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泽被江淮的伟业——安徽治淮60年综述

2010-10-22

  安徽省地处淮河中游,境内淮河干流全长431公里,流域面积6.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3750万人,耕地面积4334万亩,分别约占全省的46%、60%、70%。淮河流域在安徽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治理好淮河,一直是全省特别是淮河流域人民的强烈愿望,也是历届党委、政府为之奋斗的目标之一。

  蓄泄兼筹  六十年治淮不辍

  早在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就作出了《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确定了“蓄泄兼筹”的治淮方针。1951年,毛泽东主席发出了“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掀起了新中国第一次治淮高潮。安徽先后兴建大别山区五大水库,开辟濛洼等22处沿淮行蓄洪区,加高加固淮河堤防,整治干支流河道,开挖茨淮新河、新汴河等人工新河,建设了一大批闸站工程。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对治淮建设及时作出新的部署。按照1981年、1985年国务院两次治淮会议安排,安徽继续进行淮河干流河道整治,实施扩大中游行洪通道工程,加快沿淮行蓄洪区的内部安全设施建设,并实行一系列特殊的扶持政策,初步改善了行蓄洪区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1991年淮河大水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作出了进一步治理淮河的决定。国务院治淮会议确定在淮河流域四省兴建19项治淮骨干工程,涉及安徽的有14项,分别是:淮河干流道整治及堤防加固工程、怀洪新河工程、包浍河治理、行蓄洪区安全建设、湖洼地及支流治理、高邮湖大堤加固、临淮岗工程、汾泉河治理、奎濉河治理、洪汝河治理、涡河治理、白莲崖水库、沙颍河治理和其他工程。
  2002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水利部《关于加强淮河流域2001—2010年防洪建设的若干意见》,又新增了7项工程,其中涉及安徽的有5项,即淮河流域行蓄洪区调整、城市防洪、一般堤防达标及河道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平原洼地排涝工程建设等。
  2003年淮河大水之后,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作出了加快淮河治理步伐的重大决策。10月28日,国务院专门召开治淮工作会议,对此后5年治淮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按照国务院治淮工作会议的部署,在2007年年底之前,基本完成原定2010年完成的治淮14项骨干工程。同时,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积极推进行蓄洪区调整、重点平原洼地排涝工程建设和淮干一般堤防达标建设。经过努力,使淮河流域能够防御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大流域性洪水,基本解决低标准行蓄洪区群众防洪安全和除涝问题,并使平原洼地除涝能力进一步提高;防汛调度更为科学、灵活、合理,基本建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流域防洪除涝体系;在加强防洪建设的同时,统筹搞好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努力实现洪水资源化。
  60年来,安徽人民认真贯彻“蓄泄兼筹”的治淮方针,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淮河进行了大规模的治理,初步建成了功能比较齐全的防洪、灌溉、除涝工程体系,并在历年抗御水旱灾害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显著。特别是1991年以来兴建的治淮工程,有效地扩大了淮河干流排洪通道,缓和了运用行蓄洪区的矛盾,提高了淮河的防洪能力。2003年、2007年淮河防汛抗洪斗争的胜利,充分展现了治淮工程的重要作用和巨大效益,再次证明了“蓄泄兼筹”的治淮方针是完全正确的,治淮的总体布局和规划是科学合理的,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下去。

