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审批具备新闻登载业务资质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06022
  首页 -> 正文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志恺:加大宣传力度 让公众了解水旱灾害与水利工程抗灾作用

2011-06-27

  三峡工程所发挥出来的效益许多专家都谈到了,我主要谈谈干旱和调度的问题。

  1998年大水以后,长江进入枯水期,三峡的多年平均径流量大概接近1万亿m3,平均每年入海水量超过9 000亿m3,用水消耗约1 000亿m3。从2000年以后,大概有7个年头水量少于9 000亿m3,最少的年份入海水量只有7 000亿m3左右。近10年上游来水量减少,下游用水肯定就会紧张。2011年以来,长江流域降水较历史同期均值偏少四成,其中中下游偏少近五成,2011年1—5月是50多年来最少的,这期间三峡水库向下游补水约190亿m3,汉江丹江口水库补水约57亿m3,抬高中下游干流水位1 m左右。尽管如此,在三峡水库加大下泄流量对中下游持续补水的情况下,中下游河段来水仍偏少二至五成,中下游干流水位偏低3~5 m。6月初,长江中下游干流水位仍出现历史同期最低或接近同期最低。2011年长江流域降雨少的主要原因是我国东部大气环流系统异常、冷空气活动势力强大、水汽输送条件不足等天气因素。部分地区大旱属降雨特枯年份发生的自然现象,与三峡水库无关。事实上,正是由于三峡工程的存在,使我们增加了应对抗旱、洪涝等极端事件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减缓和避免了可能产生的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损失。

  为什么对三峡工程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质疑呢?我认为宣传不够,加之许多资料未公开,社会公众不了解具体情况。因此,要加大宣传力度,让社会公众全方位地了解水旱灾害情况和水利工程在抗灾中所发挥的作用。要用科学引领公众舆论,用技术支持可持续发展。

  来源:中国水利杂志



  相关新闻:




  
最新更新


 
图片报道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010-6298095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京ICP备050575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