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十一五”在建水利工程投资总规模约7000亿元

2010-12-23

淮河刘家口节制闸全景

黄河龙口水利枢纽施工现场 (王川宁 摄)

黄河西霞院水利枢纽工程施工现场

西藏旁多基础处理工程冬季施工现场 (佘洪波 摄)

贵州黔中水利枢纽工程三岔河水源点 (章静 摄)

  19项治淮骨干工程、11项治太骨干工程全面完成,28项长江干堤加固工程全面达标并验收,一道道坚固防线让昔日的洪水猛兽变得更加温柔顺从;宁夏扶贫扬黄灌溉一期工程、辽宁大伙房输水、甘肃引洮等重点引调水工程的建设,进一步优化了水资源的配置,在保障供水安全、缓解用水紧张、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小浪底、嫩江尼尔基、四川紫坪铺等骨干枢纽工程的建成和运用,在防洪、抗旱、灌溉、饮水、发电等方面都发挥着巨大的综合效益,特别是近年防御极端性灾害天气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吉林老龙口、西藏旁多、贵州黔中等地方重点工程也在加快推进……

  “十一五”期间,我国水利事业快速发展,重点工程建设捷报频传,大规模的水利投资是水利建设获得累累硕果的保障。这5年,受益于中央扩大内需政策,水利投资逐年递增,成为拉动国民经济的强劲动力。特别是中央水利建设投资到2010年超过2000亿元。“十一五”在建水利工程投资总规模约7000亿元,为历次五年计划之最,比“十五”期间总投入增加近一倍,堪称“历史性大规模”。

  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推动了水利建设管理体制机制的不断完善和理念的不断创新。以“质量、安全、效益”为核心,坚持建管并重和现代化方向,进一步建立健全了符合国情、水情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水利建设与管理体制和良性运行机制。“十一五”期间,以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三项制度为核心的现代建设管理体制机制广泛应用于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严格的质量管理和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确保了工程安全、资金安全和干部安全,为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作出了重要贡献。此外,不断探索适应新形势下的水利建设管理良性运行机制,“代建制”管理模式试点范围扩大到多种类型的水利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也在部分地方试行。同时,现代治水理念也融入现代工程设计和建设之中,并充分考虑改善生态和环境的需求,一座工程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一处设施就是一方人水相亲的平台,一条河流就是一条人水和谐相处的文化长廊,尽情展示水的功用和魅力。水利建设者以先进的现代工程建管理念和日臻完善的体制机制,不断向国家和人民奉献出一个个精品。

  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完善了工程体系,显著提升了水利保障能力,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发挥了无法估量的社会效益和生态与环境效益,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的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保障,特别是大江大河基本实现岁岁安澜,为人民的安康幸福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十一五”期间,历经治理的淮河成功防御了2007年流域性大水,长江三峡工程今年与丹江口水库联合调度,有效抵御了长江70000立方米每秒、汉江34000立方米每秒的历史第二大洪峰;太湖实施引江济太、珠江联合向珠江三角洲地区应急调水等保障了供水安全,改善了水质和河网水环境;黄河依托小浪底枢纽实施调水调沙,维护了河流健康生命。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0年12月23日

作者:赵洪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