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今天,我们欢聚在美丽的海滨城市——马赛,共商防灾减灾大计。借此机会,我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向出席分会的各位来宾表示诚挚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
中国是洪涝干旱灾害频发多发的国家,洪涝干旱灾害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经过多年努力,中国建成了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防汛抗旱减灾综合体系,大江大河已基本具备了防御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洪水的能力,重点海堤设防标准达到50年一遇以上;遇中等干旱年份,工农业生产和生态不会受到大的影响,可以保证城乡供水安全。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洪涝干旱灾害的风险监测、评估和预警。一是编制洪水和干旱风险图。编制完成了重点地区的洪水风险图,开展全国干旱区划和旱灾风险图编制,研究洪水干旱风险评估方法,确定不同区域洪水干旱风险程度,为洪涝干旱灾害防御提供技术支撑。二是制订各类防汛抗旱预案。组织制定并完善了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主要江河及其重要支流防御洪水方案或洪水调度方案,确保了抢险救灾工作高效进行。三是健全水旱灾情监测系统。建成5万多处各类监测站点,有条件地区装备了卫星云图接收系统,沿海地区配备了台风活动监视系统,山洪灾害重点防治区建成了监测预警网络,利用这些监测设施可以密切监控全国各地雨情、水情、旱情和台风等变化发展情况,30分钟内通过网络集成到国家防总和各级防指。四是建立洪水干旱预报模型。根据实时水雨情、墒情、台风活动和工程运用等情况,可及时对洪水量级、洪峰水位、洪峰流量、台风强度、降雨范围、降雨强度、干旱等级、持续时间以及可能造成的灾害等做出预报和评估。五是完善灾害预警系统。建立健全灾害分析、评估、会商及预警发布机制,因地制宜建设预警信息传输网络及预警发布设施,保障预警信息的覆盖率和时效性。六是强化群测群防体系。健全基层灾害防御组织体系,完善乡镇村组、街道社区、企事业单位防灾减灾应急预案,开展防灾避险知识、技能的普及和宣传教育,组织开展避灾演练,有效提高公众防灾避灾意识和应急反应能力。
女士们、先生们!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近年来中国极端天气事件明显增多,水旱灾害的突发性、异常性、不可预见性日渐突出,应对水旱灾害的复杂性与难度更加凸显。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水旱灾害监测、评估和预警等方面的研究和建设,不断提高水旱灾害监测水平,努力提高预报精度、延长预见期,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全力避免和减少灾害损失。中国愿意与世界各国一道,共同分享防灾减灾技术和经验,携手应对洪涝干旱灾害的挑战,为增进全球防灾减灾交流合作作出积极贡献!
最后,预祝分会取得圆满成功!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2年3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