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淮委:为流域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010-12-23

淮河盱眙段

农民喝上自来水

耿楼枢纽

王家坝泄洪

临淮岗主体工程鸟瞰

水质监测

皖西山区竹海

枣庄杨峪湿地

  “十一五”期间,治淮事业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治水新思路的要求,积极探索,科学实践,淮河流域水利发展和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有力地支撑和保障了淮河流域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为流域人民安居乐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按照以人为本和人水和谐的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加大民生工程投入,实现了农村饮水安全、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目标。

  坚持蓄泄兼筹的治淮方针,继续构建防洪体系,建立起与防洪工程体系相配套的防洪调度管理体系。着力解决流域城乡人民群众饮水安全,到2010年底,基本完成2733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新增城市供水能力70亿立方米,淮河干流和南水北调输水干线水质明显好转,基本达到地表Ⅲ类标准。在完善行业能力建设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亮点:

  亮点一
  防洪排涝减灾体系基本形成

  全面完成治淮19项骨干工程建设,淮河干流中游淮北大堤防洪保护区和沿淮重要工矿城市、洪泽湖及下游防洪保护区以及跨省骨干支流河道防洪标准已经达到规划目标,重点易涝洼地除涝治理的目标基本实现。淮河干流中游淮北大堤防洪保护区和沿淮重要工矿城市的防洪标准达100年一遇,沂沭泗河中下游地区主要防洪保护区的防洪标准达50年一遇,目前由水库、河道堤防、行蓄洪区、控制性枢纽等工程与防汛调度指挥系统等非工程措施共同组成的流域防洪除涝减灾体系基本形成。

  亮点二
  水资源开发利用效益巨大

  淮河流域水资源配置格局初步建立,江、淮、沂沭泗水资源调配体系基本形成,城乡供水保障能力显著提升,目前已达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9倍。建成了水库塘坝灌区、河湖灌区和机电井灌区三大灌溉体系,设计灌溉面积达1.7亿亩,年均实灌面积由20世纪50年代的不足1500万亩,增加到近1亿亩。

  亮点三
  民生水利卓有成效

  淮河流域始终把民生水利作为治淮的重中之重,坚持洪涝兼治,重要排水河道的排涝标准达到或接近3年一遇,2000多万亩盐碱地得到改良;持续开展行蓄洪区安全建设,建设庄台、避洪楼、保庄圩、撤退道路以及预警报警系统,行蓄洪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不断得到改善;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群众饮水困难或不安全问题;大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基本完成。

  亮点四
  水资源保护成效显著

  “十一五”期间,淮河流域工业污染源治理和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70%以上,全流域入河排污总量和重大水污染事故明显减少;完成流域水功能区划和水功能区纳污能力核定工作,提出流域限制排污总量意见,全面落实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持续开展水污染联防,实施水利工程防污调度,处置突发水污染事件能力显著增强,有效保障了城乡用水安全。

  亮点五
  水利管理得到加强

  淮河流域已初步形成多层次、相互配套的水法规体系,水行政执法网络基本建立,依法行政能力不断提高,各项水事活动逐步纳入法治化轨道,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基本形成,提升了水利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在涉水事务管理方面,开展了水质、水量和水环境评价,制定水资源中长期供求计划,全面实施取水许可制度;着力做好涉河建设项目管理和河道采砂管理,有力维护了水利工程和防洪安全。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基本完成,有力促进了水利工程良性运行。

  亮点六
  水土保持不断推进农村水利建设

  “十一五”期间,随着治淮骨干工程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坡改梯综合治理试点工程等实施,淮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取得新进展,到2010年全流域可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约8500平方公里。淮河流域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和保障了农村社会经济发展。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0年12月23日

作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