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加快水利发展 服务江西崛起——访江西省水利厅厅长孙晓山

2010-12-23

  江西水利5年来取得了哪些成果,给农民带来什么实惠?为江西发展做了哪些积极贡献?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近日采访了江西省水利厅党委书记、厅长孙晓山。
  孙晓山开门见山地指出,“十一五”是江西水利投资规模最大、基础建设步伐最快、发展目标实现最好、人民群众受益最多的时期。水利的快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江西崛起新跨越。
  他说,江西是农业大省,水利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江西省委、省政府历来十分重视水利工作,江西水利工作也一直得到党中央、国务院和水利部等国家部委的极大关心和支持。特别是1998大水后,党中央加大了对水利的投入,江西水利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但由于底子薄、欠账太多,江西水利基础仍然比较薄弱,防汛抗旱减灾体系亟待完善。针对这一实际,5年来,我们从保障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实现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出发,在分析研究全省水利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与人民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水利问题,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推动水利的发展和改革,提升水利服务经济社会的综合能力,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孙晓山向记者介绍,“十一五”期间,全省完成水利总投资282.9亿元,为“十五”期间的3.6倍,新建和修复各类水利工程10万余座(处),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2760万亩,解决780万人饮水安全问题,新增农村水电装机42万千瓦,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1500万亩,基本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集蓄水、引水、提水、排水、防洪、灌溉、发电和水土保持及山洪灾害预防能力建设等非工程措施为一体的防汛抗旱减灾工程体系,为江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水利基础。
  他介绍,总结江西水利“十一五”期间的发展,有以下几个特点:注重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完善治水思路,高度重视生态问题,实现人水和谐;注重立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牢牢把握水利工作重点,充分发挥水利的支撑保障作用;注重以项目争资金,保障民生为重点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注重深化改革,不断探索和完善水利发展的体制和机制;注重依法行政,不断增强水利部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功能;注重自身建设,着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水利队伍。
  “十一五”江西水利有成就,也有不足,特别是如何有效增加水利投入,尽快提升水利基础保障能力,扭转“重建轻管”局面,水利发展如何与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更加紧密结合,是江西水利需要着力解决的主要问题,也是未来5年的工作重点。孙晓山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水利工作,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在研究部署“十二五”规划时,强调要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并正在研究进一步推进水利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举措。江西省委、省政府从水利基础仍然薄弱的实际出发,与水利部签署了《共同推进江西省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水利发展与改革合作备忘录》,并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灾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决定》,决定连续3年在全省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年”活动,两年筹资120亿元用于农田水利建设,重视程度之高多年未有;各级党委政府深刻体会到水利基础薄弱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充分认识到加强水利建设、加快水利发展迫在眉睫,纷纷成立了农田水利建设指挥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广大人民群众受灾后对水利的重要性有了切身体会,支持、参与水利建设的热情高涨,全民大兴水利的局面已初步形成。未来5年,国家对水利投入将进一步加大,社会各界对水利的期待进一步增加,水利作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民生的重点领域,将面临很好的发展机遇和新的挑战。
  孙晓山告诉记者,“十二五”是加快江西水利发展与改革的重要机遇期,是大力加强灾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关键5年,是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崭新5年,也是全力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重要5年。江西水利人将立足新起点,抓住新机遇,实现新跨越。
  在工作思路上,主要是认真总结“十一五”全省水利发展成就与经验,进一步完善水利发展思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以“十二五”水利规划为统筹,以保障防洪、饮水、粮食、生态“四大安全”为目标,以促进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主线,以提高水利支撑和保障能力为核心,以创新体制机制和水利科技进步为动力,以灾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重点,大力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民生水利发展,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深化水利改革,切实加强水利管理,统筹做好防汛抗旱、水利普查等各项水利工作,着力构建防洪减灾保障体系、水资源供给与可持续利用保障体系、水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和水利管理及运行保障体系,努力建设水利强省,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江西崛起新跨越提供有力的水利支撑和保障。
  在发展目标上,江西将用5年时间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民生水利,建立完善防洪减灾体系,优化水资源合理配置格局,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加强水环境保护和河湖生态健康保障体系建设。到2015年,基本建成大江大河防洪减灾体系,重点地区和重要城市达到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解决1256万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新增和恢复有效灌溉面积450万亩,改善灌溉面积900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660万亩,全省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2以上;新增总供水能力约35亿立方米,新增城镇供水能力5.5亿立方米,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65%以上;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0000平方公里,生态修复面积4000平方公里;新增农村水电装机容量40万千瓦;全省江河湖泊主要监控断面Ⅲ类水以上超过85%,全省重要饮用水水源区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其他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在85%以上,初步建成与经济发展和自然条件相协调的水利保障体系。
  孙晓山最后表示,江西水利有了大发展,但仍要大发展;江西是水利大省,但还不是水利强省。我们这一代水利人既迎来了好机遇,又面临大挑战。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克服困难,迎接挑战,实现跨越发展,不辜负水利部、江西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人民的重托,不辜负肩负的历史使命。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0年12月23日
作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