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审批具备新闻登载业务资质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06022
  首页 -> 正文


都江堰奇迹的壮美延续

2011-06-27


  公元前256年战国末期,秦国蜀郡郡守李冰在今川西平原的岷江干流上,创建了举世闻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秦人得蜀之赀,遂并天下”,都江堰也由此启动了此后2260多年运行不辍、泽被后世的光辉历史。


  李冰之后,历代治蜀者都把治理都江堰作为要务。经过历代的运行和发展,新中国成立时,灌区 面积为282万亩。新中国成立以后,为适应新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都江堰迎来了一个建设和发展高潮期。灌区先后兴建了人民渠1~5期工程,东风渠 1~4期工程,兴建了三合堰,扩建了通济堰,使整个都江堰灌溉面积迅速扩大到678万亩,浇灌了龙泉山以西全部的成都平原。1969年冬,灌区掀起“打通 龙泉山,引水灌农田”的水利建设热潮,先后在龙泉山的北、中、南端打通了三条引水隧洞,并修建了鲁班、三岔、黑龙滩、石盘、张家岩等大中型水库,使龙泉山 以东丘陵区近400万亩土地摆脱了苦旱。到上世纪80年代初,都江堰灌区面积扩大到858万余亩,同时灌区面貌也发生了根本变化。至1993年,灌区灌溉 面积达到1003万亩,为全国第一个实灌面积突破千万亩的灌区。


  时至今日,都江堰已被建设成为地跨岷江、沱江、涪江三个流域,面积2.32万平方公里,总 体规划面积1500万亩,灌溉面积惠及四川全省7市37县(市、区)1026万亩的特大型灌区。它不仅满足了成都平原和川中丘陵地区农业用水的需要,还为 灌区的生活、工业、防洪、环保、发电、水产、旅游等用水提供了综合服务。目前,都江堰灌区的保灌面积占四川全省的30%,人口占全省总数的27.5%,粮 食总产量占全省的28.3%(其中水稻产量占全省的31%),灌区工业产值占全省的44.6%,农业产值占全省的30%,全省综合经济十强县全部位于灌区 范围内,都江堰在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已经占据了不可替代的基础地位,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自秦以来,千百年的风霜雨雪早已使古巴比伦的纳尔—汉谟拉比灌溉渠系、古罗马的远距离输水道等等人类古代的水利杰作相继倾颓于历史的长河,唯有中国的都江堰完成了如此伟大的穿越,在世界水利史上谱写出了一部“膏流千古、泽被万民”的壮美传奇。



  公元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古老的都江堰在其千年沧桑中,又经历了一次剧痛!


  在那地动山摇、惊心动魄的灾难时刻,呜咽奔腾的岷江水,目睹了鱼嘴主体工程在开裂;目睹了 灌区水利工程设施在毁损;目睹了数千公里渠道在塌方;目睹了人们的家园在破碎;目睹了成千上万被夺走的鲜活生命,那里面有我们数十名水利兄弟……古堰痛 哭,江水哀鸣!曾经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都江堰灌区瞬间满目疮痍,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


  所幸!都江堰,这个有着2260多年悠久运行历史的水利工程,在千年一贯的精心管护过程中 早已形成了一套高度成熟的指挥系统,积累起了一套丰厚先进的管理经验。当所有人都还惊魂未定、一片慌乱时,都江堰水利人已经开始了有条不紊、高效协作的应 急抢险工作,从水情调度到工程抢险,从抢救伤员到后勤供给,供水、工程等各级应急抢险预案迅疾启动。最重要的情况在第一时间被掌握,最危急的险情在第一时 间得到处理,都江堰最核心、最基本的供水功能一刻也没有丧失。奔腾的岷江水义无反顾地涌入成都平原,向世人讲述着2008年夏天重创后的都江堰所经历的那 些悲伤与坚强的人与事。


  当如此残酷的自然灾害终究过去后,我们欣喜地看到,屹立在世人面前的,仍旧是那个“恩波浩渺连三楚,惠泽膏流润九垓”的都江堰!


  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水利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范围和作用正不断拓展和突出。水利不再仅 仅是农业的命脉,更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命脉。为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都江堰灌区广袤的土地上,一场以“都江堰水利现代化”建设为主要目标的水利变革已 经启动。古老的都江堰开始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新的考验,迈向未来。


  加快推进都江堰水利民主化、法制化、市场化和以节水型、安全型、文明型建设为重点,依靠体 制改革和科技创新,使都江堰在四川率先实现水利现代化,是都江堰水利建设与发展的指导思想;建设适应四川省经济、社会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标准防洪减灾体 系、水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供给体系、水环境保护体系和与市场经济接轨的可持续发展水利体系,是实施“都江堰水利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把都江堰灌区建设成为 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设施完备、管理科学、人本为先、公平团结、经济协调、文化新生、服务一流的现代化灌区,使其以一流的工作业绩为灌区水利的持续、健 康、快速发展服好务,为灌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灌区社会安定进步服好务,为四川国民经济和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服好务,是都江堰水利人工作的根本动力和最终 目标。


  岷江水穿山拍岸,逶迤而去,滋润万顷良田。都江堰水利奇迹历久弥新,继续书写着新的传奇,它必将更好地润泽大地,福泽苍生!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09年6月2日

吴萌春


  相关新闻:




  
最新更新


 
图片报道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010-62980955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京ICP备050575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