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水文局代表作交流发言

2010-12-24

强化水文全面服务 支撑水利科学发展

  2010年,在部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全国水文系统紧紧围绕民生水利和经济社会需求,积极践行“大水文”发展理念,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为水利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坚强支撑。

  一、水文情报预报做出新贡献

  面对今年异常严峻复杂的汛情旱情,各级水文部门尽职履责,团结协作,加密监测预报,加强分析会商,为夺取防汛抗旱全面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是强化信息服务,当好耳目尖兵。依托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一期工程和水文能力建设,全国水情测报自动化程度明显提升。全国6000多处水文测站实现自动测报。2010年,各地之间发送水情信息1.9亿多份,较2005年增长3倍。中央报汛站30分钟报达率达96.32%。各地发布实时水情信息10万余期、水情预报1万余期,有效保障了防汛抗旱工作需要。

  二是强化预测预报,水利工程效益显著提高。新一代洪水预报系统得到广泛应用,有效提升了服务水平。2010年各级水文部门共发布8000多站次洪水预报,精度达到90%以上。特别是长江上游、汉江、第二松花江等主要江河发生大洪水期间,水文部门强化会商、精细测报,为科学调度三峡、丹江口、白山、丰满等水利枢纽提供科学依据,不仅有效减轻了下游防洪压力,而且还促进了洪水资源利用。

  三是强化应急监测,全力服务水利应急处置工作。为应对频繁发生的突发水事件,水文部门强化应急测报。特别是在青海玉树地震、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四川绵阳泥石流、江西唱凯堤溃口等突发事件中,水文部门立即启动应急机制,水文突击队不畏艰险、冲锋陷阵,及时提供测报信息,为成功处置险情做出积极贡献。

  二、水文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

  一年来,全国水文系统努力践行“大水文” 发展理念,加快从行业水文向社会水文转变,水文发展步入快车道。

  一是加强为水资源管理服务。围绕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对水文的新需求,积极开展监测站网规划,推进水量水质同步监测,强化水质监测质量,加密监测频次,为水资源管理提供可靠支撑。

  二是加强为水生态保护服务。围绕生态建设对水文的新需求,大力推进以藻类监测为重点的水生态监测,及时发布监测分析信息,为保障饮水安全和水生态安全提供服务。2010年藻类监测范围扩大至全国40多个重点水域。

  三是加强为城市发展服务。围绕城市化进程对水文的新需求,深入研究城市发展带来日益突出的水问题,大力推进城市水文工作,努力为城市防洪减灾、水资源管理、水生态与环境保护等方面提供综合服务。

  四是加强为全国水利普查服务。围绕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加强技术支撑,抽调精兵强将,认真开展各项工作,目前已完成河湖基本情况普查前期准备,顺利开展了河流湖泊名称、数量和分布清查,为全面开展水利普查打下坚实基础。

  五是加强水文法制体制建设。云南、安徽、湖北、宁夏四省区出台水文条例或管理办法,目前全国已有17个省(区、市)出台条例或管理办法。全国又有两个省级水文机构升格为副厅级单位或高配副厅级干部,目前全国已达19个。

  六是加强水文规划工作。全面开展《全国水文事业发展规划》修编,编制完成全国水文基础设施“十二五”建设、全国饮水安全应急监测、全国旱情监测等一系列重要规划,《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项目建议书》得到国务院批准。

  当前,水文工作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垂直管理体制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相脱节,土壤墒情信息严重不足,水文应急监测能力弱,装备和技术落后,等等,迫切需要在下步工作中尽快改进。

  2011年,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全力做好水文情报预报,大力推进市县级水文机构双重管理,加强水资源监测分析,加快水文应急监测能力建设,积极推进城市水文工作,认真开展全国河湖普查工作,为水利改革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0年12月24日

作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