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审批具备新闻登载业务资质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06022
  首页 -> 正文


延安延河水清清

  一

  在北方,在黄土高原的腹地,有一座城叫延安。在城的东头嘉岭山上有座塔,叫宝塔。有条浑浊的河穿城而过,这就是延河。抗日战争时期,这个城市发生的故事影响了整个中国,于是,延安成为举世瞩目的圣地!

  怀着崇敬之情,在经历了4个小时的车程之后,我们终于在绿色环绕的山道里,见到了高楼林立的延安。夏日的阳光温情地抚摸着夹在凤凰山、清凉山、宝塔山和万花山之间的延安城,蜿蜒的延河泛着洁白的光亮在巍巍宝塔山的映衬下,绕城而过。那并不丰富的水流在嘉岭大桥处,被橡胶坝拦下,形成一片达23万平方米的水域,使得这座黄土高原上的山城一下子变得丰润起来。

  二

  最早认识延河是在小学课文《杨家岭的早晨》中。在金色阳光的照耀下,毛主席用延河水在浇灌着禾苗,孕育着中国的未来。虽然在地理课本上找不到延河,但在文史教科书里它却格外醒目。伴随着中国革命的成长,延河驰名中外,并让几代人为之激动、奋进。1937年的一个普通日子里,经过二万五千里长途跋涉的中国工农红军终于来到了陕北,延河用她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热情接纳了风尘仆仆的红军战士。将士们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他们掬起河水咕咚咕咚地喝了个饱,又摘下背包上的毛巾,尽情地擦洗着满脸的风尘。自此,延河便打破了千百年的冷清,有了浪的欢歌、山的劲舞以及卵石沙粒的炫耀。伴随着黄土高原上的晨曦,那一个伟岸的身影,指间夹一支香烟,向着东方,思索着中国的命运和前途,从这里发出了一道又一道改变中国命运的指令。粗犷的延河,温柔多情的延河,成为当时全国人民的敬仰与期盼。有诗云:“万重山,艰又险,仰望圣地上青天。延安路上人如潮,青年男女浪涛涛。”而由一座宝塔山、一座延河桥以及蜿蜒的延河水构成的圣地延安图,也成了一代代中国人的深刻记忆。

  三

  如果说,延安是中国革命的母亲城,那么,延河水就是她的“城徽”,是镶嵌在中国革命航程上永远不老的灯塔。而作为延安的化身,延河及其两岸的每一寸土地都述说着革命者的荣光,至今保留着革命纪念地130处168个点。伴随着时光的流逝,曾经的战火硝烟已经远去,默默的延河水又恢复了曾经的宁静,但每年仍有百万的游人来到这里,思寻着中国革命的昨天。

  垂柳袅袅,宝塔巍巍,鳞次栉比的高楼,五光十色的广告橱窗,琳琅满目的名优商品,花团锦簇的街心花园,招摇过市的红男绿女,大呼小叫的坐贾游商,现代文明一丝不漏地渗透进延安这个被斯诺称为“穴居的首都”的窑洞城市。南腔北调的旅客游人如波涛似的在这里寻访着革命历史。

  四

  2003年,根据延安城市总体规划,延安市政府提出了“三山两河”治理工程,以水环境整治改善城市面貌。从2003年开始,延安市不断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市政府每年都组织有关部门在宝塔山、凤凰山、清凉山进行义务植树造林。市水务局先后投资4237万元,启动了延安城市防洪一期工程、二期工程和南寨砭右岸、延安干部学院堤防建设,累计完成堤防基础加固7212米,堤防加高加固8978米,堤面维护3915米;投资1221.47万元对南川河和延河实行了疏浚绿化,在堤顶配套建设了花岗岩护栏,并进行垂直绿化和灯光亮化,使得市区防洪能力和绿化面积增大。2010年,延安市水务局正式启动延河水环境治理工程,在嘉岭大桥下游150米处,建成一座长40米、高5米的橡胶坝,同时对汇入的南川河实施了堤防加固工程,并对堤顶进行了绿化;对城区河岸进行了防渗处理,对河道进行了清淤,并建成两个亲水平台。2010年3月19日,延河开始立坝蓄水运行,蓄水达到5米深,形成了23万平方米的水域面积。丰富的水面与宝塔山、清凉山交相辉映,改变了以往汛期黄水滔滔东流去,汛后河床干涸可见底的旧貌,两岸高楼的身后,是郁郁葱葱、层峦叠嶂的山头,从而打造出山在城中、城在水中、人在山水中的山水城市。

  五

  湛蓝的天空下,夏日的高原之风轻拂着河岸的柳,在延河里漾起一个个水波。蓝天、白云、黄土、绿水,勾画出一座高原之城的别样美。宽阔的水面,使得经历了战火洗礼之后的延安,终于变得活润起来,吸引了更多人的眼球。据统计,城区水环境整治后,每年来延安的旅游人数达145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76.5亿元。

  延安市水务局负责人说,他们计划在市区延河干流及支流西川河、南川河上修建6座橡胶坝及相应的配套工程,使得延河市区段水面更加宽阔。相信不久的将来,延河将更加光彩照人。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1年7月1日

夏雨


  相关新闻:




  
最新更新


 
图片报道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010-6298095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京ICP备050575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