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少昌,成千上万治黄大军中的普通一员,中共党员,退伍老兵,博爱河务局工程管理科助理工程师。自加入治黄队伍以来,他用兢兢业业、踏实肯干,不计报酬、不拈轻怕重,勇于接受领导安排的新的工作任务,并一丝不苟、全力完成的工作态度影响着他身边的同事们。他始终以一名军人和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他默默无闻工作10多年的历程中,他对工作的那份热忱、对治黄事业的那份执着和责任感值得每一个人去学习。
他多次被焦作河务局评为 “技术能手” “基建工程管理先进个人”、“十佳退伍兵”等,也连续多年被博爱河务局评为“先进工作者”和“十佳职工”等荣誉称号。
过硬军事作风扎实治黄工作
那是2003年的5月,西气东输穿越沁河工程中,大堤临背河出现25处大范围冒浆、坍塌现象,极可能导致沁河左岸堤身出现贯穿性裂缝,严重威胁沁河下游防洪安全。为争取防汛主动,在西气东输穿沁除险加固工程工地,作为工程技术人员,他发扬军队作风,和全体施工人员一起战高温、顶酷暑,饿了啃个馒头就口冷水,困了就地小憩一会儿,克服一切不利因素,连续2个昼夜的施工,一举拿下了混凝土浇筑这个施工关键环节,确保了工程于汛前完工。沁河防汛安全得到了保障,可他人也累得又瘦又黑。
2003年,“8.27”、“10.11”沁河洪水期间,白马沟险工发生重大险情,他作为技术人员,面对着汹涌的洪水,第一时间抢冲在抢险第一线,和全体抢险队员顶风冒雨、不惧危险,通力配合,奋力抢险,由于组织周密,措施得力,经过连续50多个小时的昼夜奋战,险情得到了及时控制,确保了沁河安全度汛。
2004年焦济焦温高速公路跨沁河堤防辅道防护工程、除险防护工程施工一个接一个紧张地进行着。作为两个工程的技术负责人,质量监控、数据计算、严把施工进度等,劳动强度可想而知。偏偏他的婚期就在这段日子里,领导体恤他安排假期让他回家结婚,但他直到结婚头一天傍晚才回到老家。为了不影响工程工期,他又提前结束婚假投入到施工当中,确保了工程保质保量如期完工。
大力开展技术攻关,为治黄事业添砖加瓦
他在做好本职工作和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同时,还充分抓住业余时间,和单位技术攻关小组的同志们一起加班加点针对单位的情况在防汛、抢险、管养分离等问题的研究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便携手动式铅丝笼封口机的研制与应用》、《手机短信数据采集功能在防汛中的应用》等技术的创新项目,得到了黄委、省、市河务局的肯定,为黄河防汛、抢险作出了突出贡献。为了这些成绩,他在办公室里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挑灯夜战的日子。
舍小家为大家治黄路上无怨无悔
2005年9月,是博爱河务局晋升国家一级水管单位考核、验收的大事,这同时也是是关乎全局职工切身利益的一件大事。他作为担负重头工作任务的技术人员,所负责的内业、外业工作也在紧张地进行中。而在此时,他的妻子却十月怀胎生产在即。因为时间紧,任务重,为不影响工作,他把妻子托付给年迈的母亲,并主动放弃一个月的护理假,投入到忙碌的工作当中。博爱河务局被水利部顺利评为“国家一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绝对少不了他的贡献。如今他的孩子也已经三岁多了,回顾过去,他总愧疚地说:“对妻子和孩子,我亏欠他们的太多了,但为了治黄事业,我无怨无悔。”
退伍不退志。耿少昌是所有投身治黄事业的退伍军人的代表,在自己平凡而又不普通的工作岗位上默默书写着自己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