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治淮——我们风雨兼程六十载
江苏省徐州市水务局局长 冯正刚

2010-10-22

  徐州古称彭城,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因凭借黄河、京杭运河和境内淮、沂、沭、泗等水系可通达苏皖浙、鲁豫冀等省,素有“五省通衢”之称。新中国成立后的60年中,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全市人民发扬坚持不懈、艰苦奋斗、团结协作、奋发图强的精神,开展了一轮轮大规模治水运动,一幅长长的治水画卷在淮海大地展开。

  积极探索治淮方略  掀起水利建设热潮

  上世纪50年代初至60年代中期,以“导沂整沭”工程为中心,以减轻洪涝灾害、恢复生产为目标,开挖河道,束堤归洪,兴建山区水库,开展机电排灌和河网化工程建设。1949—1953年,先后开挖新沭河、新沂河,整治大沙河,疏浚沂河。这些工程的完成,初步改变了沂沭洪水遍地流的局面,打开了沂沭洪水新的入海出路。1954年,制定了巩固防洪、积极除涝的治水方针,积极开展小型水库、洼地圩田等建设治理试点和区域性河道疏浚整治,先后整治疏浚了复新河、郑吉河、鹿口河、房亭河、彭河、剑秋河等区域性河道,整修了中运河、沂河堤防。这些工程的实施,不仅为下一步全面进行蓄水灌溉工程和排涝降渍工程建设总结了经验,而且在平原区的河网化建设、山区水土保持、洼地除涝降渍、高亢地打井灌溉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1957年汛期特大洪水后,徐州市水利部门提出了提高拦蓄洪水能力、扩大洪水出路的目标,以修筑堤防、扩挖河道、建库建闸、河网化建设为主要内容,全面修订水利规划,掀起了大干水利的热潮。1958—1960年,南四湖湖西大堤加固、邳苍分洪道筑堤、京杭运河不牢河段治理及数十座中小型水库工程相继开工建设,同时开挖了徐沛运河、徐丰运河、徐埒运河等,大中型工程和河网化工程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全面展开。进入60年代,徐州市水利部门提出了立足自排、辅以机排、调整水系、加强配套的治水方针,继续加固南四湖湖西大堤、中运河堤防,开挖湖西顺堤河、运西邳洪河等部分边界河道,续建机电排灌站,低洼易涝地区的治理上了一个新台阶。经过新中国成立后十几年的努力,沂沭河的入海通道全线贯通,徐州境内防洪工程框架基本形成,区域性除涝工程、田间配套工程具备了一定基础。

  提高堤防防洪标准  改善市区供水条件

  进入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旱改水为中心,以改土治水,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建设稳产高产、旱涝保收田为目标的水利建设开始实施。1972年,按照国家批准的沂沭泗防洪建设规划,开始实施沂沭河洪水东调工程,至1981年共完成土方5000万立方米,开挖河道中泓长31公里,加固堤防78公里,并建成一批配套闸站。这些工程的实施,为扩大沂沭河洪水东调工程打下了基础。1976年徐洪河调水工程开工,1979年共完成土方2370万立方米。1977年,徐州实施治水改土工程,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进行沟渠田林路统一规划,桥涵闸站井全面配套,推动了农田水利向高层次发展。1983年按三级航道标准续建疏浚了京杭运河不牢河段,并利用江淮水北调到骆马湖的条件,建成流量各50立方米每秒的刘山、解台抽水站,为调度骆马湖水源西送创造了条件,大大改变了徐州境内用水格局。1985年实施了市区丁万河分洪、调水工程,实现了分泄废黄河洪水50~80立方米每秒、调水10立方米每秒的目标,提高了市区段废黄河防洪标准,改善了市区供水条件和水环境。
  上世纪90年代以防洪保安全、扩大水资源为中心,以巩固完善工程体系、提高工程标准、加强经营管理为目标,全面实施沂沭泗洪水东调南下工程、江淮水北调西送工程、城市防洪工程、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全市水利工作进入改革发展新阶段。1990年徐洪河续建工程开工,疏浚了房亭河,开挖了废黄河魏工、白马河分洪道,实现了洪泽湖水直接调引至徐州市区的愿望,形成了江淮水北调徐州境内的第二条输水线。在此基础上,1995年冬季,疏浚扩挖郑吉河及南北支河,进一步提高了“东水西送”能力,大大改善了西部地区用水条件。1994年4月,中运河扩挖工程正式开工。1995—2000年,相继完成境内沂河、沭河、邳苍分洪道、中运河、微山湖湖西大堤的复堤加固险工整治工程,并结合湖西大堤复堤取土疏浚了顺堤河。在提高流域性河湖工程标准的同时,黄墩湖滞洪区滞洪保安设施建设列入了国家基本建设计划,建成了规模为2000立方米每秒的滞洪闸及撤退道路31条;避洪楼1784幢,避洪面积达20万平方米,为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创造了条件。全市流域性河湖堤防防洪标准由不足10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主城区防洪标准由2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县城防洪标准提高到20年一遇~50年一遇,徐州境内江淮水北调工程体系全面形成,洪泽湖、骆马湖、微山湖三湖贯通,江淮沂泗水互济的愿望已变成现实,供水保证率和水资源优化配置达到新水平。

