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肖广学在进行工程验收

田思群(左)在水法宣传中

许东波工地测量
他们是共产党员,无私奉献体现着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他们是劳动模范,任劳任怨成为黄河行业标兵。一年又一年,他们的党性在劳动中闪光,他们的精神未曾改变。“五一”国际劳动节即将到来之际,笔者走近他们。
肖广学:哪里最需要就出现在哪里
(劳模小档案:肖广学,党员,48岁,阳谷黄河河务局陶城铺管理段段长。1983年和1986年,先后获得黄河水利委员会“先进生产者”“劳动模范”称号。)
“管理段有17.8公里的堤防,目前正进行树木的浇灌和汛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五一”前夕,笔者在陶城铺堤防上见到肖广学时,他正在堤防上和大家一起浇灌树木,只见他运动服上溅满了泥水,脸上汗津津的。
“别看他当了领导,我感觉他还是30年前刚上班时那个‘毛头小伙子’,工作起来依然斗志不减。这样的党员是咱学习的榜样。”50多岁的职工孟昭春说。
肖广学于2006年出任陶城铺管理段段长、党支部书记。工作中注重发挥党员和劳模的带头作用,积极奉献,作出了突出成绩。
陶城铺管理段所属17.8公里的黄河与金堤河堤防。之前北金堤欠账多,次生树和高秆杂草多,特别是夏秋季节,天气潮湿,次生树和高秆杂草生长旺盛。为了改善工程面貌,肖广学实行责任承包制,带头参加劳动。夏秋季节,天气闷热得像蒸笼,他脖子上搭条毛巾,一身泥水,手持斧头砍,用镰刀割,脸、胳臂、腿上经常被树枝杂草划得一道道血印。在他的带动下,大家克服困难,有的动员家属上堤参加劳动。经过两年的努力,堤防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
肖广学所在的管理段肩负黄河和金堤河双重防汛任务,再加上所属黄河河道又是黄河的“卡口”段,作为一段之长,伏秋大汛期间,肖广学一直坚守在岗位上。2009年调水调沙期间,气温近40摄氏度,身上就像罩着一个大火球。此时,陶城铺险工9号坝前尖有根石走失现象。9号坝是险工中的险中之险,“96·8”曾出现根石坍塌险情,经过阳谷县上下和黄河干部职工严防死守,抛石5000多立方米才转危为安。为了掌握工程变化情况,肖广学固定专人守护,加密了险工巡查次数,由两小时巡查一次调整为每小时一次,并带队进行险情巡查,身上晒得脱了皮,有时累得连饭都吃不下,但是保证了工程安全度汛。他曾因为疾病割掉了胆囊,超强度的工作劳累会让他忍受多么大的痛苦。
“广学在单位没有回来。家里的事、孩子的事,他都撒手不管了。”3月初,肖广学的妻子为儿子报考公务员和学位考试办理证明材料来到办公室,谈起肖广学,她嗔怪起来。
“一个领导,一名党员,不能因为自己的事放下公家的事。咱这里有险工、涵闸、北金堤和控导工程,管理任务重。再说现在正进行淤背区界沟的测量开挖,实在是脱不开身啊!”肖广学事后谈起这件事,平静的话语中有些歉意。
肖广学的母亲已经80多岁,她几天见不到儿子,就要打听儿子的工作咋样,身体是不是还好。从管理段到家只有20多公里的路程,而且单位有车,但肖广学有时两个星期甚至一个月也回不了家一趟。哪里有任务,哪里最艰苦,哪里最需要,他就出现在哪里。
田思群:严查水事案件 热心服务群众
(劳模小档案:田思群,党员,57岁,阳谷黄河派出所指导员。1996年获得黄河水利委员会“劳动模范”称号。)
4月18日,笔者在寿张堤防警务室见到了正在检查治安工作的田思群。
“党员就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劳模就要扎实做好本职工作。”这是田思群经常讲的一句话。
