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淮河水利委员会代表作交流发言

2010-12-24

服务治淮大局 推动科学发展

  “十一五”是治淮事业发展最快的时期。在水利部党组的领导和支持下,我委广大干部职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对淮河治理作出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扎实工作,锐意进取,全面建成治淮19项骨干工程,启动实施新一轮淮河治理,实现了治淮事业的跨越发展。

  目前,治淮19项骨干工程有13项通过竣工验收,剩余项目进入扫尾验收阶段,投资已完成总量的98%,工程已整体发挥防洪减灾效益。“十一五”期间,治淮骨干工程共安排投资169.18亿元,8项工程竣工验收,是完成投资最多、竣工项目最多、工程质量最好的时期。有近20项工程获得部、省级以上优质奖,其中淮河入海水道近期工程、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等四项工程荣获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或土木工程詹天佑奖,淮河入海水道近期工程还荣膺新中国成立60周年百项经典暨精品工程。

  加快骨干工程建设是治淮“十一五”期间的中心任务,为此,我委切实履行组织协调、督促检查等职责,全力以赴服务大局,保障了治淮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第一,统筹协调前期工作。前期工作是工程建设的“龙头”,我委与流域四省水利部门通力合作,始终紧紧抓住了“龙头”,通过签订年度目标责任书,明确各阶段任务和具体责任人,及时协调解决重大技术问题和区域矛盾,按期完成数十个单项各阶段前期工作,保证了治淮骨干工程建设的需要。

  第二、分类组织项目管理。在水利部指导下,根据项目规模、功能、位置和重要性的不同,我委与四省水利部门对项目的建设、监督、验收等责任进行了明确分工。各级主管部门特别重视项目法人的组建,选派大批得力干部到第一线。项目法人组织规范,真正起到建设管理的核心作用,使“四制”落到实处,建管水平得到提高。

  第三,联合开展监督检查。建设主管部门联合监察、审计和质量安全部门,多年持续开展建设项目执法检查,联合检察机关深入工地进行反腐倡廉教育,监督预防关口前移,确保了“四个安全”。

  第四,积极推动科技创新。治淮工程规模大、种类多、条件复杂,在设计和建设过程注重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和新方法,坚持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有效解决了软基处理、异型结构、防渗排水等大量技术难题,保证了工程质量和进度,有数十项设计和科研成果获国家或省部级奖励。

  同时,我委在“十一五”期间注重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服务治淮、推动发展的能力。

  第一,注重在治淮实践中锻炼和培养人才。我们鼓励和引导青年职工投身治淮一线,把实践作为增长才干和砥砺意志的主阵地,各类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保证治淮事业后继有人。

  第二,注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十一五”期间,我委在防汛指挥调度、水资源保护、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等领域的信息化、现代化水平有了较大提高,能力建设得到加强,工作条件显著改善,尤其是基层水管单位工作环境大为改观,直管工程面貌焕然一新。

  第三,注重淮河重大问题研究。在对治淮19项骨干工程全面评估基础上,针对淮河流域突出的水利问题,例如淮河中游洪涝成因及减灾对策、闸坝防污调度、行蓄洪区调整等,联合科研单位和院校组织开展深入研究,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进一步深化对淮河的认识,为进一步治理淮河提供科学依据。

  第四,注重加强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为抓手,党的建设得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硕果累累,我委连续被授予部省级文明单位,2009年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今年是新中国治淮60周年,我们开展系列纪念活动,凝聚了力量,鼓舞了士气,更加坚定了担当起新时期治淮重任的信心和决心。

  我委将认真学习贯彻本次会议精神,更加努力扎实工作,早日让淮河成为一条安澜之河、清澈之河、富庶之河,为促进流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0年12月24日

作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