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团队成就专家

2010-10-22

  中心每年获得监测资料超过5万个

  记者:水环境监测,主要做些什么工作?

  杨刚:水资源保护工作变化特别大。我1987年大学毕业分来时,水监测还不是一个主业,很单纯,在固定的时间和地点,做简单的监测。后来发展到水环境、水质、水量、底泥等,把水与水生态放在一起监测。淮委这方面的变化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那时淮河常发生污染,我们对各省排污情况进行联防动态监测,并将省界监测纳入水法,此方法后来在各大流域推广。

  近年,我们省界水质水量监测频率每月两次,监测项目22项。每年监测省界断面近1200个测次,获得水质监测成果数据2.7万个,还对淮河干流、大运河重点控制断面、南水北调东线输水干线断面以及入河排污口进行监测,并对洪泽湖、骆马湖藻类进行监测。每年车辆要跑30多万公里,共获得监测资料超过5万个,为每月编制各类水质状况通报提供依据。

  记者:就是说要到处跑?

  杨刚:我们以前没有分中心,淮河流域四个省都得跑。每个车一个月跑一万公里,我们只有30多个人,几乎每周加班。做省界监测,一个车一个技术人员,水样有时效,驾驶员不分昼夜开,送到汽车站,接着再跑,路况不好,有时吉普车、面包车路上连补三个胎。工作不仅辛苦,而且也有一定危险性,取水要找参照物,比如桥、闸,有次准备打水,我用手电一照,底下是个河滩,前面有水,正往前走,突然身边汽车开过,原来是在一座没有栏杆的桥上。

  过去,污染严重,许多河水有恶臭,要配备防毒面具。遇到突发事件,须立马出发。前年大沙河砷污染,中心及时派出移动实验室、监测采样车和技术骨干进驻现场取样监测,根据河流流量测了20天,一个小时测一次,找到污染源,确保了下游水体的饮水安全。

  汶川地震,我们夜里10点半得到通知,第二天5点就到了现场,我们到了德阳市绵竹、什邡和绵阳市安县。一开始要求我们做河流污染监测,到了要做供水保障,其实当地不缺水,但恐慌,村民不敢用水,见我们来了,都把水拿来让我们测验。我们实验室有位副主任叫王海兵,拿方便面到村民家找水泡,他的不经意动作缓解了群众的顾虑。这样用行动说话的细节很多。有次指挥部说山上有堰塞湖,让上去测,可警察不让进,我们带了一个公函去,相当于生死状,就是说生死由我们自己负责,这样才让我们进去取样,圆满地完成了上级交给我们的任务。

  河流健康是新领域,工作不断有新压力

  记者:如何看待你从事的这项工作?

  杨刚:我们的工作是为淮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工作提供技术支撑,随着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人类生活中越来越离不开这项工作,而且科学研究永无止境。实际工作中,我们就切身感到手段有限,认知能力有限,不了解的东西太多。目前人们认知的几千种有机物,有的东西并不在此列,不知道是什么东西,预防不了,需要动脑子,需要去钻研。对此我们搞综合预警,比如上海世博会,就运用的是生物多样性监测,国际上也采用这种方式,就是通过对一段时间生物综合反应情况进行监测。

  同时,做这项工作要耐得住寂寞,要甘于清贫,甘于奉献。有段时间,社会上认为这项工作可有可无,正常开支都很困难,生物实验室一度撤销,人员流失特别多。现在,国家加强了水环境监测,我们的工作也得到加强,是一个很重要的部门,工作任务非常饱满,忙的时候,孩子没人管,做实验的女职工把小孩系在腰上,有的系在暖气片上。一周取一次样,肯定要加班,为减少工作量和强度,我们现在尽量把取样时间分开,优化路线。

  河流健康是新的领域,不断有新的要求,国际上很重视开展有针对性的监测,我们不仅做常规监测,有时还要完成部里一些指定性任务。淮河流域许多城市水源地就在淮河上,过去干流上没有完善生态系统监测,严格水资源管理后,常要做一些课题性研究,所以不断有压力。我有腰椎病,几次突发事件,上厕所半小时起不来,我42岁生日就是在汶川地震德阳前线过的,这年端午节也是在前线过的。

  个人成不了专家

  记者:你是武汉大学高材生,在学校是文体活跃分子,在淮河上做水质监测是你的理想吗?

  杨刚:我学的是生物学,原来想做研究。武大毕业分到这里是指定名额,自己并不甘心,但家在这里,在淮河边长大,家人认为不错,是大单位。当时,水质监测是冷门,我也想走,曾联系到北京中科院生物研究所,但领导会做工作,说你业务好,就留下来了。我学生时代喜欢舞蹈,是武汉市舞蹈家协会武大分会理事,经常参加表演,也喜欢曲艺,过去胖,人家叫我小姜昆,后来瘦了,叫我巩汉林,现在头发开始掉了,又有人叫我小陈述。不过只要有机会,还要登台。

  我们的研究是生产性研究,每年至少有一个课题,有些成果被水利同行借鉴和应用,有的还被水利部颁布为水利行业标准开始实施。我对淮河有感情,越来越觉得离不开这个专业了,而且认为这是我一辈子事业的强势和依赖。我们的事业在往上走,在扩大,我们从事的事业越来越受到尊重,有奔头。

  记者:你如何看待成功?

  杨刚:学术事业是个金字塔,塔尖上的总是少数人,把自己的工作尽量做好就行。我的同学现在经商的多,很多是董事长,有的是博士生导师,过去同学聚会一次,心里受伤一次。现在好多了,全社会关注这个行业,大家见面会问这个领域的一些问题。2003年前招人难招,听说在蚌埠不愿来,现在一听单位就愿来,我们在水利行业属先进行列,应聘的几乎都是博士,入围的都是名校毕业生,看到我们的实验室、仪器、设备、工作条件、福利待遇、财务形势、发展机会,都愿来。

  我个人没有大的抱负,但感觉这个行业是一个很有前途的职业,受人尊敬,令人羡慕。我能够静下心来,做得不错,在行业内水平还行,有威望,也会有成就感。

  我们中心现在有35人,加上聘用人员有80多人,我们在蚌埠绝对是权威。我总认为,一个人当不了专家,只有单位有名了,有人推荐了,才是专家,付出是集体的付出,团队成就专家。

  记者:你理想的水环境?

  杨刚:我希望有一天在船上打起淮河水,可以直接饮用。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0年10月22日

作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