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审批具备新闻登载业务资质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06022
  首页 -> 正文


描绘更加辉煌的发展蓝图
——水利规划综述

2009-10-27

  成就速览: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先后四次集中开展全国范围的水利规划编制工作。
  ●近10年来,水利部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组织编制了近百项综合规划或专项规划,围绕水利发展战略与政策等开展了100多项专题研究。
  ●目前已形成全国、流域、区域三级,综合规划和专业规划两类为总体框架的,较为完善的水利规划体系。

  2002年8月29日,对于水利规划而言是个特别的日子。这一天,《水资源规划》作为新增一章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的修订而问世。

  这也是新中国成立60年来,水利规划首次以完整的章节出现在法律法规中,水资源规划的法律效力得以彰显,原本就处于龙头基础地位的规划工作得到进一步深化、加强。

  精心编制,描绘发展蓝图

  新中国成立以来,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相继开展了一系列水利规划,描绘出不同时期水利发展的蓝图,为科学有序开发、利用、节约、保护水资源和防治水害奠定了扎实的规划基础。

  60年来,我国先后4次集中开展全国范围的水利规划编制工作。

  20世纪50—60年代,时值新中国成立伊始,百业待兴。根据国家江河流域治理和经济发展总体部署,全面开展了大江大河综合规划和一些主要河流河段专业规划。各流域机构及各省区市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部门相继开展了主要江河流域综合规划编制工作,先后提出了包括长江、黄河、淮河、海河、松花江、辽河、珠江等主要江河及其重要支流汉江、沂沭泗等流域的综合规划报告,七大江河控制性骨干工程规划布局在这一时期基本形成,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开展河流治理开发提供了重要的规划依据。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展了第一次全国水资源调查评价及水资源利用规划,基本查明了全国地表水资源的数量及其时空分布特点,为全国各地水资源评价、水利规划、水利化区划以及农业区划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围绕改革开放和新的经济发展战略,对江河流域综合规划进行了修订,专业和区域水利规划编制取得很大进展。集中组织编制了七大江河流域综合规划、大江大河重要支流规划和主要的专项规划。在流域综合规划和专项规划的指导下,我国主要江河得到了较为系统的治理和开发,规划中所确定的水利发展重大建设布局,经过“八五”至“十一五”4个五年计划,得到了较好实施,江河的防洪能力和供水能力显著提高。

  1998年以来,我国水利建设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水利规划的地位和作用得到明显加强,集中开展了七大流域防洪规划、第二次全国水资源调查评价和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七大江河流域综合规划修编等重大规划,以及保障城乡饮水安全、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灌区节水改造等一大批事关民生的水利专项规划,逐步形成和完善了水利规划体系,为保障国家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生态安全,提供了扎实的规划基础和依据。

  规划理念日渐提升,规划内容日臻完善

  新中国成立以来,水利规划工作走过了一段思路逐步调整,理念日渐提升,内容日臻完善的历程。

  历经4次全国性的集中修订,水利规划指导思想不断完善,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更加重视水利与经济、社会、环境相协调,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指导思想在实践中不断得以发扬光大。

  水利规划的编制过程更加开放透明,更加注重调查研究,并充分听取专家及各方面的意见。规划的技术手段也在长期的实践中日益提高。同时,水利规划的社会管理作用得以强化,逐步确立起涉水管理的控制性“红线”,严格规范和约束各项涉水活动,防止对水资源及水能资源的无序开发、过度开发,努力维护河流健康。

  近10年来的水利规划,更是将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可持续发展水利作为工作的方向和目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成为规划的核心理念。在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的编制中,突出给洪水以出路、建设节水型社会、实行主要江河水量分配、恢复和改善水体功能、充分发挥生态自我修复能力等发展思路;在流域综合规划修编中,提出要把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维护河流健康、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为规划修编的主线;在水资源综合规划修编中,更加重视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承载能力,强调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全面加强了农村饮水安全、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灌区节水改造、水利血防等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水利规划工作,一系列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的水利问题被放在规划工作的更为突出的位置。

  几度修订,水利规划成果丰硕

  经过几代水利人的积极努力、艰辛探索,水利规划工作取得丰硕成果。尤其是1998年以来,我国水利建设进入了全面、快速发展时期,水利规划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凸显,规划工作成就突出。

