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构筑淮河安全屏障——治淮重点工程建设综述

2010-10-22

  2010年9月27日上午,在简约、整洁的客厅里,淮委原总工程师吴本瑞沉浸在20世纪50年代第一次大规模治淮热潮之中。

  多灾多难的淮河刚刚踏入新中国的门槛,就以1950年夏的一场大水提出了挑战。面对惨重的洪涝灾害,当时的政务院于同年10月作出了《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拉开了历史上淮河治理第一次高潮的序幕。吴本瑞说,新中国第一座高坝水库——佛子岭水库就是在那个年代建成的。当时一无资料二无经验,新中国治淮工程建设者自行设计的连拱坝,曾被国际大坝委员会主席托兰先生誉为“国际一流的防震连拱坝”。

  这座当时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连拱坝水库,1954年建成后,经过1965年至2005年间3次较大规模的除险加固,防洪标准提高到千年一遇。

  经历数次洪水和地震考验仍巍然挺立的佛子岭水库大坝,就是治淮60年伟大历程的历史见证。

  建设治淮骨干工程,加强信息化管理,是防洪除涝减灾工程屏障的基础

  淮河流域的长治久安,需要一个功能齐全、系统完整的水利工程体系来支撑。经过60年的努力,随着治淮19项骨干工程全面建成,已经形成了由水库、河道堤防、行蓄洪区、控制枢纽和湖泊等构成的、较为完整有效的防洪除涝减灾工程体系,完全具备了防御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流域性洪水的能力,使淮河流域告别“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的落后面貌成为历史事实。

  在这个宏大的工程体系中,60年来所修建的5700余座大中小型水库和兴修加固的5万余公里各类堤防,特别是38座大型水库、184座中型水库和以淮北大堤、洪泽湖大堤、里运河大堤为代表的1.1万公里重要堤防,不仅形成了可调蓄300亿立方米洪水的总库容,而且可使保护区内约1.36亿亩耕地和1.22亿人口免受洪涝之灾。

  水库削减洪峰的效益显而易见。佛子岭水库建成当年就首次拦蓄特大洪水,将6350立方米每秒洪峰削减为600立方米每秒,保护了下游85个乡镇93万人口、80万亩良田的安全。即便是1969年百年不遇特大洪水,漫过水库大坝坝顶1.08米、持续25小时15分的情况下,水库不仅安然无恙,而且仍削减洪峰55%,大大减轻了洪灾对下游人民生命财产的威胁。

  为确保水库运行安全与效益发挥,淮河流域继板桥、石漫滩水库复建和列入全国一、二批规划的20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完成之后,175座大中型病险水库又列入新一轮全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专项规划,2010年年底将全面完成。此外,60年间建成的6600多座各类水闸,也为提高防洪除涝控制能力和水资源有效利用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为进一步完善防洪除涝减灾工程体系,淮河流域在采取退建束水堤段、清除阻水障碍、切滩疏浚河道等方式,扩大和整治淮河干流河道,增强淮河干流上中游排洪能力和开挖茨淮新河和怀洪新河,分担淮河干流防洪压力的同时,又将以临淮岗为代表的洪水控制性工程建设列入治淮工作的重要日程。

  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的建成,使洪水调度、防控的手段和能力明显增强。淮委主任钱敏说,从防洪措施上来说,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是淮河中游迄今为止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也是整个淮河防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将淮干中游正阳关以下河道防洪标准从不足50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的关键性工程,它的建设是确保淮河百年安澜的重要手段。

  由于淮河流域上游和主要支流暴雨集中,汇流时间短,洪峰流量大,为发挥水利工程的防洪除涝减灾最大效益,加快防汛和洪水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实现对洪水的准确预报和合理调度是不二之选。治淮60年来,全流域已建有水文、地下水、墒情、雨量等监测站点5000余个,实现了水文信息自动监测传输。覆盖流域四省水利厅、重点水利工程及相关水管单位的淮河防汛专用通信网和气象卫星云图、测雨雷达、台风信息、降水预报等信息系统,大大提高了降水预报精度。一个覆盖淮河流域重点防洪地区,集经验模型、水文水力学模型、数据库、网络和计算机技术于一体的洪水预报系统和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为防洪除涝减灾决策提供了快速、准确的信息技术支撑,有力促进了流域水利现代化的发展。

