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科学的决策 伟大的实践——江苏治淮60年回顾与展望
江苏省水利厅厅长 吕振霖

2010-10-22

  江苏地处淮河流域下游,境内淮河流域面积6.53万平方公里,占全流域面积的24.46%,占全省面积的63.65%,是淮河入江入海的“洪水走廊”。从黄河夺淮到新中国成立前的几百年间,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是这一地区恶劣生产生活环境的真实写照。经过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持续治理,如今江苏淮河流域的面貌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较高标准的防洪减灾和水资源保障工程体系已经建立,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工业化和城市化加快推进,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小康生活目标基本实现……治淮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

  一、历史回顾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淮河下游地区的人民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不断完善治淮思路,优化治淮规划,创新治淮实践,坚持不懈地推进淮河水利综合治理。江苏治淮60年,是科学治水的伟大决策和伟大实践的60年。

   上世纪50年代,以大规模治理淮河洪水为起点,开创了江苏治淮事业的新纪元。1949年夏天,江苏遭遇全省性的持续暴雨和洪涝灾害,尤以淮河和沂沭泗流域为甚。刚刚获得解放的淮北人民在新建立的人民政府领导下,全力投入了以“导沂整沭”为重点的治淮水利建设。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就相继建成了新沂河、苏北灌溉总渠、三河闸等一批治淮骨干工程和一批主要堤防、水库工程,具备了防洪挡潮的初步条件,有效改变了淮河洪水泛滥危害的局面。
  60年代,江苏在继续治理淮河流域洪水的同时,逐步转入治理区域涝水灾害。重点围绕建设梯级河网化目标,开挖、整治了一大批区域灌排河道,兴建了大量调蓄水库,形成了各区域相对独立的灌排调蓄水系,增强了防洪减灾能力。同时,针对淮北地区长年干旱少雨的气候特点,围绕“扎根长江、江水北调、淮水北送”的治理思路,开始规划实施跨流域调水的伟大工程,完成了淮沭新河工程开挖,启动了江都水利枢纽等一批大中型提水泵站和控制工程建设。

   70年代,在全国北方地区农业会议的推动下,江苏围绕建设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田,全面掀起了以治水改土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建设高潮。此间,经过多年的持续努力,江水北调、淮水北送工程系统基本建成,江淮沂沭泗水系初步实现了互连互通、互济互调。

   80年代,虽然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发生了重大调整,但是江苏治淮的步伐不停,力度不减。在淮河流域继续实施了一大批重点区域治理骨干工程,大力推进以中低产田改造为主要任务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江苏淮河流域的水利基础保障能力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90年代,以1991年国务院作出《关于进一步治理淮河和太湖的决定》为标志,治淮进入了新一轮建设高潮。国务院确定的19项治淮骨干工程在江苏境内的“老三项”(入江水道加固、分淮入沂、洪泽湖大堤加固)工程、沂沭泗河洪水东调南下一期工程、怀洪新河治理工程、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奎濉河治理工程以及湖洼及支流治理、行蓄洪区安全建设等工程全面开工建设,特别是规划已久的淮河入海水道近期工程正式开工建设。为促进沿海地区发展和滩涂开发,江苏还自筹资金实施了泰州引江河、通榆河、泰东河等一批重大水源工程,江苏的治淮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2000年以来,特别是2003年淮河大水后,国务院再次作出加快淮河治理的重大决策部署,治淮的力度进一步加大。淮河入海水道近期工程、沂沭泗河洪水东调南下续建工程以及2003年淮河大水后实施的灾后重建工程等淮河治理主要工程任务全面完成,较高标准的流域防灾减灾工程体系基本形成,并在抗御流域和区域洪涝灾害中发挥巨大效益。与此同时,城市防洪工程、城乡河道整治工程、饮水安全工程、灌区改造工程、圩区治理工程、山丘区水源工程以及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等民生水利建设迅速发展,城乡人民生产生活条件极大改善。

