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408处大型灌区进行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基本完成

2010-12-23

陕西沣惠渠灌区三干渠改造前

陕西沣惠渠灌区三干渠改造后

上海市崇西水闸 (孟萌 摄)

内蒙古河套灌区新闸正在发挥效益 (何军 摄)

节水改造后的甘肃疏勒河灌区油菜丰收,受益农民喜笑颜开。(胥廷华 摄)

  5年,国家安排投资314亿元,其中中央投资180.4亿元,对408处大型灌区进行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投资40.05亿元,共立项扶持重点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216个。“十一五”期间,全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投资规模远远大于1998—2005年8年的总和,即177亿元;全国中型灌区更新改造投资规模也较1997—2005年的34.28亿元有较大增长。

  大投入带来大回报。“十一五”,大型灌区累计衬砌干支渠道30681千米,配套改造建筑物83723座,新增、恢复灌溉面积118万亩,改善灌溉面积576万亩,灌溉周期平均缩短20%左右,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约0.05,全国由此共形成节水能力约130亿立方米。中型灌区改造后的效益同样显著,衬砌防渗干支渠道6810公里,改造、配套及新建渠系建筑物19750座,预计可新增和恢复灌溉面积430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067万亩,新增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能力约14亿公斤,增加节水能力约16亿立方米。

  以都江堰灌区为例,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4.33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16.39万亩。灌区在相同水位情况下,灌溉水利用系数由0.432提高到0.463,灌水周期由30天缩短为20天,受益区亩次平均用水量下降17.7%,年增节水能力4.82亿立方米,同时也使部分实行计量供水的灌区农民每亩节省水费支出约10元。灌区受益农民纷纷竖起大拇指称赞:“改和不改就是不一样!”

  大中型灌区和大型泵站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基础设施,是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其中大中型灌区的有效灌溉面积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4,生产的粮食占到了全国总量的1/2左右。“十一五”,更多的资金、技术投入,使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建设成效显著,为我国粮食连续7年丰收提供了坚实保障,也为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大中型灌区改造的同时,国家从2006年开始,在江西、安徽、河南、湖北、湖南等5省启动了大型排涝泵站更新改造项目,截至2008年年底,共安排投资69亿元,其中中央投资34亿元,全部下达完成了规划投资任务;2009年,又启动了全国大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项目,2009、2010两年已安排投资42亿元,其中中央投资25亿元,对全国99处大型灌排泵站进行更新改造。

  目前,中部五省大型排涝泵站的更新改造项目建设任务已基本完成,工程效益与社会效益正逐步显现:泵站工程完好率和设备完好率从改造前不足70%提高到现在的90%以上,安全运行率从改造前不足80%提高到98%以上;排涝标准普遍由改造前的3年一遇~5年一遇提高到10年一遇,有效地保障了粮食生产安全。据测算,经更新改造的泵站每年可实现防洪排涝减灾效益9.6亿元,可新增约10亿公斤粮食生产能力;有效地提高了水泵的装置效率,降低了能源单耗,平均每年可节约电能约3亿千瓦时;自动化水平得到提高,极大改善了泵站环境。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0年12月23日

作者:武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