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艰苦创业铸不朽丰碑 团结奉献谱和谐乐章
山东省淮河流域水利管理局

2010-10-22

  风雨兼程,春华秋实。在新中国治淮迎来六十年之际,山东省淮河流域水利管理局一代又一代治淮人也用勤劳和汗水书写了47个治淮春秋。近半个世纪以来,在淮委和山东省委、省政府以及省水利厅的领导下,山东省淮河流域水利管理局人和流域人民一起践行蓄泄兼筹、人水和谐的治水理念,艰苦奋斗,励精图治,开山劈石,挖河筑堤,修库建坝,在齐鲁大地上铸就了一座座治淮丰碑,在山东治淮史上留下了浓重一笔。

  忆往昔  治淮征途显身手,成效卓著

  “善治国者,必善治水。”山东省淮河流域是山东的水旱灾害多发区,洪涝灾害重灾区,是著名的“洪水走廊”。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治淮工作,针对历史上黄河多次夺泗夺淮,沂沭泗河道淤积、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实际,当解放战争的硝烟还未完全散去时,山东就开始了规模宏大的“导沭整沂”工程。在1950年党中央、政务院作出《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后和1951年毛泽东主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下,山东又开辟了治理南四湖的战场,从此拉开了大规模治淮的序幕。弹指间沧桑巨变,经过60年的不懈努力,山东治淮坚持兴水利,除水害,惠民生,治淮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流域内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由水库、河道堤防、湖泊、控制性枢纽工程等组成的防洪减灾体系,基本建成了比较可靠的水资源保障体系,使山东淮河流域彻底告别了“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局面,为保障城乡生活用水,促进工农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保证社会安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出了重要贡献。
  山东治淮取得的重大成就和流域发生的深刻变化与山东省淮河流域水利管理局几代治淮人的艰苦创业、孜孜追求、团结奉献密不可分。1963年12月,山东省淮河流域水利管理局的前身——山东省南四湖流域治理工程局由省政府批准成立。从此,一代代淮河局人同流域人民一起,本着“蓄泄兼筹,以达根治之目的”的治淮方针,按照山东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在山东省水利厅的直接领导下,满怀豪情,跋山涉水,风餐露宿,踏遍了山东淮河流域的每一片热土,以扎实的技术功底、严谨的科学态度、超常的胆略气魄、顽强的意志品德,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攻克了一个个复杂的技术难题,完成了一个个彪炳史册的规划设计,建成了一座座宏伟的水利工程。40多年来,山东省淮河流域水利管理局先后完成了南四湖流域治理、南四湖湖西地区防洪除涝、梁济运河治理、泗河流域综合治理、山东省淮河流域重点平原洼地除涝治理、山东淮河流域综合规划、山东省淮河流域暨山东半岛重点地区中小河流近期治理建设等10多项大型水利规划,为山东治淮和流域综合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完成了南四湖治理,南四湖二级坝枢纽二、三、四节制闸,南四湖二级坝下东股引河、西股引河,南四湖湖内和流域内主要骨干河道东鱼河、洙赵新河、梁济运河治理以及山东淮河流域重点平原洼地世行项目等40多项大中型水利工程的可研、初设和施工图设计,满足了治淮工程建设需要;直接组织了洙赵新河、东鱼河、梁济运河治理,韩庄运河枢纽节制闸闸上喇叭口河道扩大,南四湖湖东、西股引河开挖,南四湖湖区庄台、湖内清障行洪和东调南下续建等工程的建设管理工作,累计完成投资60多亿元。这些治淮工程完工后,成了山东淮河流域防洪减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搞好治淮工程建设的同时,山东省淮河流域水利管理局还认真履行抗旱防汛职责,为流域抗旱和确保安全度汛发挥了重要作用。每年都按照“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狠抓措施落实,认真进行工程巡查,严格防汛值班,确保通信畅通。根据洙赵新河、东鱼河、梁济运河等主要骨干河道和南四湖湖堤工情、社情变化进行修改完善防洪预案。为适应防汛抢险的需要,适时成立了山东省第一家防汛抢险机动队,成功研制了获得国家专利的打桩机和抛石铅丝笼,并在东平湖、东明县黄河滩区和大汶河等地的抗洪抢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南四湖及周边地区发生百年不遇的大旱之年,在省水利厅的领导下,山东省淮河流域水利管理局在最短的时间内拿出了引江补湖应急调水方案,在淮委协调下,通过山东、江苏两省的共同努力,成功实现了长江水与黄河水在南四湖的第一次握手,为化解南四湖因干旱带来的生态危机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近年,山东省淮河流域水利管理局还着眼于未来治淮和流域水利事业发展的需要,认真抓好事关流域全局的重大水利课题研究,先后启动了南四湖流域健康生命系统维持、沂沭河洪水资源利用、跨市重点河道水资源管理体制研究等课题,并取得初步成果;与此同时,通过参加边界水事调处和参与全省农村通自来水督察、全省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督导、小农水重点县建设督导等工作,较好地发挥了流域机构的协调作用,为今后更好地做好进一步治淮和流域水利管理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半个世纪风雨历程,几代人励精图治,四十余载春华秋实,山东治淮人在探索中前行,在实践中成熟,在发展中壮大,在奋进中成长。伴随着治淮事业蓬勃发展的步伐,山东省淮河流域水利管理局的自身建设也不断得到加强,机关的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实现了自动化办公,机关工作日趋规范,工作质量和效率大幅度提高,在档案、信息、人事、财务、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均走在全省水利系统的前列,连续8年保持着山东省级文明单位称号,先后获得全国水利系统人事工作先进集体及全省抗洪抢险、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等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展未来  流域管理担重任,任重道远

