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下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七师奎管处水管科科长印庆伟,在奎屯河防洪治理工程工地上,因积劳成疾,突发心脏病,心源性猝死,倒在了他为之奋斗、深深挚爱的工作岗位上,年仅49岁。
5月27日,奎屯河流域灌溉管理处的水利职工以及社会各界近千人,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来到奎屯殡仪馆静安厅,向他们尊敬的、英年早逝的水管所“老”所长作最后的告别。
印庆伟曾获全国水利系统文明职工、兵团农七师优秀党员、十佳杰出青年、奎管处十大功臣等荣誉称号,在水利战线上奋斗了26个春秋。
人们无限怀念他生前为奎屯河的发展作出的贡献,他殚精竭虑、呕心沥血的一幕幕场景涌上人们心头。
一心为职工办实事
奎屯河流域年径流量10亿立方米,承担着农七师各团场、独山子、奎屯市、乌苏市三地四方的工农业用水和生活用水,滋养着30万百姓,被称为当地的母亲河。
为了管好奎屯河流域上的两条河流——奎屯河、古尔图河,水管所所长印庆伟倾注了毕生的精力。
1986年,印庆伟调到地处天山峡谷中的奎屯河团结站当站长。当时40多户职工用的是柴油机发的电,晚上8点发电,12点停电,而且电压还不稳,电视没法看,洗衣机没法用,电冰箱更不敢买。水利职工长年和水、山、石头打交道,单调乏味,很辛苦,享受不到一点现代文明成果,谁还愿意待在这山沟里吃苦。印庆伟深知这一点,他积极协调上级各部门,申请资金3万元,并且四处奔波,联系物料,自己设计,自己施工,和工人们一道爬高上低,终于架通了4公里的高压线路,结束了该站20年来没有长明电的历史,并在小区安上了路灯。
1996年印庆伟当上水管所所长后,在团结站、大桥站安装了闭路电视,解决了团结站12套房子的配套棚子,家家通上了自来水,又在新龙口、黄沟等17个水电点上新建砖混结构职工住房18套,并装上了有线电视、太阳能洗浴器,所、站都安装上了程控电话。职工的业余生活丰富了,生活条件改善了,一些千方百计调出奎屯河的青年人又回来了,一些找不上对象的小伙子成了家,安下心来一心搞水利。
奎屯河流域上的两条河流奎屯河、古尔图河,干支流渠长160多公里,17个水点远离所部,每个水点配有2至3人,主要任务是测量水文,看护渠堤。那里人烟稀少,生活工作寂寞,大有“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之感。如何拴心留人,安心工作,成了印庆伟的当务之急。
印庆伟把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带到各个水点,临近的几个水点集中举办卡拉OK演唱会,放录像。每年“七一”建党日,把所有党员集中到新龙口重温入党誓词。2000年,他又利用在七师党校青干班培训学习深造的机会,把班上48名学员和老师邀请到奎屯河参观学习,和水利工人一起座谈,在新成口共同举办诗歌朗诵会。
如今的各个管水点不仅环境优美,而且种菜、养猪、养羊、养鸡,庭院经济也发展起来。据初步统计,奎屯河流域上的奎屯河、古尔图河所部、团结站、大桥站以及17个水点种树6000多棵。每到春夏秋季,山谷中和煦的清风,吹拂奎屯河两岸,柳树、杨树、沙枣树婆娑起舞,沙枣花香迎面扑鼻,令人神清气爽。17个水点在他的倡导和身体力行下,种植的树木枝繁叶茂,成为天山峡谷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2008年,古尔图水管所被兵团命名为文明生态小康连队,2009年,奎屯河团结站被农七师命名为文明生态小康连队。
