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淮河边上的人们

2010-10-22

  “英雄的淮河人民,战胜了千年的水灾。美丽的淮河,富饶的淮河,变成了幸福的源泉。”

  照片泛黄,双排扣大衣看不出颜色,与背景一个色调,吴老说背后是泥巴墙,他戴副圆圆的眼镜,是那个年代的时尚打扮,书生意气,英俊倜傥。

  国庆过后,新中国迎来治淮60年,吴老也将迎来他的80岁生日。吴老叫吴本瑞,1951年还是上海交通大学土木系三年级学生的他,响应党的号召来到了治淮工地。

  “淮河两岸鲜花开,胜利的歌声唱起来。秋风吹起稻米香,肥壮的谷穗迎风摆。”这是大型纪录片《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主题歌《淮河两岸鲜花开》里的歌词。采访中,吴老禁不住唱了起来,往事历历在目。

  1950年淮河发生大洪水,沿岸一片汪洋。毛主席为此作过四次批示。1950年10月,由周总理亲自组织召开了治淮会议,从此拉开了治理淮河的序幕,淮河也因此成为新中国第一条大规模系统治理的河流。第一期动员了220万人上河治理,民工来自江苏、安徽两省。与此同时,国家号召华东各省大专院校学土木、水利专业的三年级以上学生到治淮一线。1950年第一批有四五百人,吴本瑞他们是第二批。华东学生连续三年分来治淮工地,前方办有水利学校,还办了大量训练班,培养财务、工程和测量人员,形成了初期的治淮技术力量。有的同学当了老师,吴本瑞当了技术员,1951年冬到1952年春节,他都是在工地过的。他们在安徽凤阳县花园湖修闸,住的是工棚,由毛竹、芦苇、茅草搭成,墙上糊泥,地上打桩,上面铺木板,睡觉打通铺。

  吴老回忆,那时根本不知道什么叫苦,大家都为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感到自豪和光荣。1951年,毛主席发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治理淮河与抗美援朝同时进行,参加治淮像参军一样戴大红花。淮河流域地、县党政治淮融为一体,如兵团作战,一个地区一个指挥部,一个县一个总队,县委书记任政委,县长任指挥长。民工以工代赈,一个小队100人。100人一口大锅、一个工棚,晚上睡觉像沙丁鱼一样挤在一起,要是起夜回来再难找到空隙。

  治淮初期最大的工程是淮河干流改道,在泊岗,淮河真正改道就是这一段。7公里长的战线上集中了13万人,全是人工,六安的民工挑,淮北的人抬,人山人海,野兔跑得快,民工起哄,在人堆里无法冲出。要保持工作面干燥,首先要挖龙沟,淮北地区流沙地多,地下结冰,遇到砂姜盘,一撬一块更难挖。很多劳动模范在施工中总结出一套套方法,比如“祝怀顺工作法”,便是以劳模的名字命名的。抬土、打夯、打飞硪,动作要协调,吴老举着手势比划。挑土的队伍一起走,一长溜的人行进,喊着号子,唱着歌。“淮河流水千里长,千万人民丰收忙。”吴老动情地唱了起来。

  他们在学校学的是土木工程,与铁路、公路、桥梁对口,没学过水利,没见过水闸,靠在实践中摸索。佛子岭水库是新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座大型连拱坝,由汪胡桢老师带领一批年轻学生边学边干建成,既抗震,又节省材料,工程量也小。没有翔实资料,参加治淮的人员常组织讲座,佛子岭工地成为闻名的“佛子岭大学”。吴老介绍,治淮工程为新中国培养了大批水利专业人才,也为基层水利事业锻炼了大批管理人才。

  当时到工地的学生,一年后可以回校继续学习,吴本瑞回校完成学业后可以分到北京,铁道部、交通部等单位都有可能去,而且可以同已调到北京工作的父母团聚,但他选择了留下。吴老并不后悔,他说有的同学在阜阳,在六安,一辈子坚守一个地方,那才叫默默奉献。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吴本瑞开始搞规划设计,1986年担任淮河水利委员会总工程师,参与制定过淮河流域规划,辗转过怀洪新河、茨淮新河、临淮岗、东调南下、入海水道等工地。

  1994年退休后的吴本瑞心系希望工程,先后资助过50多名中学生,他认为让贫困孩子在爱心中成长,对前途充满信心,是他近几年做的比较有意义的事。他告诉我们,激情燃烧的岁月,虽然艰苦,但在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大熔炉里,并不觉得苦,心情很愉快。“淮河流域粮食产量占全国的六分之一,淮河又是一条灾难深重的河流,能为治淮出力,是此生的荣耀,也是我对祖国的爱。”吴本瑞这样说。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0年10月22日

作者:胡争上 张焱 苏冠群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