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审批具备新闻登载业务资质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06022
  首页 -> 正文


闪光尽在细微处
——记江苏徐州市铜山区水利局农村水利科科长刘增产

2011-06-20

  “我要把满腔热情奉献给钟爱的水利事业,扎根水利基层当先锋,立足本职岗位当标兵,努力实现一名党员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的各项目标任务,为党旗添光彩!”这是优秀共产党员、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水利局农村水利科科长刘增产,在局党委创先争优活动动员大会上的郑重承诺。

  刘增产做人低调,脚踏实地,积极进取。因为理想,他对水利事业充满热忱;因为责任,他在本职岗位辛勤耕耘;因为信仰,他用实际行动诠释共产党员的崇高准则。

  1995年,24岁的刘增产从扬州大学水利系水利水电动力工程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铜山新汇热电厂,翌年就被提升为技术科科长。2004年,他参加了公务员招录考试,如愿考入铜山区水利局。用他的话说,儿时频发的洪涝灾害是心头抹不去的伤痛,铜山的热土养育了自己,让水利造福人民,是自己一生的情怀和使命。刘增产被安排在工程管理科任技术员,当天就主动请缨并迅速打点行囊,随有关技术人员投身到条件艰苦的张集水厂农灌补偿一期工地。他披星进工地,戴月出帐篷,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经过200多个日日夜夜,工程终于提前赶在谷雨前完成,并被评为市级优良等级。

  2005年初,江苏省水利厅计划用5年时间把全省300座病险小型水库进行除险加固,并责令首批除险加固水库的初步设计报告必须在两个月内上报完成。铜山区地跨沂沭泗和奎濉河两大水系,全区21座水库属于病险三类坝的有20座,占小水库总数的95%,远远高于全国病险水库40%的比例要求。对这项事关全县百姓福祉的大事,作为主要设计人员之一,刘增产清醒地意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为了啃下这块“硬骨头”,他白天跑现场,晚上做内业,吃住在工地,哪里有险情,哪里有隐患,他都了如指掌。经过50多个日夜的紧张忙碌,如期完成了第一批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设计可行性报告,并得到省水利厅的认可,为项目落户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实施水库除险加固这项兴利除害的“民心工程”中,竞争上岗的工程管理科副科长刘增产更是身先士卒,5年如一日,始终奋战在水利建设一线。他不仅负责工程的施工设计、管理和进度,而且主动挑起了现场调度、质量监督、周边协调、迎检验收等过程的各项工作。

  铜山区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实现了加固一座水库,摘掉一个病险帽子,发展一片节水灌溉,改善一方生态与环境的目标,成为徐州市乃至全省的样板工程。2006年,江苏省小型水库除险加固现场会在铜山召开,“铜山做法”备受与会专家的青睐,并受到省委常委、副省长黄莉新和省水利厅主要领导的高度评价。

  创新模式,强化管理,进一步提高水利设施综合效益,是铜山水利工作的一大亮点。长期以来,由于重建轻管等原因,河道堤滩违章种植、取土严重,隐患较多,加速河道淤积,缩短工程寿命,危及河道堤防工程安全。为此,铜山区水利局首先把确权划界作为河道管理的重中之重,在分管领导的指导和区土地部门的大力配合下,刘增产与工管科的同事背着工具,扛着界桩,不知徒步走了多少路,先后完成了全区11条主要河道和崔贺庄水库的确权划界工作,同时按照“堤滩栽树、树下种草、堤坡插条、河口植柳”的绿化模式,栽植两年生107速生杨3.4万棵,条播种植紫花苜蓿1360余亩,堤外栽植紫株槐条5万余穴,在河口栽植高秆垂柳2200多棵。按照“建管并重”的指导思想,围起了铁棘网,配套管理房,设立了宣传牌,有效地保障了河道管理工作健康有序地开展。

  刘增产脱颖而出,被任命为农村水利科科长,他深感责任重大,为了尽快进入“角色”,他坚持边工作、边学习,并虚心向水利前辈和同行请教,在较短时间内掌握了工作的主动权,成为农村水利工作的行家里手。他认真按照全县农村水利中长期规划要求,紧紧围绕全局中心工作,紧扣改善民生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题,以建设现代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改善农村水环境、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为抓手,以农田水利重点县、农村饮水安全、县乡河道疏浚与村庄河塘整治为重点,科学制定实施方案,积极规范建设程序,精雕细琢,大胆创新。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中,细心的他在一次检查项目施工质量时,感觉套管较长的土层井出水颜色有点微黄,经过认真排查和化验水质,发现是由该井所用球墨铸铁套管锈蚀造成的。刘增产多次精心选材、比较和试验,最终选用钢筋混凝土制作套管,其科学合理性赢得相关专家的赞许。该项改进不仅解决了饮用水中含铁量增加的问题,而且降低了工程造价,每眼井仅套管一项就节省投资约1.5万元;在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工程建设中,刘增产更加注重方案优化和技术创新,大许镇团埠翻水站改造前6台混流泵设备配套电机功率,存在大马拉小车现象,浪费严重。刘增产优化比选后,及时将配套电机功率改小,工程效率提高60%以上,受益群众十分满意。

  通过大规模积极实施农水工程,2010年以来,铜山区又有11.38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得到解决,新增县乡两级河道蓄水量500万立方米,改善排涝面积15万亩,改善灌溉面积6万亩,增加旱涝保收田9万亩,增加土地复垦面积400亩,植树近百万株。区水利局农水科被省水利厅授予全省水利系统先进科室,被县委授予“十佳”科室;刘增产也被区委和局党委授予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每当看到水在渠中欢快地流淌,绿油油的庄稼在地里生长,丰收在百姓的希望中收获,心里甭提有多高兴!”这是刘增产的肺腑之言。

  在刘增产的工作日程中,几乎没有节假日和公休日,对这些,他从不计较,只是对家人心怀愧疚。妻子工作三班循环,十分辛苦,承担了照顾女儿和双方老人的家务,长年劳作,年纪轻轻就得了腰肌劳损病,疼痛严重时,硬撑着自己去看医生;女儿生病住院,妻子实在忙不过来,邻居帮忙照顾。提及父母,这位干练的男子汉,忍不住泪眼婆娑,他对年迈的双亲亏欠太多了。父亲重病住院,他仅利用晚上的时间探视了几次。父亲去世时,他在岗位上没能见上父亲最后一面。母亲突然病重,刘增产负责的工程正处于攻坚阶段,回家的时间一拖再拖,病榻上的母亲一个多月没看见最疼爱的小儿子,还不时劝导儿孙们不要打扰他。当刘增产赶到母亲的病床前,母亲临终还是没能看上儿子一眼、说上一句话,带着无尽的眷恋辞世。让刘增产慰藉的是,母亲向来理解他,他也理解母亲的心事:大孝是把公家的事办好,把百姓的事装在心里……

  英雄不独疆场出,闪光尽在细微处。正是凭着对水利事业的执著和追求,刘增产以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尺,实践着他对水利事业的忠诚。

    来源:中国水利报 

李健 丁永康 李坤


  相关新闻:




  
最新更新


 
图片报道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010-6298095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京ICP备050575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