  给洪水以出路和蓄泄空间,实现人水和谐,是根治淮河水患的必由之路

  淮河,原是一条独流入海的河流,但自12世纪起,黄河夺淮使淮河失去入海尾闾,改变了流域原有水系形态,淤塞了中下游河道,从14世纪至19世纪的500年间,发生较大水灾350次,致使淮河流域水患频发。

  在与淮河水患较量的60年间,治水思路不断提升,不断深化,防洪工作从过去逃避洪水到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注重给洪水出路,科学防控、依法防控、综合防控已经成为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加快转变的重要标志之一。

  行蓄(滞)洪区是淮河流域防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流域内利用湖泊洼地已建成濛洼、城西湖、城东湖、瓦埠湖等蓄滞洪区和洪泽湖、南四湖、骆马湖等综合利用型湖泊工程16处,总库容359亿立方米,滞蓄洪库容263亿立方米。为保障行蓄(滞)洪区内群众安全,还兴建庄台520万平方米、避洪楼18万平方米、保庄圩37处、撤退道路1600公里以及预警报警系统,废弃了部分行洪区。2003年、2007年淮河大水后,国家对淮河干流行蓄洪区和滩区实施了“退人不退耕”式的居民迁建工程,累计安置49万人,使他们远离洪水威胁,过上安定的生活。2007年8月3日,安徽阜南县濛洼蓄洪区内的王家坝保庄圩,堤外洪水滔滔,堤内生活井然。“从淮河边上的帐篷窝棚,到保庄圩里的砖瓦房,现在来大水了人不慌!”安徽阜南县王家坝镇唐庄村82岁的郎士和激动地说。

  为巩固和扩大淮河下游洪水出路,全面整治入江水道,整治沂沭泗河水系,开挖分淮入沂、苏北灌溉总渠河道和新沭河、新沂河两条排洪入海河道,整治了射阳港、黄沙港、新洋港、斗龙港四条独流入海河道,结束了沂沭泗河洪水遍地漫流的历史,提高里下河地区的防洪除涝防潮标准。同时,2003年建成了淮河入海水道近期工程,结束了淮河长达800多年没有直接入海出路的历史,使洪泽湖防洪标准提高到100年一遇。入海水道建成当年,就发生了1954年以来最大的一次流域性洪水。刚刚建成通水的淮河入海水道及时投入运用,行洪33天,分泄的洪水相当于两个洪泽湖的正常蓄水量,避免了洪泽湖周边地区滞洪带来的人口、耕地的巨大损失。

  治理跨省骨干支流和治理水土流失,也是完善淮河流域防洪除涝减灾工程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1991年以来,重点对黑茨河、洪汝河、涡河、沙颍河等淮北跨省骨干支流河道以及焦岗湖、瓦埠湖、里下河湖洼易涝地区进行治理,提高骨干支流防洪、除涝标准,治理区除涝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平原地区河道治理和配套工程建设的实施,使流域内1亿亩易涝耕地的排水条件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近2290万亩盐碱地已改良90%以上。与此同时,淮河流域还累计治理山丘区水土流失面积约4万平方公里,兴建1800万亩梯田、3750万亩水土保持林草和130万座塘堰坝、28万座谷坊为主要内容的流域上游坡面径流调控、沟道蓄水拦沙等水土保持综合防护体系,使林草覆盖率提高28%,年可减少泥沙流失量约1亿吨,不仅增加了20多亿立方米的涵蓄水能力,而且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秀美山川作出了重大贡献。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0年10月22日

作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