新龙口水点有3个年轻人,起初他们对远离集体、抬头一线天、低头乱石滩的单调生活十分不习惯,工作不安心。印庆伟要求新龙口水点负责人在把水文监测、防护水渠工作做好的同时,走出一条致富的新路子,养猪、喂鸡、种蔬菜,为其余16个水点起示范带头作用。通过一年的试点,喂养的猪、鸡及种植的蔬菜,基本上可以满足职工的日常需要。年轻人闲暇时有活可做,更为重要的是,为夏季防洪、冬季打冰来到这里的工人们提供了蔬菜、肉食。
随即,其他16个水点络绎不绝地来到新龙口学习取经,因地制宜,发展养猪、养鸡、养兔业。傍晚时分,各个水点炊烟袅袅,鸡飞栅栏,猪肥食美,一派田园牧歌的画面成为天山峡谷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危急关头冲在前
每年夏季,洪水、暴雨、泥石流等肆虐着奎屯河,奎屯河水似脱缰的野马,咆哮着裹挟着石头,冲击天山峡谷,撞击龙口,撕开防洪堤坝,险象环生。
1997年7月18日,奎屯河上游洪水以每秒169立方米的流量向下游突袭,时任奎屯河水泛所所长的印庆伟当时正在团结渠和大家一起抢险。洪峰就是命令,印庆伟以最快的速度和洪水赛跑,赶回8公里远的老龙口,冒着生命危险毅然冲上闸顶,有的水工看到凶猛的奎屯河撞击闸门不知所措,印庆伟沉着冷静带领工人硬是靠手摇,一点点地把2孔闸门、4孔泄洪闸启开,半个小时后,洪峰顺利通过,确保了老龙口费尔干渠首的安全。
奎屯河的冬季,寒风凛冽,滴水成冰,破冰引水这项工作危险性大,稍有不慎,滑入水渠,便会失去生命。印庆伟总是第一个下到渠堤边,挥镐打冰,多次冒着生命危险,带领工人,深入涵洞。2001年1月20日,气温降到零下30多摄氏度,团结渠2号涵洞结了很多的虚冰,洞被冰块堵住,400米长的涵洞里不知堵在了哪一段,情况十分危险,放炸药不能在洞顶炸,只能在涵洞里,必须合适的药量才行。他深知下洞有生命危险,他不让别人下去,自己提着炸药包,手拿电筒,弓着腰,匍匐在冰面上,艰难地向洞深处爬去,在冰坝处,他点燃了导火索,然后抓住腰间的保险绳,又一步步往外爬,终于在他出洞1分钟后,炸药包响了,冰洪顺利通过,涵洞畅通了。
魂归奎屯河
2011年5月21日17时许,艳阳炙烤奎屯河,山谷里像蒸笼一般没有一丝的风,远处的柳树、杨树也像士兵那样作立正姿势一动不动。河两岸野石榴开着的小黄花耷拉着脑袋。此时水管科长印庆伟正在奎屯河团结站防洪坝上与工人一道浆砌卵石“蜗牛”,突然他一阵眩晕,血压飙升,开始呕吐。工人见此情景,扶着他,让其慢慢蹲下身子,稍有好转,印庆伟要了一杯清凉的奎屯河水喝了下去,接着向所长甘文福交代新龙口泄洪闸底板铸铁块的安装浇铸事宜,叮嘱所部修建的600平方米砖混结构的职工宿舍要赶在洪峰到来之前修建好……病情反复发作,工人们扶他回到房中休息,印庆伟躺在床上后不久便陷入了深度昏迷,工人兄弟的呼唤,医务工作人员的全力抢救都无力回天,当晚21时许,印庆伟这位忠诚的奎河卫士,在与病魔作最后顽强的搏击后,长出了一口气,带着无限眷恋的美好人生告别了他魂牵梦绕的奎屯河。
在整理印庆伟遗物时,笔者看到,他在创先争优活动的工作日志中这样写道:“在职工眼里,我是一个知人冷暖的好领导,在同事眼中,我又是一个好兄弟,然而在妻子眼中,我却是一个不称职的丈夫,在儿子眼中也是不称职的父亲,在父母眼中,我又是一个尽不上孝道的儿子。”然而他妻子却饱含深情地说:“其实庆伟对家一往情深,出差给我带的红色连衣裙,我都舍不得穿几次,至今珍藏。他说结婚时由于条件不允许未能让我披上婚纱,这也是一种补偿吧。”他经常教育儿子:“这个社会你不奉献,我不奉献,怎能发展,你也索取,我也索取,最后向谁索取?”
印庆伟对奎屯河的情怀必将激励更多的人献身水利事业。
天山垂首,奎河呜咽,祭奠英灵,奋力前行,印庆伟用他的一生诠释了共产党员的行为准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