  近10年来,水行政主管部门集中开展了七大流域防洪规划、第二次全国水资源调查评价和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七大江河流域综合规划修编等重大规划,以及保障城乡饮水安全、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灌区节水改造、大中型水库建设、蓄滞洪区建设和管理、山洪灾害防治、中小河流治理等一大批水利建设专项规划,还有一批重要流域综合治理规划、区域水利发展规划等,近百项综合规划或专项规划相继问世,逐步形成了水法规定的全国、流域、区域三级,综合规划和专业规划两类为总体框架的水利规划体系,为保障国家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生态安全,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了扎实的规划基础和依据。

  在综合规划、专项规划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水利部还围绕水利发展战略与政策等开展了100多项专题研究。与水有关的生态补偿机制项目研究、宏观水资源配置格局与江河湖库水资源优化调配研究、以流域为单元的初始水权分配制度与方法研究、中国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状况与政策研究、西部地区水资源问题综合研究等一系列重大课题研究的开展,为制定水利发展战略与政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水利规划发挥科学指导作用,治水事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

  不管是哪一个时期,每一个水利规划的形成,都会成为一个时期整治山河的纲领性文件和行动指南。

  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在规划的指导下,全国即进行了大规模河流治理开发,修建了大量的水利水电工程。北京重要的水源地十三陵水库就是那个时期的杰作,毛泽东主席亲自参与了十三陵水库的修建。同一时期,还提出南水北调、三峡工程等宏伟构想。如今,这些闻名于世的水利工程已经或正在相关规划的指导下变为现实,取得了明显的除害兴利效益,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利投入的增加,大江大河、湖泊水库在水利规划的科学指导下,不断绘就崭新蓝图。规划对于经济、民生、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日益显现。

  1998年,长江、松花江、嫩江流域暴发了大洪水,区域内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遭受严重威胁。抗洪抢险胜利之后,七大流域防洪规划迅速得以修订,在2004年6月到2005年6月一年的时间里,我国七大流域防洪规划相继通过审查。这些规划经国务院批准后,已成为我国防洪减灾工作的重要指导性文件。

  新的《长江流域防洪规划》,对长江流域上中下游、干支流洪水治理作出了全面安排,长江中下游地区成为长江防洪规划的重点。按照规划,长江流域将逐步建成以堤防为基础,三峡工程为骨干,干支流水库、蓄滞洪区、河道整治相配合,配以水土保持等措施以及防洪非工程措施相结合构成的综合防洪体系。新的规划,解决了蓄泄矛盾,和谐了人水关系,显著提高长江防洪标准,有效规避了遇特大洪水时可能发生的毁灭性灾害,对长江流域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起到的推动作用十分明显。

  如今,在新一轮流域规划的指导下,长江干流堤防得以加固并通过验收,荆江防洪标准提高为百年一遇。堤防加固工程的设计,融入人水和谐的现代治水理念,强调综合治理,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今日的长江堤防,不仅具有防汛抗洪的功能,许多堤段已经成为景观堤、文化堤。长江堤防的武汉城区段,亲水平台、庭榭石阶随处可见,夏日的夜晚,游人如织,纳凉嬉戏,一派祥和。

  由规划带来的可喜变化在黑河流域同样可以感受。置身于黑河的尾闾东居延海岸边,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规划核心理念在眼前的景象中得到最好的诠释:曾经长期干涸甚至面临沙漠化危险的黑河流域,2000年实施水资源统一管理与调度,2001年8月国务院批复了《黑河流域近期治理规划》,在规划的指导下,干涸10年之久的东居延海重现碧波,不仅有效延缓了周边沙漠的侵蚀,还逐步改善、修复了生态、环境,水鸟、野鸭、红柳等动植物举目可见,已然奏响了动人的绿色颂歌。

  当然,类似的感人情景还出现在黄河、塔里木河……

  近些年,水利中长期规划的实施,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为重点的“民生水利”事业突飞猛进,许多重点骨干水利工程得以上马建成,长江三峡,黄河小浪底、万家寨,淮河的19项骨干工程等控制性工程相继建成,水利基础设施能力明显提高,有效保障了区域内防洪安全及社会经济发展对水的需求。

  饮水安全、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灌区节水改造等事关民生的项目分别在各自规划的指导下积极推进,中华大地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规划未来,描绘发展蓝图;科学统筹,成就治水大业。水利规划工作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人为本,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维护河流健康,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为主线。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水利规划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重点安排民生水利建设,加快推进重点水利骨干工程建设。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水利建设任务仍然艰巨,水利规划工作同样十分艰巨。但有了科学规划的指导,水利人定将描绘出更加辉煌的发展蓝图。
贾志成


  相关新闻:




  
最新更新


 
图片报道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010-6298095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京ICP备050575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