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兰伟龙
东起福州、平潭,西至老区长汀,南抵漳州、漳浦,北抵宁德、寿宁,福建省水投集团已先后签订开发建设古雷引调水、兴头水库等项目合作协议,总投资达149亿元。永泰龙湘水库等项目也正在紧锣密鼓地洽谈、签署,福建省重大水利项目建设正在蓬勃兴起。
党的十六大以来10年间,是福建省水利史上投入最多、建设任务最重、发展成效最显著的时期,全省水利总投入高达790亿元,创造了新的历史纪录。“五江一溪”防洪治理、中小河流治理、水库海堤除险加固步伐加快,现有县级以上城区防洪能力显著提高,中小洪水基本得到有效控制,沿海重要地区的防潮标准全面增强;一批大中小型水库、引调水工程相继建成,发挥良好效益;农村饮水安全建设解决1602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依托稳固的水利工程体系、健全的组织指挥体系、落实的责任制度体系、先进的洪水预警报体系、科学的应急预案体系,依靠创新“预警到乡、预案到村、责任到人”的防灾减灾机制和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取得了抗灾斗争的重大胜利;以长汀为重点的水土流失治理的成功实践,成为中国水土流失治理的典型,成为福建全省生态省建设的一面旗帜;围绕解决农田水利最薄弱环节,以提高水利用率为重点,全面推进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全省有效灌溉面积达967.5公顷,占总耕地面积1129公顷的85%,全省累计发展节水灌溉面积268.71万亩,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从0.45提高到0.50。
随着2011年中央1号文件出台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的召开,水利被摆上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位置,并明确将水利投资作为全省基础设施投资的重要领域。2011年9月,全省水利工作会议确定未来10年投资2000亿元,全力实施“十百千万工程”,着力构建“四大体系”,走出一条适合福建省情水情的治水兴水之路。
抢抓契机 重推政策
2011年年底至2012年年初,短短一个月时间内,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对长汀水土保持工作连续作出两次重要批示,要求进则全胜,不进则退,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中央政研室组织由7个部委组成的调研组,深入长汀开展现场调研,提出了支持福建省水土保持工作政策措施,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福建发展工作的关心重视和对老区人民的深切关怀。
省委书记孙春兰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副主席关于长汀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深刻理解“进则全胜,不进则退”,增强做好全省水土保持工作的紧迫感,坚持不懈地抓紧抓好。
面对水利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福建密集出台一系列推进水利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
出台从土地出让收益中计提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的具体实施办法,确定省级统筹30%,并设置了保底线;制定《水利建设基金筹集和使用管理实施细则》,修订《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实施办法》;出台《福建省水利建设贷款省级财政贴息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省级以上水利建设资金监管暂行办法》,全省逐步实现工程项目单一由政府投入向多元化、多渠道投入转变,从临时的财政预算投资向建立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转变。
出台《加快推进重大水利项目建设十条措施》《福建省水利水电建设管理监督管理办法》和《福建省水利建设工程总承包(试点)暂行办法》,强化建设管理。从简化项目审批手续,优化设计流程,强化业主责任,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确保和谐征迁,建立考核机制等方面着力推进重大水利建设,努力实现建管结合,更好地发挥水利工程建设效益。
出台《关于健全完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的指导意见》,对重点乡镇加快建立健全乡镇水利工作站,核定人员编制,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充实基层水利技术力量,逐步建立健全职能明确、布局合理、队伍精干、服务到位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全面提高基层水利服务能力。
科学谋划 全面推动
新谋划,新重托,新作为。福建按照“突出重点,远近结合,上蓄下引,以丰补枯,统筹兼顾,分区配置”的原则,构建“分区配置,三水并举,南北相接,纵横互济”的福建大水网,谋划重大骨干项目134个,总投资862亿元。“十二五”规划投资917亿元,其中储备重点项目5大类445个。福建大水网规划的实施,将实现福建五江一溪中除宁德赛江以外四江一溪的贯通联网,有效缓解福建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问题,将全省水资源利用率从目前的17.2%提高到22.6%,为福建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沿海经济繁荣带和重要中心城市提供可靠的水资源安全保障。目前规划报告已经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作为大水网组成部分的平潭、古雷引调水工程已在加紧实施之中。
全省围绕水利规划目标,抓规划促前期,抓项目促动工,抓建管保质量。省政府成立省重大水利项目建设协调小组,由省委常委、副省长张志南任组长,全力推动重大水利骨干项目的立项、建设。2011年共安排中央和省级水利投资项目1763个,首次面向全国开展总投资45亿元的13个重大水利项目集中勘察设计招标投标工作。省委、省政府专门召开加快重大水利项目建设汇报会,集中开工35个重大水利项目,项目总投资140亿元。
创新机制 有效落实
水利改革发展目标宏大,任务繁重,福建通过创新领导机制、投入机制、服务机制加快推动工作落实。
省委、省政府成立了由孙春兰书记、苏树林省长任组长,陈文清副书记任副组长,省直24个成员单位组成的省水土保持工作领导小组,着力推进全省水土保持工作。同时坚持责任分解与项目推动相结合,将水利改革发展目标任务由省政府分解下达到各区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省水利厅把相关任务分解到厅机关及厅属各单位,全力督促落实。同时突出重点,成立了全省大水网规划、水资源管理系统、水利重大项目前期、水利融资平台筹建、防灾减灾水资源监管指挥中心筹建等5个工作小组,专门负责5项重大水利项目前期工作,推动项目实施。
省政府批准组建福建省水利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推动水利投融资平台的实质性运作。福建水投注册资本10亿元,首期利用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注资2亿元,并授权省水利厅作为出资人。省政府在财政、税收、土地收储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扶持。国家开发银行福建分行为水利投融资平台提供了10年600亿元的信贷规模。
省水利厅采取“一简化两下移”和“一线工作法”,简化审批程序,审批窗口下移,工作力量下移。对确须由省水利厅审查审批的重大项目,由厅领导带队,组织有关处室和专家,上门会审,现场审查。省水利厅抽调有关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组建10个工作组百人服务团,到9个设区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驻点服务。同时组织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和简政放权,挂牌成立厅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和厅水利项目评审中心,机关效率明显提速。
项目有着落,资金有渠道,政策大支持,合作向前行。福建水利改革发展正在从构想一步步走向成型,变成现实。全省“十二五”水利规划投资超过1300亿元,各级各部门抓规划前期,全力推进重大水利项目规划前期和立项工作,加快大型水库、中小型水库和大型引调水工程建设,加快“五江一溪”防洪治理,全面解决千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着力实施病险水库加固、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开展中型灌区配套与节水改造,山洪灾害防治,海堤强化加固,水土流失治理,努力建设水利精品工程、样板工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来源:中国水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