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涛在黄河防汛现场
今年27岁的宋涛,已有9年的党龄。部队转业后,他到黄河物资公司做了一名物质设备维修工。因为在部队会开车,后来他又成为单位押送抢险物质和设备的司机。宋涛腼腆、实在,不爱说话,好干活。这些年他多次奔赴我国重大灾害的抢险现场,表现非常突出,多次受到黄河水利委员会和所在单位的嘉奖,2010年被评为全国抗洪抢险先进个人。
把抢险救灾物质及时、安全运抵灾区,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哪怕牺牲生命
设备需要维修时他是维修工,抢险物资需要装卸时他是搬运工,抢险救灾物资运往灾区一线时他又成了司机和押运员,在灾区抢险现场,他又是一名冲锋在前的抢险队员。军人出身的宋涛,做事踏实、干练,每次都是不折不扣地完成任务,同事们谈起这位年轻的小伙子都会竖起大拇指:“这孩儿,中!”
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为排除灾区堰塞湖的威胁,急需专用抢险设备。国家防总紧急从郑州中央物资储备中心调遣专业设备运往四川。接到通知时,宋涛正在外地维修设备,当天他和同事连夜回到郑州,顾不上休息就前往火车站。让他意想不到的是,他乘坐的列车竟然是装运抢险物质的平板车。从黄河物资公司调运的抢险设备固定在平板车上,而他的任务就是坐在抢险设备的驾驶室里长途押运。
临上车时,送行的领导给他备好了沿途充饥的方便面和矿泉水。领导握住宋涛的手,郑重地下达命令:不管付出多大代价,一定要把抢险设备安全准时押运到灾区!
宋涛一头钻进狭小的驾驶室,一路吃喝拉撒就没离开平板车一步。3天3夜坐在列车上的抢险设备车里啃方便面、喝矿泉水。抵达成都火车站后他又在当地的协助下继续押运设备前往灾区现场。当设备及时抵达后,他浑身像散了架似的没有一点力气,但令他欣慰的是抢险设备终于在灾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这样的押运任务他接到过无数次。但这次押运的过程让他终生难忘:“设备绑在敞开式的平板车体上,坐在设备里总感觉随时会随着设备掉下去。最苦恼的是不能离开车体一步,窝在狭小的驾驶室里,外面火车的轰鸣声吵得人就本没法睡。也没有开水,饿了就啃方便面,几天几夜就自己一个人。当时出发后心里确实感觉既恐慌又无助,但想想灾区群众,也就平静下来。只是一个劲地想,列车啊,你快些,再快些。”
2010年10月,海南遭受特大暴雨洪水灾害。刚从舟曲一线抢险回来的宋涛,接到运送抢险物资到海南的任务。新婚不久的妻子心疼地对他说:“能不能给领导说说不去啊,你看你刚从舟曲回来,吃的苦还少吗?你一说领导准会答应。”
宋涛知道妻子不是拖后腿的人,她这样说确实是心疼自己。宋涛安慰妻子:“没事,我当过兵,长途押运有经验,何况我年轻,我不去说不过去。等我回来。”宋涛和妻子吻别后就匆匆离开家。在奔赴海南的长途路上,为了抢险物资尽早抵达海南,他和同事们尽量不下车吃饭,一路轮流开车和休息。抵达广东后他们以最快的速度协调有关部门船渡海南。一路的疲惫让同事们在摇晃的船上异常难受。下船后宋涛他们就遭到暴雨袭击。“那真叫倾盆大雨,不到1分钟就全身湿透。”宋涛说:“为了尽早送到指定地点,我们顾不上换上衣裤和鞋袜,带着一身雨水又重新上路。”
我决心把自己交给人民,哪里需要我就往哪里去
宋涛很朴实,为人友善,没有那么多弯弯绕,在艰难险重的任务面前从不退却。单位领导说起这事还开玩笑:“记得宋涛刚到单位的时候,没让他上抢险一线还哭过鼻子,吵着闹着要去。”宋涛红着脸说:“那个时候也不是年轻幼稚,而是感觉自己是从部队下来的,在部队锻炼了几年,怎么回到地方,那些艰险的任务反而不让我去呢?”
宋涛不光争着上一线,而且在一线准是冲锋在前的勇士。去年8月舟曲特大泥石流发生后,他作为黄河防总舟曲防汛应急抢险队最年轻的队员,带着抢险设备随队赶赴舟曲救援现场。抢险队经过一天一夜的艰苦奔波抵达舟曲城西后,得知城内交通阻塞,抢险设备无法进城。为确保抢险设备尽早进城参加抢险救灾,领导决定绕城300公里从城东进城。
舟曲就在眼前,再绕300公里等于还得重新走一段近10个小时的路程。谁又来重新奔波300公里艰险的山路呢?宋涛第一个站出来:“我去!我是司机,押运物资有经验!”刚刚发生特大泥石流的舟曲附近山体到处隐藏着次生灾害的危险,谁继续奔波在路上,谁就多一分生命危险。
最后,宋涛等4名队员押运4辆载满抢险物资的车辆执行这项艰巨的任务。甘南的山路又窄又陡,经过两河口后,天渐渐黑了下来。此时又下起了雨。宋涛和同事们打起精神,睁大双眼注视前方的公路,生怕出一点点纰漏。车队在两山夹击下的弯曲小道上缓缓而行,黑幕压得人透不过气来,四周是那么可怕,只有两柱车灯给人带来些许温暖。宋涛不停地用对讲机和3位队员通话,相互鼓励着、提醒着。为了赶时间,车队一刻也不敢停留。一路上很少见到村庄和城镇,没有任何人主动提出来找个地方吃点东西,也许紧张的神经已经让他们忘了饥饿。夜12时,在距离舟曲还有近60公里的地方,他们被在路上警戒的交警拦了下来。交警告诉他们,前方山体滑坡,十分不安全,不能放行。宋涛向交警再三请求:“这是舟曲急需的抢险设备,不能耽搁,就是冒着生命危险也得尽快送到。”交警坚决不同意:“非常感谢你们的支援,但你们现在必须在路边休整,能过一定让你们最先通行。”
凌晨4时多,雨慢慢停了下来,此时交警过来让车队赶紧上路。宋涛兴奋起来,终于可以通行了,在这样的天气和交通条件下,他真害怕因为前方泥石流而耽误了抢险设备的安全抵达。但没想到的是,启程不到一小时,天又下起了大雨。密集的雨拍打着挡风玻璃,视线受到限制,车队只能缓慢而行。就是一小时跑10公里也要尽快抵达舟曲!宋涛和队员们暗下决心。公路两旁的稀松山体上不时有碎石块和稀泥滑下,行程变得越来越艰难,车队随时可能发生不测。接近中午时分,他们终于历经惊险抵达舟曲城东。先前进城的队员们一直惦记着4位队友和抢险物资,知道他们抵达城东后,赶紧做好热饭送来。宋涛和两天两夜没睡没吃的队员们这才吃上热饭热菜。
在接下来的23天抢险过程中,宋涛每时每刻都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总是把最危险的任务压在自己的身上,出色地完成了各项抢险任务,得到抢险队和舟曲群众的高度评价。
宋涛说:“舟曲的20多天是我这辈子最刻骨铭心的日子,我会时刻牢记泥石流现场和失去亲人的那些悲痛的画面,我决心把自己交给人民,哪里需要我就往哪里去!”
来源:中国水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