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淮河安澜谱华章
——纪念新中国治淮60周年
江苏省委常委、副省长 黄莉新

2010-10-22

  2010年是新中国治淮60周年。6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江苏全省上下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推进治淮建设,治淮事业赢得了丰硕成果,谱写了精彩华章,淮河流域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放眼淮河大地:从过去风吹沙飞满天黄,到而今田园似锦稻花香;从十年就有九年荒,到旱涝保收“米粮仓”;从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到洪旱无虞、风调雨顺、欣欣向荣;从百姓易患佝偻病、黄牙病,到身强体壮奔小康;从以农业经济为主导,到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淮河流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大步跨越。回顾60年治淮的成就,主要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得益于流域人民和广大水利工作者的坚持不懈,得益于改革开放带来的体制机制创新。

  果断决策——立足于为民谋福祉

  60年来,党和政府始终心系淮河流域人民,立足于为民谋福祉,坚持把改善流域人民生产生活条件、提升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作为全局工作的重要内容。在淮河治理的每一个重要阶段,党中央、国务院都审时度势,果断决策,及时作出重大部署。
  1949年夏季,沂沭泗地区发生大洪水,百姓民不聊生。在全国尚未完全解放、百废待兴、极端困难的形势下,党中央、国务院毅然作出了根治淮河的决定。1950年夏季,毛泽东主席在华东军政委员会的灾情报告上批示:要“从长期的远大的利益着眼,根本地解决淮河的问题”。周恩来总理在听取淮河流域灾情和治理规划时语重心长地说:“我们人民政府,不能再让淮河压迫我们的同胞了,国家困难再大,也要下决心把淮河治好。”1950年10月,政务院作出《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明确了“蓄泄兼筹,以达根治之目的”的治淮方针和“三省共保,三省一齐动手”的团结治淮原则。1951年5月,毛泽东主席发出了“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下,江苏从“导沂整沭”开始,轰轰烈烈地拉开了治淮的新序幕。从1949年冬开始的短短几年时间里,江苏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开挖了新沂河、苏北灌溉总渠等300多公里排洪骨干河道,整修了1000多公里的江、河、湖、海堤防,兴建了三河闸、高良涧进水闸、运东分水闸、六垛挡潮闸、射阳河闸、新洋港闸等十几座大中型水闸,形成了洪泽湖、骆马湖等一批大型湖泊型水库,初步筑起了防洪挡潮的安全屏障。
  1991年,江淮流域发生特大洪涝灾害,江淮并涨,汛情严峻。当时人们形象地说,苏北淹了一个“粮仓”,苏南漂了一个“钱庄”。灾情发生后,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江泽民总书记、李鹏总理分别亲临灾区视察,检查指导抗灾救灾工作,慰问灾区人民群众。灾后,国务院召开治淮工作会议,作出了《关于进一步治理淮河和太湖的决定》。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大灾后反思,反思后大干”,从此掀起了全省第三次治水高潮,先后组织实施了治淮“老三项”、怀洪新河、沂沭泗洪水东调南下一期、淮河入海水道等工程,同时上马了一批地方重点工程特别是水源骨干工程,农村水利建设也是高潮迭起,淮北地区中低产田改造步伐进一步加快。
  2003年,淮河流域发生了1954年以来的最大洪水,降雨量之大、持续时间之长、洪水位之高都是罕见的。洪水期间,温家宝总理、回良玉副总理深入灾区,检查指导抗灾救灾工作。汛后,国务院即召开常务会议,决定将淮河治理作为水利建设的重点,加大投入力度,争取在2007年基本完成把淮河治理好的任务。同年10月,国务院专门召开治淮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加快治淮建设任务。江苏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国务院的部署要求,进一步加大治理力度,开始全力冲刺江苏治淮建设。此后,江苏全面完成了治淮19项骨干工程江苏境内项目、2003年淮河灾后重建项目、海堤达标工程项目,加快实施淮河流域城市防洪工程、城乡河道疏浚整治、农村饮水安全、灌区节水改造、圩区综合治理、山丘区水源工程以及农田水利工程等民生水利建设,基本形成了标准较高的流域防灾减灾工程体系,流域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60年来,江苏坚持以科学规划为先导,形成了一批科学治淮的重要成果,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保证了治淮工程效益的充分发挥。新中国成立初期,为解决淮河流域洪涝灾害突出的矛盾,按照“蓄泄兼筹、以泄为主”的治理思路,江苏重点编制实施了以流域防洪和水系整治为重点的规划体系。到了六七十年代,针对淮北地区长年降雨偏少、干旱灾害严重以及中低产田亟须改造的实际,进行了以江水淮水北调、区域分片治理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中心的全面规划。改革开放以来,苏北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水利规划从原来着重为农业服务转向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服务,突出了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综合治理。随着江苏沿海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江苏统筹淮河流域经济发展和沿海开发,制定了沿海地区水利专项规划。在江苏治理淮河一系列水利规划中,尤其是“扎根长江、江水北调”规划、淮河入海水道规划、沂沭泗河洪水东调南下规划,有效解决了淮北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扩大了淮河、沂沭泗河下游洪水出路,为淮河流域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持续治淮———致力于保障流域经济社会发展

