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老班长范林根:努力工作每一天

2010-12-08

    范林根个子不高,一米六左右,说话快言快语,为人直爽真诚,工作兢兢业业。他与水电站相伴度过18载风风雨雨。18年来,他平凡如许,执著如斯,用辛勤和汗水谱写了一个工人不求名利,但求奉献的无悔人生。范林根多次被永丰县水务局和永丰县返步桥水库管理所授予“先进生产者”、“工会积极分子”、“安全生产标兵”等荣誉称号。他带领的班组也多次评为“优秀班组”。这一个个荣誉背后无不倾注着他的智慧、艰辛以及对工作的满腔热情,也无不折射出他对水电事业的矢志不渝。

    从“门外汉”到业务骨干

    范林根非科班出身,为了提高工作水平,他十分注重平时的学习、积累。为了克服自己文化程度不高的缺点,他在工作中采取“多问、多看、多思、多做”的方法,有时别人花一个小时就掌握的知识,他得花几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不把问题吃透,他就不罢休。

    单位每年对职工进行短期集中强化培训。一些文化程度较高的学员都感到很吃力,而他除了上课认真听讲,课后认真复习外,常常请老师到现场对着设备问问题,对设备性能、原理、构造、操作及维护方法逐步弄懂并掌握。为了弄清一个问题,他甚至会看书查资料到深夜,以至于同他住一起的学员都“意见纷纷”,每次他都抱歉地说:“对不起,影响你们休息了,我也只有多花点时间和精力才能笨鸟先飞早入林。”就这样,范林根硬是把自己从“门外汉”变成电站的业务骨干。

    范林根在不断提高自己业务素质的同时,也带出了一批业务骨干,如今他们一个个都走上了新的岗位,而他却依然踏踏实实地做一名普通运行工人,以水滴石穿的精神演绎着一名水电工人的坚毅和执著。别的同事向他请教,他都会毫不保留把自己懂的告诉他们,有时还他们带到设备现场亲自操作演示,对一些难点和疑点反复进行讲解,直到同事弄懂为止。别人都笑他傻,可他却说道:“一人会,不是真功夫,要全班人都学会,才是真功夫!”

    他就是这样一个人:朴实、勤劳、执著,还有一点“傻”!没有可歌可泣的丰功伟绩,却有可圈可点的运行轨迹,扎根在平凡的岗位,脚踏实地,与他人一同分享成果、经验。他认为:分享也是一种快乐,而且这种快乐来得更加真实。

    把辛苦当成快乐,当成责任

    范林根所从事的工作,很琐碎和单调,甚至有点枯燥,但又是极其重要,任何一个小疏忽,都可能影响整个电站乃至整个电网的稳定运行。而他守住那份清苦,把辛苦当成一种快乐,当成一种责任。

    范林根自从担任班长以来,每天上班都提前半小时到达值班地点,首先对所有设备进行一次全面的巡视检查。他巡视设备的方法也很讲究,用他自己的话说就像中医给病人看病一样,得对设备 “望、闻、观、切”。每次巡视检查后他写的巡视检查记录都很详细,就像给“病人”写“病历”一样。

    检查完设备后,他又认真查看各种记录和日志,为交接班做好准备。接班后立即组织本班人员召开会议,会上他把值班人员需要注意的事项详细交代清楚,并根据天气及设备的运行方式提出事故预想,落实应对措施。

    他带领的班组没有发生过一起安全事故,十多年来,他发现并及时处理了16起重大事故隐患。他提出的多项技改建议,都得到实施,产生了明显效果,确保了生产安全,年增收入10万多元。

    接下来进行的就是每天的例行工作,比如打扫卫生、抄表、监盘等,而范林根又把其中最脏最累的活给承包了,每年到了夏秋季节,厂房内最烦人的是那些赶不尽、杀不绝的蜘蛛,它好像专跟人作对似的,这里刚打扫干净,那里的蜘蛛却又开始在挂网。对付它们没有别的办法,只有勤打扫,范林根利用一切时间不停地扫,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只有人进,它们才退;人不进,它们就会得寸进尺”。厂房和值班室是干净了,而他自己却灰头灰脸的,他说:“我的脏换得大家都干净,脏点也值了。”

    每天下班前,他又要对设备进行一次全面的巡视检查,并组织召开班后会,分析设备运行状况,总结经验和教训。在回来的路上,他总是走在最后,常常会“走失”,原来他又在清除进厂公路两旁的杂草。

    范林根,一个普通的运行工,他将最青春最美好的年华献给了水电事业,在平凡的岗位上诠释着不平凡的美丽人生!

作者:刘浩军 王鸣 刘梅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