  加强水利基础建设  促进民生水利发展

  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十一五”时期,徐州水利建设高潮迭起,水利改革进一步深化,安全水利、资源水利、环境水利、民生水利协调发展。2006年以来全市累计完成水利投资近70亿元,不仅使水利基础设施得到加强,而且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条件改善和生态环境修复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一是把水利建设与提高防洪排涝能力、发挥安全保障作用结合起来。加大重点工程建设力度,基本完成了沂沭邳、中运河骆马湖治理主体工程建设任务,流域性骨干工程防洪标准由不足2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并相继完成南水北调刘山、解台、蔺家坝泵站工程的建设任务。近年,全市全力抓好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省水利厅累计批复59座水库加固,其中6座通过竣工验收,39座通过水下工程验收,水闸通过水利部审核50座。二是把水利建设与改善水生态环境、发挥环境保障作用结合起来,改善城市水环境,提升城市品位,扎实推进城市水利建设。实施奎河水环境综合整治,贯通运河、故黄河、奎河,将主城区纳污河道变为景观河道。打造云龙湖水景观,展示出徐州的良好形象,实施大龙湖、九里湖、金龙湖、大坝湖综合整治,提升了城市品位。总投资1亿元的4条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在全省率先开工,目前已基本完成。三是把水利建设与改善群众生活质量、提升民生幸福指数结合起来。积极解决农村饮水问题,投资15.5亿元,已解决220万人的饮水困难问题。“十一五”时期,全市农村河道疏浚年年均超额完成任务,累计疏浚县乡河道近6000公里,整治村庄河塘1.6万条(个),实现了由水旱水涝到水利、水脏水浑到水清、水塘水域到水景的根本转变。

   今年年初,徐州市委、市政府明确由水利部门对涉水事务进行统一管理,增加水利工程移民工作职责,并划入原市政公用局供水、排水、污水处理管理职责。8月19日,徐州市水务局正式揭牌成立,翻开了水务一体化管理新的一页。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水务局转变思路,着力拓展水利综合服务功能。

   一是全力保障市区供水安全。针对全市供水紧张问题,水务局把保障市区供水安全作为头等大事来抓。3—6月完成三环路管网的对接工程,市区供水压力平均提高2.5米。刘湾水厂日供水量由过去11万吨提高到15万吨,新河水厂应急工程5眼水源井全部建成,并实现联网供水,供水安全保障能力全面提高。二是切实做好城市排水工作。通过成立城市排水闸站管理所、城市排水管网管理所及不断加大投入力度等措施,保证城市排水沟管畅通,设备运转良好。三是全面推进治污工程建设。市区已建成污水处理厂4座,在建6座,计划明年年初全部投入运行,届时日处理能力将达到49.5万吨。另外,水务局着力打造水务建设投融资平台,成立了新水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累计完成融资6000万元,同时积极学习外地管理经验和治污技术,不断拓宽合作渠道,有力地推进全市污水一体化治理,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建立科学管理体系  构建和谐发展社会

  治淮60年来,徐州水利建设在国家、省和淮委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巨大成就。

  一是有力支撑和保障了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6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市经济快速发展,水利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以及生态与环境的改善都发挥了巨大作用。事实表明,兴修水利,除害兴利,在国民经济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水利不仅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物质基础。二是有效减轻了水旱洪涝灾害。徐州市是一个水旱洪涝灾害频繁的地区。新中国成立后,按照“蓄泄兼筹”和“除害与兴利相结合”的方针,对易涝区和主要河流进行治理,加强防洪抗旱工程建设和减灾体系建设,全市整体防洪和抗旱能力明显提高。依靠历年兴建的水利工程和群众性抗灾斗争,先后战胜了1957年、1974年、1994年沂沭泗流域大洪水,1963年的大涝和1966年、1978年、1988年、1999年的特大干旱,确保了国民经济的稳定与快速发展。特别是“十一五”时期,按照从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从单一抗旱向全面抗旱转变的要求,科学管水,主动预防,科学抢险,逐步提高对水旱洪涝灾害的防控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了水旱洪涝灾害对整个国民经济以及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三是农田水利建设提升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徐州市是农业大市,60年来,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初步建成较为完善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从根本上改变了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据统计,全市共新建河湖堤防5000余公里,建成中小型水库74座,大中型水闸82座,小沟级以上配套建筑物16万余座,建成万亩以上灌区25处。农田灌溉面积从无到有,从低标准到高标准,有效灌溉面积累计达到45.4万公顷,占耕地的75.3%。水稻面积稳定在20万公顷。通过治理,建成稳产高产高标准农田40万公顷,治理改造盐碱地8万公顷。水利工程设施的建设,也大大促进了工业、电力、航运、道路交通及城镇建设的发展,到2009年,全市GDP总量达到2220亿元,财政总收入由1952年的0.3亿元增加到468亿元。水利已真正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产业。

   总之,治淮60年是全市人民在党和政府领导下,艰苦奋斗的60年,是开源节流、兴利除害、为民造福的60年。治水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斗争,徐州水利人将继续发扬艰苦奋斗、努力拼搏的精神,与时俱进,深化改革,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树立人水和谐新理念,践行新时期治水新思路,不断开拓水利发展新空间。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0年10月22日

作者:冯正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