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由多灾到安澜的嬗变——防汛抗旱综述

2010-10-22

  2007年7月,特大暴雨再次降临淮河流域。尽管50年一遇的洪水给流域人民带来了灾难,但与历史上的洪涝灾害相比,有天壤之别,洪水造成的损失降低到了最低程度。

  同样是那条淮河,经过60年的治理,其防洪和抗旱能力都已发生了质的变化,实现了从“小水大灾”到“大水小灾”的转变。一批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紧密相连的治淮工程的建设,促进了水利工程体系的不断完善,进一步提高了淮河流域防洪减灾和水资源调控能力,为沿淮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的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保障,给当代百姓以及后世子孙带来了真正的实惠。

  完善的组织体系和健全的预案体系
  成为淮河流域防汛抗旱的基本保障

  完善的组织体系是淮河流域防汛抗旱的基本保障。淮委主任钱敏说,在国家防汛抗旱指挥机构领导下,流域四省各级人民政府和流域管理机构均建立了防汛抗旱指挥体系及办事机构,按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水旱灾害的防御工作。上世纪80年代以来,防汛抗洪工作实行各级行政首长负责制,形成了以行政首长防汛责任制为核心的责任体系。淮河防汛总指挥部成立于2003年,2009年更名为淮河防汛抗旱总指挥部。这次挂牌,让治淮人又多了一份责任、一份承诺。淮河流域防汛抗旱统一指挥的组织保障体系将进一步完善,从而全面提升流域防汛抗旱指挥调度水平,开创淮河防汛抗旱工作的新局面。

  健全的预案体系为淮河流域防汛抗旱提供了技术支撑。与数十年来量级相当的洪水相比,2007年淮河流域大洪水造成的损失被降到了最低程度。靠什么赢得了这场决战?做足防汛预案是其中一个鲜明特点。淮河流域主汛期刚到,国家防总就宣布启动应急响应,进入紧急防汛期,采取措施科学调控洪水。2007年7月4日至9日,淮河防汛抗洪应急响应由四级逐步提升到二级,7月10日宣布进入紧急防汛期,7月11日12时启动防汛应急一级响应。各级各有关部门和沿淮各地根据应急响应,提前做好各项预案,全面启动相应防汛抗洪措施。安徽阜南县在王家坝闸开闸蓄洪前就召集有关部门,制定多个预案,使抗洪救灾工作紧张而有序地进行。

  钱敏说,从上世纪80年代初起,淮河流域就开始建立各类防汛抗旱预案。2000年以来,流域防汛抗旱预案编制工作全面开展,建立了较为完整的防汛抗旱预案体系。新修订的《淮河防御洪水方案》于2007年经国务院批复,修订后的《淮河洪水调度方案》和《沂沭泗河洪水调度方案》分别于2008年和2005年由国家防总批复,为依法防洪、科学调度提供了法规依据。同时,淮河防总、四省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门均制定了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等总体预案。各级防汛抗旱部门还编制了行蓄洪区运用预案、山洪灾害防御预案、防台风预案、城市防洪应急预案、重要工程抢险应急预案、抗旱应急调水预案等一系列专项预案,为及时、科学、有效做好防汛抗旱工作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和制度保障。

  从“小水大灾”到“大水小灾”

  “前几次闹大水,这里都可以行船,而现在搞了防洪墙、圩口闸等水利工程,这种现象不见了。”经历过1991年、2003年和2007年3次特大洪涝灾害的江苏兴化市上官河西岸小岛新村东巷单庆生说。

  一组组数据、图像等资料,让人们很直观地找到了从“小水大灾”到“大水小灾”的最有力的证据和答案。

  1954年,淮河发生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流域性洪水。流域各级党委、政府领导及沿淮人民克服防洪体系不完善、防洪能力不足等困难,与洪水进行了顽强的斗争,实现了确保重点地区安全的目标,最大限度地减少人民生命财产损失。

  1991年6月中旬和7月上旬,淮河流域发生两次特大暴雨过程。各级防汛部门正确调度,数十万军民全力抢险,保证了淮北大堤、洪泽湖大堤、里运河大堤和蚌埠、淮南两城市圈堤及沿淮工矿铁路安全。

  进入新世纪,淮河相继发生2003年、2007年两次流域性大洪水。淮河防总与沿淮各级防汛指挥部门坚持以人为本、科学防控,采取“拦、泄、蓄、分、行、排”等综合措施,实现了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的转变,洪涝灾害损失大幅度减小,社会安定程度明显提高,在我国防汛抗洪史上写下了光辉篇章。

  据统计,1991年、2003年、2007年大水中,受灾面积、人口和直接经济损失均呈逐步减少趋势,2007年成灾面积2380万亩,分别比1991年、2003年减少60.5%和38.8%;转移人口80.9万人,分别比1991年、2003年减少142.5万人和126.1万人。特别是在流域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总量大幅度提高的情况下,2007年直接经济损失却分别比1991年、2003年减少54.3%和45.7%。

  变被动抗旱为主动抗旱

  钱敏介绍说,淮河流域水资源总量不足且分布不均,人均水资源量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1/4。新中国成立以来,淮河流域先后发生10余次较大旱灾。流域各级水利部门依靠水利工程,科学实施水资源调度,成功战胜历次较大旱灾,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2001年,为缓解淮河旱情,淮委会同江苏省防指,成功实施引沂济淮,跨水系调度沂沭泗洪水8.08亿立方米补济洪泽湖,大大缓解洪泽湖地区的旱情,改善了洪泽湖水质。2002年,为拯救濒临干涸的南四湖生态,国家防总组织淮委与苏鲁两省防指,实施南四湖应急生态补水,历时86天,从长江调水1.1亿立方米补济南四湖,有效挽救了湖内宝贵的动植物资源。2004年,为避免苏北地区受水污染影响,淮河防总灵活调度,紧急输水2.3亿立方米,保障了生产生活用水的安全。2009年年初,淮河流域持续百余天无有效降雨,流域四省冬麦主产区冬春连旱,部分地区出现饮水困难,全流域奋力投入抗旱保苗,充分利用水利工程蓄、引、抽水,实施应急水量调度,保证了淮河流域粮食生产连续6年获得丰收。

  经过60年的建设,淮河流域防汛抗旱工程体系基本形成,组织体系日臻完善,法律法规、预案体系、应急管理体制机制不断健全,指挥决策支持系统等现代信息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流域抗灾减灾能力显著增强。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0年10月22日

作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