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持续推进治淮大业 服务安徽加速崛起
安徽省水利厅厅长 纪冰

2010-10-22

  安徽地处淮河中游,淮河的安澜与安徽的发展密切相关。江淮儿女既得益于淮河哺育而繁荣生息,又受害于淮河水患而治水不止。60年前,毛泽东同志发出了“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掀起了全面治理淮河的高潮。回顾这一个甲子治理淮河的征程,安徽始终是治淮建设的主战场,安徽人民也是治理淮河的主力军。千百万江淮儿女用辛勤和智慧,谱写了一曲曲治淮建设的壮歌,筑起了一座座治水安民的丰碑。

  一、淮河治理成就令人瞩目,治淮工程效益显著

  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安徽人民展开了大规模的治淮工程建设。建成佛子岭等4座大型水库,兴建城西湖等4个蓄洪工程,在沿淮开辟18个行洪区,开挖新汴河、茨淮新河等大型分洪河道,建设一大批闸站,初步形成淮河中游的防洪工程体系。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治淮事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1991年淮河大水之后,国务院作出了兴建19项治淮骨干工程的重大决定,其中涉及安徽14项。安徽省建立自上而下的治淮建设责任制,举全省之力,全力加快工程建设。截至2009年底,以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为代表的14项骨干工程全部完成,如期实现国务院确定的近期治淮工作目标。
  一是基本构建了淮河流域的防洪保安体系。涉及安徽的14项治淮骨干工程建成后,基本形成了由堤防、行蓄洪区、水库、分洪河道、枢纽控制工程和防汛调度指挥系统等组成的淮河流域防洪保安体系,对洪水的调度和防控能力明显增强。淮北大堤与临淮岗等工程联合运用,可使保护区内、蚌埠和淮南城市段工矿区防洪标准达到100年一遇。开展涡河、沙颍河、奎濉河等主要支流治理,使其防洪能力达到10年一遇~20年一遇,排涝能力提高到3年一遇~5年一遇。完善行蓄洪区安全建设、防汛信息化建设等非工程措施,防汛调度水平逐步提高。
  二是充分显现了骨干工程的防洪减灾效益。治淮骨干工程在抗御历次大洪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产生了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7年,淮河流域发生了1954年以来的流域性大洪水,大水与1991年、2003年洪水量级相当,但受灾面积、受灾人口、倒塌房屋、转移人口、直接经济损失等指标比2003年减少30%以上,比1991年减少50%以上。1991年以来,安徽省治淮工程累计防洪减灾效益超过1500亿元。
  三是有力促进了农业增产和生态环境改善。60年来,安徽省治淮工程累计投入478亿元,完成土石方125亿立方米。工程经济净效益达4200亿元,累计增产粮食1500亿公斤、棉花20亿公斤、油料作物45亿公斤,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城乡饮水安全得到保证,水土保持、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得到加强,淮河流域的水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
  四是奠定了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基础。通过对淮河的有效治理,大大提升了淮河流域粮食生产能力核心区的防洪除涝能力,改善了沿淮人民的生产条件。自2003年以来实施淮河行蓄洪区和滩地移民迁建工程,10.8万户37.7万人迁入新居,远离了洪水威胁,实现安居乐业。流域整体防洪能力的提高,也改善了沿淮重点城市的发展条件,促进了煤炭、电力、重化工等行业的快速发展。2009年安徽淮河流域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及财政收入增幅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沿淮地区发展步伐明显加快。
  忆往昔,淮河洪水泛滥,百姓流离失所。看今朝,千里堤防屹立,人民丰衣足食。这些成绩饱含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坚强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镌刻着老一辈治淮工作者的不朽业绩,凝聚着几代建设者的心血汗水,铸就了“顾全大局、自强不息、同舟共济、科学治水”的王家坝精神,也见证了安徽治淮事业继往开来、开拓进取的坚实足迹。

