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审批具备新闻登载业务资质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06022
  首页 -> 正文


绿满汀州

  编者按:今年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回首那段革命斗争的光辉岁月,革命老区在中国共产党奋斗历程中写下了重要一笔。今天我们将推出《庆祝建党90周年·红色印记》系列报道,通过90年来革命老区水利的发展变化,回顾中国共产党90年来治水成功经验,讴歌广大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治水取得的辉煌成就。

  汀江无语绕汀城,春风已绿汀江岸。

  初夏时节,走进红色摇篮诞生地之一的闽西长汀县,满山遍野郁郁葱葱,煞是一片青山绿水,乌石岽治理区松柏苍劲,罗地生态修复一片生机,南坑银杏硕果累累,三州杨梅基地丰收在望,好一派秀美山川。

  然而70年前,这里“山光、水浊、田瘦、人穷”,是以河田为中心的水土流失区生态恶化、生活贫困的真实写照。以河田为中心的水土流失始于19世纪中叶,1940年设立“河田保肥试验区”,是中国最早的水土保持机构。据张木匋1942年在《一年来河田土壤保肥试验工作》中描述:“四周山岭,尽是一片红色,闪耀着可怕的血光。树木,很少看到!偶然也杂生着几株马尾松或木荷,正像红滑的癞秃头上长着几根黑发,萎绝而凌乱。密布的切沟,穿透到每一个角落,把整个的山面,支离碎割;有些地方,竟至半山崩缺,只剩得十余丈的危崖,有如曾经鬼斧神工的砍削,峭然耸峙。再登高远望,这些绵亘的红山,仿佛又化作无数的猪脑髓,陈列在满案鲜血的肉砧上面。在那儿,不闻虫声,不见鼠迹,不投栖息的飞鸟,只有凄怆的静寂,永伴着被毁灭了的山灵。”据1985年遥感普查,全县水土流失面积达146.2万亩,占土地面积的31.5%。

  在长汀县河田水土保持科教园区内,建有项南公园,项南半身石像矗立在广场之中,周围被一片杜英、含笑、广玉兰、红豆杉等树簇拥着。这是长汀人民深深怀念项南同志对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的丰功伟绩而修建的。从1983年起,在时任省委书记项南的关心和倡导下,省政府把河田列为全省治理水土流失试点,省政府每年给予30万元煤炭补助资金和20万亩苗木扶持资金,帮助长汀县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全县人民念好项南总结的《水土保持三字经》,至1999年,河田人民绿梦成真的期盼得以初步实现。

  然而,1985—1999年,长汀县有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5.5万亩,按此进度计算,治理146万亩需要近50年时间。50年太久,只争朝夕。1999年11月27日,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代省长习近平到长汀县考察。在“项公亭”前,他久久伫立,为长汀干部群众几十年来治理水土流失的坚忍不拔的意志深深感动,也对存在的困难深感忧虑。他语重心长地对省市县随行人员说:长汀水土流失治理在项南老书记的关怀下,取得很大成就,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要锲而不舍,统筹规划,用10至15年时间,争取国家、省市支持,完成国土整治,造福百姓。在他的倡导下,福建省委、省政府决定在2000年和2001年,把长汀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列为为民办实事项目,每年补助1000万元。2001年10月13日,习近平再次视察长汀水土流失治理,并指示:再干八年,解决长汀水土流失问题。

  就这样,新一轮长汀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集结号吹响,大规模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全面展开——

  实施大封禁,小治理,再造汀州一片绿,长汀县坚持做到“六个三”:一是在严格封禁上做到“三个建立”:建立规章制度,明确封山育林育草的目标、任务、范围、措施、责任。建立专业护林队伍,形成“县指导、乡统筹、村自治、民监督”的护林机制。建立疏导用燃渠道,在封育保护治理区内农户全部改灶后,由政府出资补贴煤气、沼气,解决群众用燃的后顾之忧,从源头上杜绝农民烧柴对植被的破坏。二是在开发治理上做到“三个结合”:治理水土流失与治穷结合,与产业结构调整结合,与绿色产业结合,着力把低质低效的水土流失地变为优质高效的果园。长汀县针对水土流失区主要是纯马尾松林地,林下无草灌或少草灌,达不到保水保土效果的特点,在重点治理中推广“老头松”抚育施肥,促进其生长,促长其他伴生树草。严重区域则采用品字形挖水平沟,种植草灌植物,促进草灌乔结合,控制水土流失。村户周围的荒山荒沟,则采用“草牧沼果”生态开发治理模式,生态优先,种植果树,防止农民因贫困乱砍滥挖,造成水土流失反弹,为大自然生态修复创造条件。三是在强化领导上做到“三个落实”:组织落实,责任落实,人员落实。四是在遏制新的水土流失上做到“三个加大”: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干部“守土有责”意识;加大审批力度,新上的生产建设项目和资源开发项目,必须申报水土保持方案,严格执行水土保持设施“三同时”;加大案件查处力度,重点查处稀土矿点、采石矿点造成水土流失的案件。五是在项目管理上做到“三个规范”:规范质量标准,制定项目质量标准及验收要求与方法;规范管理措施,建立项目管理卡、管理图,严格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和工程监理制;规范资金审批,项目资金实行封闭管理,资金审批由分管副县长、水保局局长、审计局局长、监察局局长、财政局局长“五长会审”,确保专款专用。六是科学兴土上做到“三个加强”:加强与科研单位合作,加强新技术、新模式推广,加强水保监测。

  荒山披绿今胜昔,天翻地覆山川秀。如今,长汀的治理模式经验被誉为中国水土流失治理的品牌,南方治理的一面旗帜,被中国水土流失生态安全考察团誉为南方水土流失治理的典范。

兰伟龙


  相关新闻:




  
最新更新


 
图片报道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010-6298095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京ICP备050575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