和卡伦山等基层水利工作者一样吃苦耐劳、默默无闻、抛洒汗水、奉献青春。通过这次调研,我们不仅体验了基层生活,更加明确了“根在基层,中国梦”的内涵,没有扎根基层、没有深入一线体验,我们不懂什么叫艰难、什么叫坚守,不懂我们事业的根基所在、不懂幸福生活的来着不易。正如一位卡伦山人说的,“老一辈水文工作者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厚厚的一叠水文资料,更多的是宝贵的精神财富”。而我要说,基层水利职工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乐观积极的工作态度和遇到困难时的坦然面对,更凝聚成一种正能量,成为鼓舞和激励我们前进的动力。
水利部农水司袁晓奇
2013年9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