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保障流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访海河水利委员会主任任宪韶

2010-12-23

  “十一五”期间,海委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在认真分析流域水利发展形势和系统总结多年治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以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为主线,以民生水利为重点,建设流域城乡供水、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防洪减灾、综合管理保障体系的工作思路。《海河流域水利保障体系建设近期实施方案(2015年)》经水利部批准,印发流域各地,确立了流域水利工作的总体格局、战略部署、工作主线和主要任务。按照海河流域水利保障体系建设思路,海委以民生水利为重点,有效保障城乡供水安全,水资源管理能力显著增强;全力推进流域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防洪工程体系进一步完善;积极预防调处水事纠纷,保持流域水事秩序稳定;初步建立流域规划体系,行业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为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时,通过周密部署,扎实工作,确保了北京奥运会和新中国成立60周年国庆的安全稳定。
  站在“十二五”的新起点,回顾5年来的发展与改革,海委主任任宪韶告诉记者:“通过总结‘十一五’期间的工作,海委获得的最重要的体会就是,要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民生水利为先导,着力解决关系流域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水利问题,扎实推进流域水利事业的发展。”海河流域水利保障体系建设工作思路确定后,海委根据民生水利的要求,进一步充实、调整工作重点,突出以人为本、人水和谐、共建共享的原则,把民生水利作为优先考虑和安排的内容贯穿始终,并通过工作实践,进一步加深了对民生水利内涵的认识,增强了大力推进民生水利的自觉性、坚定性和责任感。
  “十一五”期间,海委深入分析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对水利工作的新要求,紧密结合流域水利工作实际,找准流域水利工作的定位,不断摸索水利工作的着力点,明确了水利工作在促进流域经济增长,保障防洪、供水、生态安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规范经济发展行为等方面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任宪韶说:“在此基础上,海委认真履行流域机构职责,充分发挥流域机构主导作用,有效推进了流域水利规划体系建设、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水资源优化调度与配置、水资源管理与保护、水利立法与水行政执法等工作,切实保障了流域经济社会的发展。”
  同时,海委从流域经济社会和水利发展大局出发,不断增强服务意识,积极主动,真抓实干,努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好服务保障作用。在推动流域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中,主动沟通协调,出思路,抓规划,申请立项。在河口管理、蓄滞洪区建设管理、引滦水资源保护等工作中,既按照法规和原则办事,又充分考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利益,合理安排管理、规划措施和项目方案,努力做到双赢。在行政许可、行政执法、水事纠纷调处等工作中,在严格执法的同时灵活把握工作方式方法,提高了工作效果。在抗旱调水工作中,未雨绸缪,积极主动,有力保证了调水顺利进行。在流域发生旱情和洪涝灾情的情况下,快速及时派出工作组到灾区一线进行指导。这些工作都得到了各方面的广泛认可,在有力保障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显著增强了流域水利地位,扩展了水利工作空间。
  为促进流域水利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深入推进和谐海委建设成为与建设流域水利保障体系同时提出的另一工作目标。任宪韶告诉记者:“近年,海委各级单位高度重视并积极推进和谐建设,使‘共谋、共担、共进、共享’的核心理念深入人心,充分调动了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各项业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强保障。”“十一五”期间,海委坚持人才强委战略,通过创建学习型组织,实施“231人才工程”,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得到较大提高;投入近亿元资金加强基层建设,将下属基层单位办公地点全部搬迁至县城或地级市,基层单位的形象面貌发生巨大改变;通过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大力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海委惩防体系建设得到加强;突出自身特色,围绕落实“服务中心,建设队伍”两大任务,合理安排,统筹兼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同时,通过积极举办各类文体活动,营造了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十一五”期间,海委在水利部的正确领导下,各项水利事业都取得了长足进步,海河流域水利保障体系与和谐海委建设的显著成绩为“十二五”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任宪韶说:“新的时期,海委将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牢固树立民生水利发展理念,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标,以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为核心,以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线,以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为重点,进一步完善流域城乡供水、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防洪减灾、综合管理水利保障体系,为流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0年12月23日
作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