  60年来,江苏人民承扬禹风,不懈治淮,累计投入资金1035亿元,其中中央及省投资340亿元,地方投入及群众投劳近700亿元,开挖土石方79亿立方米,建成流域性骨干堤防4630公里,修建各类水库402座,建设大中型水闸282座、大中型灌排泵站166座,初步构建了较为完善的防洪、挡潮、除涝、灌溉、调水工程体系,累计免灾及兴利效益约5800亿元,增产粮食2.85亿吨,增产棉花520万吨,增产油料440万吨,为保障流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加强防洪除涝工程建设,努力实现防洪安全。江苏治淮始终把保安全作为治理的重点,通过扩大洪水出路、兴建控制工程,加固河湖堤防,逐步控制了淮河水患,淮河流域整体防洪减灾能力有了较大提高。新中国治淮以来,江苏已先后建设了新沂河,开挖了苏北灌溉总渠,兴建了三河闸,加固了淮河入江水道、里运河大堤等一大批治淮骨干工程。1991年国务院确定进一步治理淮河的19项骨干工程以后,又实施了淮河入海水道近期工程、洪泽湖大堤加固工程、入江水道整治工程、分淮入沂续建工程、沂沭泗洪水东调南下工程、行蓄洪区安全建设工程、湖洼及支流治理工程、淮北大堤加固工程、怀洪新河续建工程、病险水库加固工程、奎濉河近期治理工程等。目前,江苏淮河流域已经形成了由洪泽湖调蓄淮河洪水,入江水道、入海水道、分淮入沂、灌溉总渠分排洪水入江入海的防洪工程体系,洪泽湖及其主要泄洪通道的堤防标准接近100年一遇,沂沭泗河主要防洪标准达到50年一遇,区域排涝能力普遍提高,为抗御流域洪水灾害,减轻上中游洪水灾害损失,保障下游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加强水资源调度工程建设,努力实现供水安全。江苏淮河地区既是洪水走廊,又是本地水资源贫乏地区,淮北和沿海地区尤为缺水,给人民生产生活带来很大影响。为改善江苏淮河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江苏在治理淮河水患的同时,始终注重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淮由除害为主逐步转向除害兴利并重,先后建成了淮水北调、江水北调和江水东引工程。“淮水北调”工程,以洪泽湖为起点,分别沿中运河、徐洪河、淮沭新河、蔷薇河,送水至骆马湖、微山湖和石梁河水库;“江水北调”工程,以江都水利枢纽为龙头,以京杭运河苏北段为输水干线,通过9个梯级16座大中型抽水站逐级翻水北送;“江水东引”工程,以高港枢纽为龙头,以泰州引江河、新通扬运河、泰东河和通榆河为主干线,送水至沿海地区。这三大调水工程体系的建成,实现了长江与淮河、沂沭泗水系的互连互通、互调互济,大大提升了淮北和沿海地区的水资源保障能力,跨流域调水工程效益累计近700亿元。
  加强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江苏治淮实践中,在提高防洪保安能力、保障水源供给的同时,根据淮河流域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始终以服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中心任务,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重点,持续加强农村水利建设。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起,江苏就坚持不懈地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形成了“四分开一控制”的灌排体系,并大规模平田整地,发展机电排灌,实行综合治理。到了70年代,农田水利按照“洪涝旱渍碱综合治理,沟渠田林路统一安排,桥涵闸站井配套成龙”的治理思路,坚持因地制宜,对平原地区主要建设能排能灌能控能调的河网水系,对低洼圩区以“高筑圩堤,闸站配套”为重点建立挡排阵地,对“锅底洼”里下河地区进行特殊整治。大规模、高强度的农田水利建设,使整个淮河流域的耕作制度发生了历史性变革,淮北大面积“旱改水”,里下河大范围“沤改旱”,成为江苏新的米粮仓,结束了全省南粮北运历史。90年代以来,围绕脱贫致富和建设全面小康目标,江苏在淮河流域又先后实施了中低产田改造、农村河道疏浚、农村饮水安全、灌区节水改造、圩区治理、山丘区水源工程等建设,为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环境面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创新机制——服务于治淮伟业持续推进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先后经历了社会主义改造、计划经济、改革开放以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发展时期,不同的经济体制对治淮产生了深刻影响。