  二、淮河治理尚未成功,深层问题亟待解决

  淮河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复杂、最难治理的河流之一。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淮河共有14年发生较大洪水,平均约4年一次。19项治淮骨干工程建成后,淮河干流防洪的主要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但是,淮河流域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气候复杂多变,暴雨洪水频繁。流域平原广阔,地势低平,人口密集,人水争地矛盾突出,蓄排水条件差。流域内防洪排涝工程体系尚不完善,抗灾能力仍然不强。洪水威胁、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和水污染等问题都将长期存在,新的矛盾和困难还会不断出现。
  从安徽省来看,治淮工作中还有一些重要问题亟待解决:其一,淮河浮山以下入江达海的出路不畅,淮河失去的入海尾闾尚未“归还”。其二,淮河比降严重不合理,上游陡,中游平,下游过渡段为倒比降,严重影响泄洪。其三,淮河干流正阳关以下河道高水位持续时间长,行蓄洪区运用频繁,防汛代价高,社会影响大。其四,淮河流域众多中小河流未经过系统治理,河道淤积萎缩严重,支流堤防状况差,防洪标准低。其五,沿淮淮北平原洼地洪涝灾害严重。淮河流域两岸平原地势低平,因洪致涝和“关门淹”现象十分严重。其六,淮河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沿淮淮北人均水资源量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4,地表水体污染严重,水生态环境趋于恶化。
  认真总结60年治淮经验,必须深入探索淮河治理规律,必须不断完善新时期淮河治理方略。针对流域水系复杂、水旱灾害频繁、人水矛盾尖锐和水污染严重等问题,因水之利,避水之患,进一步处理好四个关系。一是处理好上游与下游的关系。在“蓄泄兼筹”的方针指导下,兼顾各省利益,自下而上扩大洪水通道。二是处理好防洪与除涝的关系。充分认识洪涝兼治的必要性,适度提高防洪除涝标准和能力,适当增加沿淮洼地的抽排规模。三是处理好除涝与雨洪资源利用的关系。适当扩大沿淮湖泊节制闸规模,增强湖泊对淮干自排能力。适当抬高沿淮湖泊蓄水位,利用好淮河洪水资源。四是处理好除涝与调整结构的关系。一方面,增加自排与机排能力;另一方面,引导农民调整低洼地种植结构,宜渔则渔,宜水则水,宜林则林。

  三、淮河治理任重道远,治水安民利在千秋

  今年6月,国务院再次召开治淮工作会议,对新一轮治淮工作作出全面部署。我们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治淮事业放在加快安徽奋力崛起的大局中来谋划,放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战略中来推动。坚定不移地贯彻“蓄泄兼筹”的方针,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进一步弘扬“王家坝精神”,持续推进治淮事业,为流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一是实施行蓄洪区调整及建设,提升中游排洪能力。结合淮河干流综合整治工程措施,对现有行洪区实行废弃一批,改造一批,提高一批,对保留的行洪区建闸控制,提高进洪标准。通过行蓄洪区调整与改造,优化调度运用方案,在确保设计洪水安全的前提下,扩大中等洪水排洪通道。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探索有效降低洪泽湖水位,扩大淮河入海、入江通道。根据淮河流域行蓄洪区调整改造工程规划,对蚌埠以下的香浮段、临北段、方邱湖、花园湖4个行洪区和正阳关至淮南段的董峰湖、寿西湖2个行洪区实行调整与改造。
  二是实施行蓄洪区及滩区居民迁建,保障群众生命安全。目前居住在淮河行蓄洪区及滩地的群众有70万人。按照“政府主导、群众自愿、统一规划、渐进实施”的原则,以外迁、保庄圩、庄台等形式,逐步将区内不安全居住人口迁到安全区域,着力解决好区内居民安全居住与行蓄洪水的矛盾,使行蓄洪区按计划正常运用,同时提高沿淮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努力实现今后行蓄洪时基本不需临时转移群众的目标。
  三是实施洼地治理和灌溉工程,打牢粮食安全基础。加大淮河重点平原洼地治理力度,改善区域排涝条件,全面提高除涝减灾能力。加快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实施重点平原洼地治理外资项目、西淝河等沿淮洼地治理应急工程、怀洪新河水系及濠河池河洼地治理工程和其他重点洼地治理工程,使涝灾严重的平原湖洼地排涝标准基本达到5年一遇~10年一遇。实施一般堤防整治和达标,建设淮干临王段、西淝河左堤、黄苏段和天河封闭堤、入江水道高邮湖大堤等沿淮堤防加固工程。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开展淠河、史河、新汴河等重要支流治理,进一步巩固提高干支流的防洪能力。加快淠史杭、茨淮新河、女山湖、新汴河等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结合全省粮食增产发展战略,实施具有一定标准的农田水利工程,打造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农田。
  四是实施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保障供水安全。积极创造条件,实施淮水北调工程。加快推进引江济淮前期论证工作,力争早日开工建设,提高流域内的水资源配置能力。推进节水型社会试点城市建设,进一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为沿淮淮北提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水资源保障。
  五是实施工程精细化管理,巩固提高治淮效益。坚持建管并重,加快推进流域内水利管理由粗放型向规范化、精细化、现代化的转变,着力提高工程管理和运行水平,保障工程安全运行,发挥工程效益。加快推进流域内水利信息化进程,推进防汛抗旱指挥系统、水情预测预报系统等建设和应用,不断提高治淮工程的科学调度能力和综合运用效率。
  回顾治淮历程,成绩斐然;展望治淮未来,任重道远。在新的形势下,我们一定深入贯彻新时期治水新思路和“蓄泄兼筹”的治淮方针,奋力加快治淮兴皖进程,在淮河治理新的征程中再创辉煌,再立新功。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0年10月22日

作者:纪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