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全力推动福建水利实现新跨越——访福建省水利厅厅长杨志英 |
|
2010-12-23 |
“这5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福建省水利发展最快、投入最大、任务最重的5年。”谈到“十一五”福建省水利发展的优异成绩和良好势头,福建省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杨志英感受颇多。 建设民生水利,服务海西先行。五年来,‘海西’水利发展实现了新跨越。杨志英深有感触地说:“思路正确,是福建水利发展迅速的重要因素。”5年来,福建水利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水利工作方针,按照水利部治水新思路,紧紧抓住中央扩大内需和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出台两大机遇,结合福建水利工作实际,努力在民生水利建设与保障、防灾减灾技术与机制、两岸通水合作与交流等三方面发力先行;突出加快民生水利建设、加快水利规划前期工作、加强闽台交流合作、加强部省合作等四个重点;争取在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重点小型水库除险加固、重点中小河流治理、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和大中型水库建设等五个方面取得新突破;实施水库除险加固、海堤除险加固、新农村饮水安全、大中型灌区配套续建与节水改造、重点防洪排涝、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六大民生水利工程建设,全面提升了海西水利支撑和保障能力。 “十一五”成就辉煌,“十二五”展望可期。杨志英指出,“十二五”期间,福建水利要抓住国务院出台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意见》的重大历史机遇,坚持先行先试、加快转变、民生优先、人水和谐,紧紧围绕“四个立足、四个着力推进”,大力建设民生水利,继续深化水利改革管理,全力推动福建水利跨越式发展,为建设“海西”科学发展之区、改革开放之区、文明祥和之区、生态优美之区提供更加有力的水利支撑保障。 一要牢牢把握民生水利建设工作要领。坚持以人为本,把解决民生水利问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防灾减灾、水利建设、水利管理、水资源监管保护、水利改革中突出民生,着重在解决矛盾最为集中、问题最为突出、群众最为需要的水利问题上下工夫,确保人人共享水利改革发展成果。 二要切实做好防汛抗旱防台风工作。针对福建省台风暴雨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实际,始终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强化安全度汛检查,强化防灾预案落实,强化水库大坝调度方案审查审批,强化预测预报预警,强化基层能力建设,强化防汛基础建设。 三要强化突出“四大”水利工作目标。围绕“四个立足、四个着力推进”目标,实现民生水利新发展:立足生命安全,着力推进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增强水旱灾害整体防御能力;立足生活保障,着力推进城乡供用水安全工程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立足生产发展,着力推进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新农村建设服务水平;立足生态保护,着力推进水资源监管保护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四要努力实施“六大”水利重点工程建设。一是开展“五江一溪”主要江河防洪建设和中小河流综合整治,重点解决福建省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区、台商投资集中区(包括台湾农民创业园)、人口密集区等水资源紧缺问题;继续实施全省32个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建设,确保完成年建设任务。二是继续开展全省1000座小型病险水库和138座水闸除险加固,开展重点城区防洪排涝和重要乡镇防洪工程建设。三是继续推进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积极推行集中式供水,解决130万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同时开展重点水源工程、二水源工程建设和水库库区重要水源地保护工作。四是建设一批重大蓄水、引调水骨干工程,提高水资源调蓄能力。五是加快17座大中型灌区骨干工程和8座大型泵站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继续推进国家节水增效示范项目建设,全面提高水的利用效率;继续实施30个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增强乡村防灾减灾能力;大力开展水利水毁工程修复,确保农田灌溉用水需求。六是加强水功能区管理和水资源质量监测,维护河流健康生命,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加强水资源的监管和保护,加快推进以小流域综合治理、坡耕地整治、崩岗治理为重点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建设,继续开展河道清淤疏浚工程建设。 “兴水顺民意,改水润民生,治水保民安。‘十二五’规划,福建重点水利项目总投资1262亿元,其中‘十二五’计划投资711亿元。随着海西经济区建设和民生水利的进一步推进,福建水利在保障防汛安全、江海堤建设、水资源保护生态安全、谋划水利重点骨干工程等方面将再立新功,造福八闽百姓。”面对福建水利发展的美好蓝图,杨志英信心百倍。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0年12月23日
|
|
作者: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