从1998年的经营负责人到黄河公安的“掌门人”,田思群模范带头、乐于奉献、扎实肯干、勇于创新的劲头依然十足。
阳谷黄河河务局所属50多公里的堤防紧靠村庄,有10多公里堤防在村中穿过,违章违禁和水事案件时有发生。田思群带领执法人员认真履行职责,利用各种形式加大水法规宣传力度,实施严格的河道管理制度,严肃查处水事案件。非法采砂被清除,破坏堤防限宽墩者被依法处罚,违法架设的浮桥被拆除……各种违法违章行为的清理,奠定了河道安全基础。
每年麦收秋收期间,堤防清障是阳谷河务局的阶段性重点工作。田思群年过半百,患有高血压等疾病,但是他和年轻人一样宣传、清障、处理违法案件。2009年秋季,田思群的妻子因病住进距家几百里外的安阳医院,而此时也是清障的关键时刻,为了不耽误工作,他安排妻子一个人住在医院,自己回到了单位参加清障工作。高温天气,加上每天连续十几个小时的高强度工作,在一次清障时,他突然昏倒在地,经过医生抢救才脱离危险。一天后,他又出现在堤防巡查队伍中。10多天之后,他才匆匆地赶到安阳接回妻子。
堤防收费站是对外窗口,作为收费站的负责人,田思群利用党支部会议和党员学习会,教育党员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认真做好服务工作。据统计,近些年来,河务局所属的寿张收费站救助走失儿童、妇女10人,为群众服务600余件,拒绝吃请40余次,拒收香烟等物品60余次,帮助公安局破获盗窃案3起,为沿黄群众挽回经济损失近20万元。
田思群介绍说:“收费站是河务局的‘窗口’,收费员在做好收费工作的同时,把为司机和群众服务当成自己的重要工作。开展‘延伸服务’,搜集整理交通路线图、医疗事故救援信息等,以便解决司机提出的各种问题和应急救援。在收费时多问一句,多帮一把,力所能及地为驾乘人员提供各种服务。”
被他们救助的有因家庭闹矛盾离家出走准备寻死的妇女,有冬天酒后摔倒在堤防上生命奄奄一息的群众等……他们的行为,赢得了沿黄群众的高度称赞,田思群也被阳谷县委评为“五好党员”。
许东波:奉献不悔的境界
(劳模小档案:许东波,党员,45岁。阳谷黄河河务局防办副主任,2009年获得黄河水利委员会“劳动模范”称号。)
“我只是一个普通职工、普通党员,每天做的都是平常的工作。”正是在平凡的工作中,他体现出一名党员的襟怀和劳模奉献不悔的境界。
2009年春天,工程施工的黄金季节到了。此时,许东波的女儿到了高考的冲刺阶段,可许东波却来到标准化堤防施工工地,他的妻子作为老师则把精力放在了学生的身上,女儿只好自己照顾自己。面对女儿的恳求,许东波只能默默以对。即便在高考的日子里,别人是“全家总动员”,许东波的女儿却“独来独往”……直到如今,谈起已经上大学的女儿,许东波还有些愧疚。
2010年3月至6月,他以质检科长的身份参加完成堤防堤顶道路硬化工程的施工。每天巡回在10多公里的施工现场,从原材料进场到质量监督,从施工程序到质量控制,认真参与工程建设的每一个细小环节。由于经常在外施工,加之吃住无规律,他患有胃炎,在堤顶硬化工程施工时又患上了痔疮。失眠、头晕、疲劳、上火、口腔溃烂……工作的劳累和疾病的折磨,使他痛苦不堪,领导让他住院治疗,他却把针剂、药物带到工地,一边吃药一边工作,工程质量得到了严格控制。
在堤顶路基施工中,由于水泥等材料需随进随用,料物经常是午夜以后和凌晨4时进场,他和大家坚持按时监测。一天下来,只能休息几个小时。在路面沥青铺设施工时,气温超过36摄氏度,加上沥青石料100多摄氏度的散热,人们就像被架在火上烤,不动都是一身水。他带领质检员们头顶草帽,身挎水瓶,带着监测设备坚守在施工现场,像钉子一样盯在工地上,随时进行各项检测,直到工程结束。
阳谷河务局的党员劳模们,用自己的行动传达着美好的希望,凝聚着坚定的信心。
来源:中国水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