  二、辉煌成就

  60年来,江苏治淮工程累计投入资金429亿元,群众劳务积累200多亿元,开挖土石方79亿立方米,建成4630公里流域性骨干堤防,修建各类水库402座,建设282座大中型水闸、166座大中型灌排泵站,江苏淮河流域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防洪、挡潮、除涝、灌溉、调水工程体系。建成了较高标准的防洪减灾工程体系。经过60年坚持不懈的治理,已经形成了由洪泽湖调蓄淮河上中游洪水,经入江水道、入海水道、分淮入沂、灌溉总渠4条通道分泄洪水入江入海,由骆马湖、石梁河水库调蓄沂沭泗河上游洪水,并经新沂河、新沭河、中运河分泄入海入江的流域性防洪工程体系。淮河下游的泄洪能力已从解放初期的不足8000立方米每秒提高到18270立方米每秒,流域性主要水利工程的防洪标准达到100年一遇;曾经洪水到处泛滥成灾的淮河终于得以归槽东流入江海。60年来,依托建成的水利工程体系,江苏淮河流域先后战胜了22个洪涝灾害年、16个干旱灾害年、22个旱涝交错年,实现减免灾效益达1623亿元,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建成了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农田水利工程体系。60年来,江苏根据不同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要求,坚持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重点,积极实施沟渠田林路综合治理,桥涵闸站井系统配套,推进水系河网化、农田标准化、圩区治理、灌区改造、山丘区水源工程建设,不断完善提升能灌、能排、能挡、能降、能蓄、能控的河湖沟渠水系。大规模、高强度、持续推进的水利建设,为淮河下游“旱改水”、里下河地区“沤改旱”耕作制度的历史性变革提供了基础保障,实现了这一地区农业生产水平的重大突破,成为江苏最为重要的米粮仓,改变了江苏“南粮北运”的历史。60年来,江苏淮河流域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514平方公里,建成旱涝保收田3207万亩,有效灌溉面积3828万亩。

   建成了跨流域调度的水资源工程体系。针对淮河下游既易涝又易旱的地域特点,按照防洪抗旱并举、除害兴利并重的思路,在治理洪涝灾害的同时,坚持统筹兼顾、综合治理,加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早在上世纪50年代初期,江苏就开始规划建设淮水北调工程,以洪泽湖为起点,经中运河、徐洪河、淮沭新河、蔷薇河,经骆马湖调节,送水微山湖和石梁河水库。鉴于淮水可用不可靠的实际,又提出了扎根长江实施“引江济淮”和“江水东引”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思路,先后建成了以江都水利枢纽为龙头,沿京杭运河,经9个梯级16座大中型泵站翻水北送的“江水北调”工程体系;以高港枢纽为龙头,开挖泰州引江河、新通扬运河、泰东河和通榆河,建成“江水东引”工程体系。这两大调水工程体系的建成,实现了长江与淮河和沂沭泗水系的互连互通、互调互济,大大提高了淮河下游地区水资源的有效保障能力。江都水利枢纽1961年以来已累计引江水2146亿立方米,抽排涝水331亿立方米;高港枢纽1999年建成以来,累计引江送水200多亿立方米,抽排涝水22亿立方米。

   建成了水利工程科学调度、安全运行的管理体系。为充分发挥水利工程体系的整体工程效益,江苏坚持以信息化技术为重点,全面实施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系统改造。基本建成水利工程统一调度、联合运行管理系统,实现自动化管理和远程控制,大大提高了水利工程的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基本建成了防汛指挥科学决策、有序指挥的系统,通过利用现代通信、计算机、水文模拟分析等现代技术,实现了信息采集传输的自动化,对洪涝等灾害进行科学预测预报和评估,大大提高了调度决策的科学性、时效性;基本建成水利工程管理规范化、标准化技术规范,实现河道、水库、堤防、岸线、水域资源和水闸、泵站等水工程的科学管理,大大提高了水利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可以说,江苏治淮的伟大成就,是60年来江苏治水事业的缩影,也是新中国治淮伟业的重要见证。

  三、基本经验

  江苏治淮60年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令人欢欣鼓舞;江苏治淮60年所积累的基本经验,是新一轮治淮的宝贵财富。

  党和政府的领导,是60年治淮发展的主要保证。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淮河治理工作。新中国成立之初,党和国家就把治淮事业放在新中国建设全局的突出位置,毛泽东主席发出了“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国务院先后9次召开治淮工作会议,对淮河治理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江苏历届省委、省政府把治淮事业作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任务,团结带领全省人民坚持不懈地治理淮河。60年来,无论是在农业经济时代,还是在今天工业化、城市化大发展的时代,江苏的治淮步伐从未停顿,力度不断加大。投资巨大的江水北调工程体系建设,就是起步于国家三年严重困难期间,并在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困难时期全面建成的。1991年江淮大水后,江苏省委、省政府再把治淮作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课题,制定加快治淮建设的实施方案,出台了收取防洪保安资金等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有力推动了治淮事业的加快发展。

   科学规划的引领,是60年治淮发展的主要特征。规划是科学治水的基础,也是水利建设的龙头。江苏治淮60年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一条基本的经验,就是得益于科学规划的引领。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江苏就组织水利专家和技术力量,集中研究淮河下游综合治理规划,并针对流域上中游洪水肆虐泛滥的实际,按照“蓄泄兼筹、以泄为主”的治理思路,提出了以加固洪泽湖大堤、扩大淮河洪水入江入海出路为重点的规划体系。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随着洪水危害逐步得到有效控制,又围绕淮北地区长年降雨偏少、干旱灾害严重的问题,提出了“江水北调、淮水北送”的伟大设想。80年代后,随着江苏沿海滩涂开发、建设海上苏东的发展战略,又提出了“江水东引”的治理规划。进入新世纪,针对淮河下游地区大规模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又按照城乡水利统筹发展,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综合治理的思路,进一步修订淮河下游水利综合规划。始终坚持把经济社会的发展规律与水的自然规律有机结合起来,坚持与时俱进的治水思路和统筹兼顾的规划布局,是江苏60年治淮取得辉煌成就的重要特征。