  合力攻坚  十四项工程告竣

  2003年的国庆节,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是在安徽淮河王家坝度过的。这一天,他特别强调了淮河治理,要求加快治淮进度。
  在此5天前的9月26日,令人瞩目的“千里淮河第一闸”——淮河王家坝闸启动了除险加固工程。安徽省新一轮治淮高潮已然拉开了序幕。3天后,包括省委书记、省长、省政协主席在内的16位省级党政军领导参加了在合肥市召开的安徽省治淮工作会议。这是一场举全省之力开展治淮工作的总动员!
  安徽省委、省政府提出了“确保治淮工程前期工作到位,确保施工环境良好,确保工程质量优良,确保治淮资金使用安全合理,确保治淮任务全面完成”的“五个确保”目标。省政府把治淮纳入省“861”行动计划统一调度,成立了以省长为组长的省治淮工作领导小组,并将治淮工作纳入各级政府任期目标考核,落实了自上而下的治淮建设责任制。沿淮各级党委、政府都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切实加强对治淮工程建设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
  ——建章立制,创新工作机制。省水利厅作为省治淮工作领导小组的办事机构,出台治淮工程建设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近20项。组建省治淮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局,沿淮各地以市水利局为主体组建项目法人,具体实施一批骨干工程项目。积极开展“代建制”、移民监理和监督评估、勘察设计招标。组建省水利招标投标服务中心,规范招标投标管理。建立市场主体信用档案,加强施工和监理企业信用评价工作。
  ——加大投入,落实建设资金。为了确保配套资金落到实处,根据安徽省淮河流域市县财政困难的实际情况,省政府出台了治淮配套资金投入政策:省市两级按7∶3(部分市8∶2)的比例筹措资金,县级不再承担配套任务。对市级财政确有困难的,可向省财政申请借贷,由省财政厅统一贴息。
  ——科学调度,全力加快进度。省治淮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召开9次全体会议,研究解决重大问题。省水利厅实行定期调度,厅领导班子成员分片包干,促进度,抓落实。建立严格的治淮建设旬报制度,确保各项建设目标如期实现。
  ——协作配合,优化建设环境。省政府明确,凡治淮工程涉及重大环境制约因素的,可以边实施、边履行报批程序。省发展改革、财政、国土资源等部门大力支持治淮建设,积极协调解决投资计划、配套资金、建设用地等问题。省纪委(省监察厅)、省委宣传部、省公安厅、省环保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交通厅、省农委、省林业厅、省审计厅等省治淮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认真履行各自职责,积极为治淮大局服务。沿淮各地政府认真落实征地拆迁工作责任制,征迁工作抓得实,做得好,为治淮建设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强化监督,保证三个安全。坚持行政监督与纪检监察相结合,组建由纪检、监察、审计、财政等部门参加的省、市、县治淮工程纪检监察组,对治淮建设进行全程监督;省水利厅成立稽查办,定期组织专项稽查;组建省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监督机构,强化安全监管;实行治淮工程质量一票否决制和终身负责制,全面推行建设资金“报账制”,确保工程质量和资金安全。14项治淮骨干工程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和重大经济案件,单位工程合格率100%,共有62项工程获省以上水利水电优质工程奖和建筑工程优质奖,其中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获中国建筑工程最高奖“鲁班奖”。
  科学发展观是这一轮治淮的灵魂。安徽省坚持“蓄泄兼筹”的方针,按照上控、下泄、中畅的总体思路,进一步完善包括水库、堤防、河道、行蓄洪区在内的防洪工程体系,使淮北大堤、工矿城市圈堤保护区的防洪标准达到百年一遇;转变行蓄洪区治理思路,坚持以人为本,标本兼治,还道于水,把保障行蓄洪区和淮河滩地群众的防洪安全和安居问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安徽省水利厅厅长纪冰介绍说,科学治淮的关键是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水和谐。此轮治淮从规划理念、设计思想到建设的各个环节,都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目标,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治淮工程既要保证老百姓的生命安全,也要保证他们的财产尽量减少损失。同时,还要逐步使沿淮的群众脱贫致富,实现全面小康。
  只争朝夕,攻坚克难,强力推进。到2008年年底,涉及安徽的14项治淮骨干工程全面完成,如期实现了国务院确定的近期治淮工作目标。

  效益凸显  泽被江淮惠千秋

  2008年1月12日,这是淮河人民终生难忘的日子。当天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带着对淮河治理的深切关注和对沿淮人民的深情关怀,专程前往淮河王家坝闸视察。总书记在仔细听取淮河流域防洪工程建设情况汇报后,对淮河治理取得的成效表示赞许。
  事实上,连年的淮河治理已在2007年的淮河防汛抗洪中,展现出显著的防洪效益。2003年7月6日,唐垛湖行洪区实施爆破行洪;2003年7月7日,荆山湖行洪区实施爆破行洪;而在2007年,上述两个行洪区再次行洪,启用自如,炸坝的场景没有再现。
  纪冰介绍说,14项治淮骨干工程在2007年防汛抗洪中经受了严峻考验,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与2003年淮河防汛抗洪对比,2007年淮河防汛抗洪实现了“五个明显减少”,即堤防的险情减少了617处,洪涝灾害的面积减少了827万亩,已经运用的行蓄洪区转移人数减少了21.2万人,上堤抢险的军民减少了82.2万人,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减少了73.3亿元。
  从更加宏观的层面上来说,14项治淮骨干工程的完工,标志着淮北大堤及蚌埠、淮南城市圈堤保护区的防洪标准达到了100年一遇;淮北跨省骨干河道和流域重要支流以及平原、湖泊洼地防洪标准达到了10年一遇~20年一遇,排涝标准达到了3年一遇~5年一遇。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沿淮地区面临的洪水威胁、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恶化等问题,为可持续利用流域水资源,进而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淮河的逐步安定,安徽淮河流域的粮食生产得到了不断发展,粮食产量也上了一个大台阶。2009年,安徽淮河流域粮食产量达227.5亿公斤,占全省总量的74%,昔日的“水口袋”真正变成了“米粮仓”,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也不再是梦想。根据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安徽省委、省政府经过充分调研和论证,提出了建设“淮河流域粮食生产能力核心区”的新思路,并制定了新增110亿公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确定到2020年全省粮食产量将达到400亿公斤的目标。
  从长远看,淮河安澜的最大意义,是使安徽可以腾出手来,集中精力抓发展。2007年,安徽提前两年实现了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的目标;2009年,安徽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元大关。安徽,正以惊人的速度进行着一轮新的大发展。在这轮大发展中,淮河流域的贡献率尤为突出。2009年,安徽淮河流域GDP超过4500亿元,约占全省总量的41%,投资增长及财政收入增长率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对淮河的有效治理,也改善了沿淮重点城市发展条件,促进了煤炭、电力、重化工等行业的快速发展。两淮地区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是我国改革开放数十年发展的能源支柱之一。淮南煤矿是老牌的煤炭企业,他们的目标是要建成煤电一体化的新型能源基地。淮北煤矿正在建设总投资为400亿元、被称为安徽“一号工程”的“煤化盐化一体化”项目。打造“两淮一蚌”重化工业走廊,建设“两淮一蚌”沿淮城市群,构筑皖北地区经济增长极,能够加快皖北发展,形成皖北与皖江相呼应、协同发展的态势,为推进安徽区域协调发展乃至安徽全面转型、跨越式发展、加速崛起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0年10月22日

作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