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审批具备新闻登载业务资质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06022
  首页 -> 正文


畲乡飘动的祥云
——记福建上杭县官庄畲族乡水利工作站站长陈云彩

2011-06-20

陈云彩在工地

    2010年6月13日,福建省上杭县官庄畲族乡濯溪流域发生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全乡交通、通信中断。这天夜里,一个大家熟悉的身影在大雨中跑动着、喊叫着、指挥着,组织一批又一批群众安全转移。这次洪灾全乡转移群众4000多人,倒房130多户,却无一人伤亡。一时间,陈云彩这个像救星一样的名字,留在了乡亲们心中。

  地处福建汀江上游的上杭县官庄畲族乡,是长汀、上杭、武平3县接合部,素称“汀水入杭第一乡”。该乡是一个水旱灾害频发的区域,既是全县的防洪重点乡镇,又是全县四大重点旱片之一,长期以来这里的防汛抗旱任务相当繁重。“陈云彩自1975年参加乡水利工作以来,37年如一日,凭借他熟练的水利技术和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精神,不断改变官庄乡村水利面貌,是一个优秀的基层水利技术工作者。”上杭县水利局局长吕东兴如是说。

  德康、官庄、龙牌、福泉是官庄畲族乡的四大旱村,尤其是德康村是旱中之最,虽然地处汀江边上,却无水灌溉,全村1600多亩良田都是“望天田”。每逢用水高峰期,这里的村民整夜值守田间引水,争水、抢水现象时有发生。农民兰长远种植20多担水稻田,每年都在灌溉用水高峰期值守田间7天7夜,这里的群众姨要求解决农田灌溉用水问题反映强烈。陈云彩走遍周边所有山间溪流,2008年冬终于在德康村上游选址,并多方筹资80多万元,经过6个月的奋战,建成了小(2)型石子水库,确保了德康村1000多亩良田灌溉问题。“全村都很感激陈站长,他给我们村解除了长期缺水之痛。”德康村村主任蓝中秋动情地说。

  “过去这里群众喝的水水质差,大肠杆菌严重超标,含大量石灰岩,导致结石病和癌症常发,而且水量不足,大部分水上不了二楼。”官庄乡集镇所在地的贵和村村民蓝锡金说:“新的饮水工程建成后,水质好,可直接饮用,水量也够。”为解决集镇1万多人的饮水安全问题,陈云彩跑遍周边几十公里的多处水源点,终于在离集镇13公里处找到水源点,经水质化验合格后,开工建设。起初当地群众不理解,怕建设饮水工程影响灌溉用水,一度被群众阻拦施工,陈云彩苦口婆心做群众思想工作,并向群众科学解释生活与生产、饮水与灌溉用水的关系,最终得到了水源地群众的支持拥护。在饮水工程施工过程中,他带着胃出血的老毛病,整天扑在施工地。2009年6月的一天中午,天气炎热,工作太累,刚从工地回家的陈云彩突然晕倒在饭桌上,还好当时有同事在场及时急救才转危为安。2010年10月,日供水600吨的官庄乡集镇饮水工程终于建成并投入使用,1万多人喝上了健康、卫生、安全的“放心水”。

  “官庄畲族乡水利是全县水利的一面旗帜,只要县里有表彰就有官庄的份。全乡的水利得到上级各部门的支持,兴建了225处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水利工程。特别是集镇防洪堤、水库和提引水工程、农村饮水工程和标准化渠道,不仅确保了全乡3万多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为全乡1.7万亩农田灌溉和村民生产生活用水提供了重要保证。”官庄畲族乡分管水利的宣传委员林亮标感慨地说。“陈站长这个人工作非常敬业、负责,为调查全乡农村饮水安全人数,他带病坚持工作,走遍全乡18个村7500多户,逐村调查,走家串户去落实、摸清家底,提出建设计划。去年灾后重建,他全身心地投入到灾后安置点规划、设计、施工和建设中。仅半年,他负责的龙角灾后安置点工程全面建成,27户灾民元旦前全部搬进新居,成为龙岩市和上杭县安置点的先进典型。”

  陈云彩,就像在这片天空飘动的祥云,不断降福官庄百姓。经过37年的多次培训和工作实践,他具备了丰富的水利技术和实践经验,官庄畲族乡的水利水电工程都倾注了他的心血。如今,他虽年过半百,但仍然在田间地头奉献着光和热。

    来源:中国水利报

兰伟龙


  相关新闻:




  
最新更新


 
图片报道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010-6298095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京ICP备050575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