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审批具备新闻登载业务资质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06022
  首页 -> 正文


建立水利融资体系的思考

  □谢祖国

  推进投资体制改革,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举措,对当前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项改革的基本出发点,就是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实行政企分开,减少行政干预;就是要确立企业在投资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实行企业自主投资,自负盈亏,银行自主审贷,自担风险;就是要合理界定政府投资职能,通过制订发展规划、产业政策,运用经济和法律的手段引导社会投资;就是要改进政府投资项目的决策规则和程序,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建立严格的投资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实行这项改革一定会对调整结构、深化改革、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挥积极作用。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培育有效的承贷主体。鉴于水利项目具有公益性、分散性等特点,应以政府为主导,成立以水利投融资公司为主要形式的政府性融资平台,以平台为主体,获得银行信贷资金支持。
  二是扩大水利建设基金规模。当前各地已建立了水利建设基金,水利建设基金的来源包括城市建设维护税的15%,中央有关部门收取的政府性基金(收费、附加)和地方收取的政府性基金(收费、附加)的3%。但这个比例对于水利建设大量的资金需求还不相适应,应扩大征收规模。且绝大部分地区水价过低,应逐步提高标准。同时,对不同类型的用水大户应采取不同的方式和标准征收水资源费,争取中央和地方水利建设基金达到合适的规模。
  三是拓展投融资渠道。国有大型金融机构可加大对重大水利项目、国家水利投资重点区域及水利建设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力度。政府可探索通过业主招标、承包租赁等方式,鼓励民间资本投入水利建设,引导积极参与农田水利、跨流域调水、水资源综合利用、水土保持等水利项目建设。银行业金融机构可探索以项目未来的经营收益或收费权等为担保,对具有未来收益的经营性农田水利项目发放抵押贷款;积极探索拓宽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创新担保形式多样的涉农信贷产品,完善涉农信贷风险分担机制;探索开展大型农田水利设备、大型农机具等融资租赁业务。
  四是建立金融支持水利发展的激励政策。大力推行农田水利设施贷款贴息政策,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贷款由各级财政给予贴息或承担全部利息。制订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贷款减免税费政策,减轻承贷主体的经济负担。建立农田水利设施贷款风险和损失的补偿机制,降低信贷风险。对金融机构支持水利建设,政府可按投资比例给予奖励。建立农田水利设施政策性保险,完善涉水信贷风险分担机制,充分调动金融机构对农田水利设施信贷进行支持的积极性。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2年8月28日

        
谢祖国


  相关新闻:




  
最新更新


 
图片报道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010-6298095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京ICP备1104231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5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