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上海:水,让城市更美好

2010-12-23

河口水闸

“十一五”期间,水务行政审批业务量柱状图

“十一五”期间,水务政府信息公开业务量柱状图

亚洲最大的污水处理厂——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规模每天200万立方米

上海污水治理三期工程——工程师正在检修污水管

市区内实施的新会路道路积水改善工程

投入运行的亚洲最大原水输水泵站五号沟泵站

经过整治后的宝山区罗店镇张士村杜家沟美景

金山区中官塘

 

  “十一五”期间,上海各级水务部门围绕科学发展、改善民生、保障世博的大局,立足还欠账、保发展,攻坚克难,扎实推进,完成水务投资550亿元,基本形成了城乡一体、全行业、全覆盖的水务发展体系。

  水源地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事关上海供水百年大计的青草沙水源地基本建成,全市原水集中供应能力将达到1596万立方米/日,改变了上海水源地长期依赖黄浦江和内河的状况,真正实现了“两江并举”的目标,城市供水安全保障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供水集约化等取得明显进展。关闭小水厂40余座,新建改造10余座规模水厂,改造供水管网5362公里,完成郊区集约化目标60%,在改善郊区供水水质的同时,优化了郊区供水布局,推进了城乡水务统筹发展;以举办世博为契机,完成中心城区二次供水改造5908万平方米,完成改造目标的30%,老式住宅居民供水水质在改造后得到明显改善。

  城乡污水治理成效显著。完成竹园、白龙港污水厂升级改造等一批重大工程,新建、扩建33座郊区污水厂及配套管网工程,开展了污泥处理处置工程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污水处理能力从“十五”期末471万立方米/日提高到684万立方米/日,城镇污水处理率从70%提高到80%。完成“十一五”化学需氧量减排目标。

  城乡水环境面貌持续改善。基本完成苏州河环境综合治理,干流水质稳中有升;在巩固中心城区河道整治成效的同时,完成1000公里城镇化地区黑臭河道专项整治,城乡河道基本消除黑臭;完成郊区“万河整治”行动,近20000公里中小河道得到疏浚整治,水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城乡防汛能力进一步提高。基本完成苏州河市区段防汛墙改造,新建、改建58个排水系统,完成市区道路积水点改善工程108条段,中心城区新增雨水排水能力700立方米/秒,郊区除涝能力普遍达到10年一遇以上,城市防汛“四道防线”得到进一步巩固,保障了城乡防汛防台安全。

 

■亮点一

  供水:提升水质和管理水平

  集约化供水——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保障。2002年至今,上海郊区实施了大规模集约化供水工程。全市共关闭乡镇水厂113座、内河取水口70个、公共供水深井95口,新增集约化供水面积1100平方公里,郊区168万居民告别了守着江河无好水喝的历史。

  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居民反映良好。上海自2007年5月开始实施居民住宅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工程,至2009年底,全市累计完成二次供水设施改造5908.5万平方米,超额完成迎世博600天行动计划总量的10.0%,惠及居民98.1万户294.03万人,水表外移86.16万只,改造水箱3.29万只,改造水管长度963.65万米。

  节约用水——初步建成节水型社会框架。2007年至今,上海共建成48家节约用水示范小区、12家节约用水示范学校(校区)、18家节约用水示范单位、4家节水型工业园区、1家节水型农业园区、859家节水型小区、29家节水型学校(校区)和141家节水型企业,初步建成节水型社会框架,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明显提高。


  ■亮点二

  排水:城镇污水处理率今年超过80%

  上海市第三轮环保3年行动计划遗留建设项目圆满扫尾,第4轮环保3年行动计划稳步推进。截污纳管专项行动计划开始启动,污染物减排成效明显。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持续稳定,处理质量明显提高。通过完善行业监管机制、建立政策牵引机制、落实项目责任制、坚持工作例会制度、推行立功竞赛机制、健全跟踪评估机制等机制建设,2010年1~11月上海市平均日处理污水594万立方米,比去年增加约30万立方米/日,化学需氧量削减量47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3.69万吨,继去年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78.9%之后,今年将超过80%。

