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甘肃:陇原大地奏响治水壮歌

2010-12-23

层层梯田美如画

昌马水库

水电站建设

半草岭水厂

灌区节水改造

小流域综合治理

除险加固后的水库

堤防建设

饮水安全工程

农渠改造

  “十一五”时期,在甘肃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水利部的大力支持下,甘肃水利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水利部党组治水新思路,水利建设步入了投资规模最大、规划目标实现最好、人民群众受益最多的时期之一。2006-2010年,全省累计完成投资167亿元,占新中国成立以来全省水利总投资的35%,是“十一五”规划投资150亿元的111%,是“十五”时期的1.37倍。累计解决了616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17万亩,发展节水灌溉面积450万亩,新修梯田475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2万平方公里,新增小水电装机112万千瓦。全省各类水利工程供水能力由2005年底的139.3亿立方米增加到144亿立方米,净增4.7亿立方米,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由2005年底的0.47提高到0.51,万元GDP用水量由2005年底的438立方米控制到了351立方米,超额完成了“十一五”建设任务,全面实现了规划目标。

  ■亮点一
    流域重点治理取得突破性进展 
    在生态水利这一崭新理念的指引下,甘肃省以石羊河、黑河为重点的流域治理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逐步探索出了一条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实施流域治理的新路子。在石羊河流域,累计完成干支渠改扩建824公里,配套田间节水灌溉面积151万亩,关闭机井3318眼,压减农田灌溉配水面积64.3万亩。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民勤蔡旗断面2.5亿立方米地表水量下泄、民勤盆地及中游地区地下水控制两大阶段性治理目标如期实现。与此同时,黑河流域近期治理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敦煌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项目即将立项实施。

    ■亮点二
    民生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
    甘肃水利人在陇原大地上谱写了民生水利建设的壮丽诗篇,全省解决了616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完成了131座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任务,实施了13处大型、5处中型、52处小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4处大型泵站更新改造、21个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和21个专项工程项目、45个农牧区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全省建成了更高水平的22个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实施了12个小水电代燃料项目。累计完成以植树种草、封禁治理为重点的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02万平方公里,建成淤地坝712座,水土流失危害进一步减轻,区域生态环境得到逐步改善。“十一五”期间,甘肃省委、省政府启动实施了500万亩梯田建设工程,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打下了坚实基础。

    ■亮点三
    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加快推进
    甘肃省新开工的引洮供水一期、盐环定扬黄续建两大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引大入秦供水结构优化调整、疏勒河农业综合开发扫尾和南阳渠灌溉工程配套加快推进。经过4年多紧锣密鼓的建设,到2010年底引洮供水一期工程总干渠18座隧洞已贯通11座,与主体工程相配套的农村供水、城镇供水和田间建设工程同步推进。盐环定扬黄续建甘肃专用工程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将解决环县县城及9个乡镇18万人、31万头大小牲畜的饮水困难。引大入秦供水结构优化调整取得实质性进展,疏勒河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全面完工,东乡南阳渠灌溉工程效益全面发挥,这些重点水利工程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水利保障。

    ■亮点四、
    水利管理和改革稳步推进
    甘肃省全面完成了张掖市第一个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任务,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和黑河流域生态环境改善双赢的目标。敦煌市、武威市、庆阳市三个国家级和43个省级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深入推进。全省水管体制改革工作全面完成,水利工程管理水平明显提高。水资源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甘肃省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管理条例》《甘肃省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办法》经省政府颁布实施,促进了全省的计划用水、节约用水和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0年12月24日

作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