  坚持改革的创新,是60年治淮发展的主要动力。60年的治淮实践,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体制转变。无论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还是在市场经济时代,治淮建设坚持不断创新政策,创新机制,为加快治淮建设提供了有效的体制和政策保障。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经济比较困难的条件下,江苏通过实行“以工代赈”政策,组织人民群众投入大规模的治淮建设;在区域治理和农田水利建设中,积极利用“两工”政策,实现对治淮投入的稳定增长;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加大各级政府对治淮建设的投入,江苏又先后出台了省级防洪保安资金、农业重点发展资金、水资源费、南水北调基金和水利建设基金等政策,保证了治淮建设投入的持续增长。近几年,各地又根据城市水利和农村水利工程的不同类型,坚持在政府主导下,积极运用市场机制拓展水利融资渠道,实现了治淮建设从主要依靠农民筹资筹劳到以政府投资为主导、市场融资和受益群众筹资为补充的多元投入保障机制。

   人民群众的参与,是60年治淮发展的主要力量。江苏60年的治淮历史,就是淮河流域的人民群众不断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历史。特别是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70年代国家经济比较困难的时期,淮河流域的人民群众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靠肩挑、手挖的简单劳动方式,完成了一大批骨干水利工程建设。在国家改革开放时期,淮河地区的人民群众仍然通过“两工”政策,实施了一批流域和区域重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进入新世纪以后,虽然各级政府加大了对治淮建设的投入,但人民群众仍然以筹资筹劳的方式,为治淮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四、发展展望

  60年来的江苏治淮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为淮河流域的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站在新的起点上,对照“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美好江苏”的宏伟目标和实施沿海开发、苏北振兴等一系列重大发展战略的新要求,治淮事业仍然任重道远。我们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在系统总结60年治淮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思路,创新实践,再铸新一轮治淮事业发展的新辉煌。

  基本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新思路,按照“确立一个理念(即以人为本、人水和谐的治水理念)、把握两个规律(即水的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实行三个统筹(即统筹城乡水利共同发展,统筹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综合治理,统筹工程性措施与非工程性措施的协调推进)、突出四大任务(即安全水利、资源水利、环境水利、民生水利)”的治理方略,以新一轮治淮建设为动力,加快江苏水利现代化建设,为“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美好江苏”提供更好的水利基础保障。

  主要目标:通过新一轮治淮建设,基本建成流域与区域相互配套的现代化防洪减灾工程体系,实现从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和利用洪水转变;基本建成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相协调的水资源保障体系,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目标;基本建成河湖生命健康、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地下水超采有效控制的保护体系,实现水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基本建成信息化、智能化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体系,实现水利工程运行调度系统化、自动化、精准化;基本建成精简效能的水行政管理体系,实现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提高提供便捷、优质、高效的水利管理和服务。

   重点任务:围绕安全水利、资源水利、环境水利和民生水利四大任务,江苏新一轮淮河治理的重点任务,即通过实施治淮“老三项”、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行蓄洪区安全建设、重点洼地治理工程和城市防洪工程,基本满足淮河下游地区防洪减灾安全保障需求;通过实施南水北调一期工程、沿海水利骨干工程建设,基本满足淮北和沿海地区大规模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对水资源的增长需求;通过实施跨流域调水的“清水通道”工程和河湖生态保护工程建设,基本满足城乡供水安全保障需求;基本建成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和智能化调度,实现淮河下游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现代化建设。

   保障措施:一是抓紧前期工作。根据国务院提出的新一轮治淮工作任务和水利部的具体部署要求,认真制定江苏的实施方案,集中加强前期工作,明确各个重点项目前期工作的时间节点和质量要求,加强组织协调,保证进度和质量,为加快新一轮治淮建设提供前期工作保证。二是创新投入机制。在国家和各级政府加大对治淮投资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治淮投入机制,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和市场机制以及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积极性,为新一轮治淮建设提供投入保障。三是加强水利管理。进一步加强河湖管理与保护,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加强河湖水域等资源管理和岸线开发利用的监督,研究建立河湖水域占用补偿制度;加强水库的安全管理,确保水库的安全运行和效益的充分发挥;深化水管体制改革,提高公共财政对公益性水利工程的保障水平,保证水利工程的完好和安全运行。四是坚持团结治水。我们将继续发扬团结治水的精神,加强与流域兄弟省市的沟通协调,顾全大局,密切配合,共同完成新一轮治淮的伟大历史使命。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0年10月22日

作者:吕振霖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