  ■亮点三

  管理:擦亮窗口用心服务

  上海市水务业务受理中心积极完善行政许可、政府信息公开两大职能,擦亮窗口,用心服务,不断提升水务公共服务水平。“十一五”期间,上海市累计受理、办理水务行政审批事项计12338项(水利3260项、供水2052项、排水7026项),不含计划用水审批事项;在上海市水务网上累计更新政府信息公开文件4982件,其中主动公开1692件,依申请公开3290件;受理申请政府信息公开1929件。

  ■亮点四

  治理:“万河工程”带来可喜变化

  实施“万河整治行动”。针对郊区2万余条镇、村级中小河道普遍存在的污染、淤塞问题,实施河道整治工程。通过疏浚、整坡、绿化、清障等治理措施,郊区水环境面貌发生了可喜变化,河道蓄水、调水、自净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完成近1000公里黑臭河道整治。以治水为中心,通过“截污治污、沟通水系、调活水体、营造水景”等综合治理措施,实现了全市河道基本消除黑臭的阶段目标,进一步改善了郊区河道水质。

  综合整治苏州河环境工程。主要实施了以实现苏州河生态系统恢复、鱼类回归为目标的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三期工程,工程措施包括市区段底泥疏浚和防汛墙改建工程、水系截污治污工程、青浦地区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工程、苏州河长宁区环卫码头搬迁工程,使苏州河两岸地区成为人水和谐、环境优美的生活、休闲、观光和商贸一体化的居住区。

  ■亮点五

  科技:推广应用专利十多项

  上海水务系统相继开展了原水生物预处理、污水处理工艺优化、自来水深度处理、污泥耗氧发酵、供水管道不断水开孔及加装阀门、河道生态修复、滩涂促淤圈围等一系列新工艺、新技术的创新研究,取得国家发明与实用新型技术专利十多项,并在实践中得到推广应用。

  相继建成水情信息自动采集系统、水闸泵站计算机自动监控系统、供水调节器监测系统、排水信息采集系统,实现了水情采集自动化,水闸泵站运行可视化,供排水监测实时化;围绕城市防汛安全,相继建成了覆盖全市的防汛远程视频会议系统、防汛视频监控系统、防汛应急管理系统和防汛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数字防汛”体系。

  ■亮点六

  水文:测报能力、支撑能力明显提高

  自2010年起,水文行业进一步扩大服务范围,开始履行海洋环境监测和观测预报职能。

  一是基本建成包括5个水文水质自动站的苏州河水文水质监测系统。二是建设淀山湖湖区水文水质自动监测站,监测项目达到18项。三是建立全市水情遥测站网,规划在“十二五”充实完成“一镇一站”的建设目标。四是履行海洋职能,首次开展并全面完成海洋环境监测任务。

  ■亮点七

  执法:打击涉水涉海违法行为

  五年来,上海市水务行政执法总队在水务执法方面,共开展执法巡查5449次,出动执法人员16266人次,立案3123件,结案2895件,已执行罚款金额2832.41万元。在海洋执法方面,自中国海监上海市总队成立以来,共立案查处海洋违法案件17件,结案15件,处罚金额98.4114万元;累计派出执法人员1032人次,组织船舶海上巡航48航次,计1191航时,航行14898海里,车辆巡视57313公里。

  ■亮点八

  堤防:城市防洪能力提高

  “十一五”期间,上海市水务局每年都对黄浦江、苏州河堤防设施运行情况进行调查和摸排,对出现的险情段、薄弱段及部分不达标岸段都进行重点维修、改造及加高加固,使申城市属河道堤防设施的防御能力不断得到加强。

  为迎世博,市水务局重点推进了苏州河沿线堤防绿化的建设工作,截至2010年底,已完成苏州河防汛墙绿化建设岸段长度12.76公里,花槽绿化6750米,墙前花槽绿化调整面积5500平方米。至此,苏州河市区段绿色堤防已初具规模。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0年12月23日

作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