60年来,治淮事业之所以能够持之以恒地推进,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始终坚持与时俱进,结合不同时期特点,不断创新治淮投入机制,有效保障了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
  ——“以工代赈”。在新中国成立初至20世纪70年代这段时间里,由于生产力水平较低,国家财力有限,面对淮河治理面临的严峻形势,国家在治淮上采取了“以工代赈”政策。江苏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引导广大人民群众通过“以工代赈”投身治淮。这期间,千千万万的人民群众战严冬,斗酷暑,奋战在治淮工地,发动了一场新时期治理淮河的人民战争,江苏治淮几大防洪骨干工程都是在这个时期建成的。“以工代赈”在国家困难时期发挥了良好的政策效应,为了保证治淮持续推进,在个别特殊时期国家仍然采取这一政策。1991年淮河流域大洪水后,由于水毁严重,国家进一步加快了治淮步伐,安排治淮投资41亿元,其中15亿元作为“以工代赈”专项资金。为加强治淮“以工代赈”管理,江苏制定了粮食和工业品以工代赈实施办法,促进了治淮“以工代赈”政策的落实。
  ——“国家出钱,农民出工”。在计划经济时期,为调动广大人民群众投身治淮的积极性,水利建设以“国家出钱、农民出工”为主。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到改革开放前,江苏治淮总投入81亿元,其中群众投劳折资就占了46%。上世纪80年代以后,江苏认真贯彻国务院有关农村劳动积累工政策,在严格控减农民不合理负担的同时,按照治淮工程的性质和受益范围,实行“分级兴办、合理负担”,积极引导广大农民通过投工投劳参与治淮建设。在农田水利建设中,继续实行“统一领导、全面规划、推磨转圈、分期实施、先后受益、大体平衡”原则,推动了淮河流域农田水利建设不断深入开展。
  ——“多元化投入”。改革开放初期,计划经济体制被打破,新的经济体制尚未健全,在这样一个特定时期,江苏不等不靠,坚持改革创新,积极探索拓宽多元化投入渠道。1991年国务院作出《关于进一步治理淮河和太湖的决定》后,江苏省委、省政府明确了“八五”期间以治淮治太为重点的水利建设任务。为落实治淮工程建设地方配套资金,省政府先后出台了收取防洪保安资金、农业重点开发建设资金、水利建设基金等政策,扩大水利投资来源,走出了一条“水利为社会、社会办水利”的新路子。据统计,江苏已累计收取防洪保安资金137亿元。此外,江苏还积极探索水利效益回归补偿机制,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大力发展水利多种经营,有力促进了治淮工程建设的顺利推进。
  ——“公共财政主导”。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家财力的不断增长,水利作为公益性基础设施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凸显。为保障水利事业顺利发展,国家进一步明确了水利的公益性地位,逐步建立了公共财政为主导的水利投入政策。为保障治淮资金及时足额到位,江苏建立了以公共财政为主、市场化运作为辅的投入机制,有效促进了治淮工程的加快实施。近10年来江苏治淮财政投入达到247亿元,其中省级以上财政投入160多亿元,为推进治淮工程建设提供了资金保证。
  六十年一甲子,五千载几春秋,治淮千秋大业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现在,在江苏加快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新一轮治淮已经全面启动。我们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快治淮工程建设,全面提高淮河流域的防洪保安、水资源保障和水环境保护能力,为建设淮河流域更加美好的明天而不懈努力!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0年10月22日

作者:黄莉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