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凝心聚力 全面完成治淮19项骨干工程

2010-06-07

    “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这是千百年来,人们对淮河赞美之词的最凝练表达。

  然而,这种赞美又常常是与另一个词汇相伴而生,那就是“灾难”。

  淮河流域地处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平原广阔,地势低平,洪涝灾害频繁。

  治理淮河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党和政府就带领流域人民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治淮高潮,淮河两岸旧貌换新颜。1991年江淮大水后,国务院及时作出《关于进一步治理淮河、太湖的决定》,针对当时流域防洪工程的突出问题,决定实施治淮19项骨干工程。此后,国务院4次召开治淮会议,研究部署治淮工作。2003年10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和治淮工作会议要求把淮河治理作为近期全国水利建设的重点,加大投入,加快建设步伐,明确提出,要在2007年底之前,基本完成治淮19项骨干工程的目标。

  根据会议精神,水利部会同国家发改委等有关部门和流域四省各级党委、政府把治淮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快前期工作进度,加大投资强度,加强建设管理力度。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经过近几年的集中建设,如期完成了国务院确定的治淮19项骨干工程建设任务。

  如今,在喜迎新中国治淮60周年华诞之际,在国务院治淮会议召开前夕,盘点治淮,19项骨干工程已全面完成。其中,入江水道巩固、分淮入沂续建、洪泽湖大堤加固、包浍河初步治理、怀洪新河续建、淮河入海水道近期、汾泉河初步治理、临淮岗洪水控制、洪汝河近期治理、大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奎濉河近期治理、沙颍河近期治理、涡河近期治理等13项工程已经通过竣工验收;淮干上中游河道整治及堤防加固、防洪水库、湖洼及支流治理、治淮其他等4项工程全面完成;沂沭泗河洪水东调南下续建工程、淮干行蓄洪区安全建设2项工程基本建成。截止到2009年年底,累计完成投资456亿元。这一切告诉我们,2003年国务院治淮工作会议确定的加快治淮建设目标已按期实现。党中央、国务院加快治淮的重大决策,经过治淮人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的奋进,已经变为现实。

  大河滔滔,长堤巍巍。尽管治淮仍然任重道远,但治淮19项骨干工程的按期全面完成,既是半个多世纪治淮事业的里程碑,也必将是新时期治淮事业发展的新起点。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0年6月7日

作者:唐伟
SRC-68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