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审批具备新闻登载业务资质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06022
  首页 -> 正文


冰映火炬如歌
山东东平黄河河务局党员浮桥抗冰雪剪影

清扫冰碴儿

浮舟钢花中的身影

    近日,笔者来到位于鲁西南地区的东平河务局鑫通浮桥,在冰冷的天气里,看到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和职工默默坚守,他们像一支支燃烧的火炬,温暖着过往人们的心,党员用实际行动践行“创先争优”。

  只见由26节浮舟组成的500余米长的浮桥上,两端的卡杆不停地挥动着长臂,车辆往来穿梭,一派繁忙场景。坚守在浮桥上的黄河职工,让笔者了解到这座连续8年安全无事故、连续5年获得市级“文明浮桥”的真正缘由,目睹了寒风中那一个个“闪光点”。

  浮桥清扫冰碴儿

  在浮桥上,过往的运沙车斗里不停地往桥上滴水,落在浮桥上结成了冰,走在上面脚底下直打滑。而大吨位的重型运载车,把浮舟压成一个凹形。车辆始终处于爬行的状态,在有积冰的情况下,爬行起来相当困难,如果不及时清理掉,通行在上面的车辆和行人都非常危险。

  “小心点,地上太滑,别摔倒了!”正在清扫冰碴的职工房健善意地提醒过往的行人。最近浮桥上结的冰较厚,有的地方厚达3厘米,为了过往车辆和行人的安全,必须尽快把积冰清除掉。“现在都达到零下15摄氏度了,结冰特别快,每天早、中、晚各清扫一次,光盐就需要40多公斤呢。为了安全无事故,我们累点算啥。”黄委劳模、浮桥经理孙玉勇说。

  为使浮桥上的冰尽快融化,职工端着盛满盐的洗脸盆,在浮桥上抛撒,不一会工夫,满满一盆盐就撒光了。随后有人挥舞着铁锨除冰,有人用扫帚清扫,桥面露出锃亮的钢板。笔者注意到,他们戴着军用棉帽,帽子上飘着一层白白的霜,鼻子冻得通红,满身沾满脏污的衣服,乍一看就像从泥窝地里刚刨出来似的,但他们全然不顾,认真清扫。

  浮舟钢花飞溅

  在浮桥的中部,笔者发现一台小型的发电机,连接着它桥下面的浮舟仓内隐约可见零星的火花,好奇心促使笔者想看个究竟。在浮舟的一端,从一个直径约40厘米长的圆形口,笔者顺着铁梯子下到浮舟仓内。“窝”在约80厘米高的仓内,顿时像进入了冰窖一样,只能弓着腰,伸手不见五指,不远处能看到焊接的钢花飞溅,发出哧哧的响声和刺鼻的烧灼气味。

  本打算爬过去看个究竟,但狭小的浮舟仓让笔者喘不上气来,而且仓内有许多根铁杆上下相连,铁杆之间也被焊接在一起,爬过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据焊接职工张师傅介绍,浮桥承压舟由于服役年限达到了上限,各支架、甲板、浮舟板频繁出现开焊,危及浮桥的运营。针对这种情况,浮桥职工钻进浮舟仓内进行焊接作业,一待就是五六个小时,大部分采用仰焊、仰割等托举焊接的方法。这种焊接方式经常灼伤皮肤,蹦出的火星把好几层厚的棉衣烧得像马蜂窝一样,寒风顺着窟窿往里钻,冻得人直打哆嗦。眼睛又干又疼,直流泪,最重要的是要特别注意人身安全,稍不小心就有可能触电,但浮舟仓内焊接维修只能用这种办法。据不完全统计,每天光焊接的焊条就需要300多根,当笔者问起过年是否休息时,老张说:“我们也想休息,可这活不允许我们休息啊,干吧!”

  橡皮舟安全检查

  在浮桥下的河中,漂着一个橡皮舟,舟上有两名检查人员,一人在做着记录,另一人手持手电筒检查。舟的一端拴着一根手腕粗的绳子,由在桥上的一个人牵引着,他们是浮桥的安全检查员,正在对浮桥进行例行安全检查。

  过往车辆压下去的浮桥,激起朵朵浪花,溅到橡皮舟内,溅到他们的身上,顿时他们的鞋子泡在水里浸透了,湿漉漉的身上挂着冰碴儿。但他们像没有觉察似的,依然挨个浮舟进行细致检查,里里外外对浮舟进行全面“体检”,印在帽子上“安全生产”4个红字格外醒目。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1年6月20日

毛明辉


  相关新闻:




  
最新更新


 
图片报道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010-6298095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京ICP备050575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