  为适应不同时期治淮和流域水利事业发展的需要,山东省淮河流域水利管理局先后经历了山东省南四湖流域治理工程局、山东省治淮南四湖流域工程指挥部、山东省淮河流域工程局和山东省淮河流域水利管理局等发展阶段。单位名称的变化一方面体现了山东省委、省政府对治淮工作和流域水利管理工作的重视以及认识上的不断深化,同时也反映了单位职能的深刻转变,单位职能已经由过去单一从事治淮工程建设管理发展到作为省水利厅的派出流域管理机构在流域内行使水行政主管职责。回首47年的奋斗历程,山东淮河局人倍感欣慰和自豪,展望未来,深感任重而道远。虽然山东淮河流域经过60年的不断治理,防洪能力和水资源保障能力都得到显著提高,但是流域内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水利提出了更高要求,迫切要求流域水利提供更加安全的防洪保障、更加安全的水资源保障和更加和谐的水环境、水生态。尤其是国务院对进一步治淮工作作出部署和山东省水利厅党组提出的加快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治水新思路都对流域水利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今后,山东省淮河流域水利管理局将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将“旱涝兼治,人水和谐”的发展要求与山东省淮河流域治理开发的实际结合起来,认真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遵循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并重、防洪抗旱并举的原则,紧紧围绕流域防洪安全体系建设、水资源保障体系建设和能力建设,以保障流域防洪安全,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维系优良生态为目标,通过完善流域规划、加强工程建设管理和水行政执法等手段,充分发挥流域管理机构的宏观管理和综合协调作用,为流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
  第一,继续推进治淮工程建设,加快构建更为完善的防洪除涝减灾体系。在全面做好东调南下续建工程尾工建设管理工作,争取尽快全面完工的基础上,认真按照水利部对进一步治淮工作的部署,积极推进流域骨干河道堤防达标和重要支流治理,加快实施重点平原洼地治理除涝工程。同时,积极加快推进南四湖湖东滞洪区建设,加大对中小河流治理力度,加强洪水调度管理和洪水风险管理,全面构建完善的流域防洪除涝减灾体系。
  第二,做好流域水利管理各项基础工作,认真落实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推进流域水资源保障体系建设。积极发挥好省级流域机构的宏观管理和综合协调职责,从流域的角度,更好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一是抓好规划和前期工作,在质量和进度上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二是严格水资源管理,认真按照山东省水利厅关于建立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要求,做好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水量分配监管以及保护、节约等管理工作。以南水北调工程为依托,加强局域水网建设与骨干水网配套,使骨干水网与流域水网同步发挥效益。进一步加大南四湖管理保护力度,促进南四湖健康和可持续利用。三是在构筑流域防洪安全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防汛工作,不断改进防汛抢险手段,提高防汛抢险能力。四是抓好执法能力的提高,积极发挥好流域水政监察支队作用,认真做好边界水事纠纷调处工作。五是抓好流域信息化建设,加快信息共享进程,为更好地服务领导决策提供条件。
  第三,加强自身建设,增强为流域服务的能力,保障流域水利管理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在队伍建设上,坚持以提高员工队伍整体素质和工作能力为目标,适时引进高层次人才,提高现有人才的能力和水平,继续深入开展“以处室为基础、以科室为单元”职工能力建设,不断提高队伍的综合素质,以适应新形势下流域管理任务的要求。不断深化改革,理顺管理机制,健全规章制度,增强内部活力,扎实开展各项工作。不断创新管理理念和工作思路,完善流域管理手段,坚持用先进的理念武装头脑,并力争体现在规划设计思路、工程建管模式、防汛理念与手段等具体的工作中,真正为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六十年的艰苦奋斗翻开了山东治淮的崭新一页,在新的起点和未来的征程中,山东省淮河流域水利管理局将在省委、省政府和省水利厅的领导下,紧紧依靠流域各级水利部门的共同努力,发扬山东治淮人“团结、拼搏、奉献、进取”精神,努力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新思路,求真务实,锐意创新,扎实工作,不断谱写山东治淮事业发展的新篇章,为流域的科学和谐发展、为山东的经济文化强省建设作出新贡献。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0年10月22日

作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