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触摸农村水利基石的新高度
——2009年全国农村水利建设综述

2010-01-15

  

 

贵州省毕节地区金沙县岩孔镇饮水安全工程  (蔡华频 摄)

 

 

安徽省霍邱县加快淠史杭灌区续建配套工程建设 (资料图片)


  刚刚过去的2009年,各级水利部门按照城乡统筹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紧扣农村改革主题,以公共财政为主导,不断完善投入机制,紧紧围绕民生工程重点,切实解决广大农民群众对水的需要,扎实推进农村水利建设,年度冬春修完成投资和出动机械台班数均创历史新高,启动400个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103个山洪灾害防治试点县和273条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建设,成为2009水利建设的亮点。

  领导高度重视  投入规模史无前例

  2009年是个特殊的年份,按照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战略要求,各级水利部门积极贯彻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以服务“三农”、保障民生为己任,着力推进民生水利又好又快地发展,农村水利呈现出投资强度更大、建设进度更快、规范管理更好、实施效果更加明显等特点,投资规模及工程建设速度双双开创历史之最。


  仅从中央投资来看,2008年第四季度以来,共落实中央农村水利建设投资330亿元,这个数字大大超过以往,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对农村水利投资最多的一年。水利部农水司司长王晓东告诉记者,这些投资中,用于农村饮水安全的资金达202亿元,是2008年的2.6倍;用于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项目的资金达60亿元,是2008年的2倍;用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资金为45亿元,是2008年的1.5倍;用于节水灌溉、农业综合开发、牧区水利等方面的资金规模达6.2亿元,是2008年的2倍。


  中央投资的力度之大史无前例,同时,全国各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纷纷响应,积极行动,根据各自实际改革创新,多方筹措,落实配套,加大投资,共同推动着2009年农村水利建设的发展前行。资金有了保障,农村水利建设阔步前进,2009年的农村水利建设速度堪称历史之最,项目进度明显加快,全面完成年度计划目标。

  保障措施坚强有力  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农村水利建设项目面广量大、小而分散,领导高度重视,群众需求迫切,社会广泛关注,加上近年来的投资强度大、建设任务繁重,强化项目管理、加强建设保障成为搞好农村水利建设的一件大事。2009年,经有关部门不懈努力,落实规划编制,深化制度建设,推进技术指导,服务于农村水利建设的管理系统更加完善,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为农村水利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全面编制农村水利建设计划规划。针对国家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实际,2009年,水利部加快了各类重点项目规划计划的编制和应急草案的测算工作,《2010-2013年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全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2009-2020)》《全国大型灌溉排水泵站更新改造规划》《全国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规划》《全国节水灌溉规划》《全国牧区水利规划》和《全国雨水集蓄利用规划》等7个专项规划均已取得丰硕成果,目前这些规划的编制工作均已接近尾声。有的规划已通过技术审查,为持续加快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保障。


  制度建设更加完善。为进一步规范建设管理行为,提高工程效益,2009年,在水利部的支持领导下,农水司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出台了《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补助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管理办法》,《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绩效考评办法》,草拟了《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办法》,制定了《节水灌溉工程验收规范》《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验收规程》《泵站更新改造项目验收办法》等规程规范,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出台了加快农田水利建设的政策性文件;针对审计署农村饮水安全专项审计所提出的问题,及时下发了加强农村水资源保护、开展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调查复核、改进项目投资管理方式等方面的紧急通知。逐步完善的制度规程,为农村水利建设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与此同时,灌区的管理体制改革得以深化。继续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建立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意见的通知》《水利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民政部关于加强农民用水户协会建设的意见》《国务院农村税费改革工作小组关于规范和引导农民对直接受益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投工投劳有关政策的意见》等文件精神,不断扩大农村水利管理体制改革成果。在有关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大力推动大型灌区和大型泵站管理体制改革,根据“两定”标准,所有灌区、泵站管理单位基本完成了改革实施方案,93.8%以上灌区改革方案和95.9%以上大型泵站管理单位改革方案得到当地政府批复。农民用水户协会发展势头迅猛,迄今共组建农民用水合作组织5.2万个,管理灌溉面积2亿多亩。能力建设有序推进,信息管理有效加强。


  能力建设重在面向基层的技术推广。2009年,水利部大力组织开展面向基层人员的技术培训。大力加强与各种机构的合作,促进中央和大片区层面的农村水利技术力量整合,组织专家对口开展技术援助,以切实解决基层技术力量薄弱的问题,切实做好项目建设和管理的技术支撑。


  农村水利信息系统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2009年作为农村水利“管理信息化年”,要求所有农村水利建设项目数据逐步做到全部由管理信息系统上报、处理和公布。目前,农村饮水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全国大型灌区管理信息系统和小型农田水利信息系统等10个子系统已初步建成并投入试运行。农村饮水安全和大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项目全面实现了动态信息周报、旬报制度,对责任不落实、组织不力、施工缓慢和配套资金不到位的,进行通报督办。

  基层实践丰富多彩  体制机制不断创新

  2009年,在国家大力倡导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宏观背景下,各级水利部门在实践中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取得了一些富有成效、切实可行的宝贵经验。


  四川,坚持灾后重建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两手并重,按照“五个结合”的思路狠抓以水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即与灾后重建、扩大内需建设相结合,与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相结合,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结合,与调整经济结构、发展特色产业相结合,与推进扶贫开发、实施民生工程相结合,主要效益指标均创历史新高。


  江苏,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探索建立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群众参与的农村水利建设投入新机制,研究制定出台了村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政策。


  河南,针对历史罕见的干旱和可能出现的旱涝急转灾情,省委、省政府立足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大局,把抗灾夺丰收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广泛动员和组织各方面力量,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保灌抗旱作用,开展应急灌溉工程建设和防洪除涝工程建设,夺取了抗灾保丰收斗争的全面胜利。全年粮食总产达到1078亿斤,占全国的1/10,连续4年稳定在1000亿斤以上,在特殊大旱之年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贡献。


  辽宁省以“大禹杯”竞赛为载体,连续20多年,带动干部群众坚持不懈地掀起了一次次的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热潮。


  广东省创新投入机制,推行BT融资模式,推动地方政府、施工企业和金融机构三方联动,搭建融资平台,积极拓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资渠道。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政领导带头,四大班子34位省级领导分别深入全自治区14个市50多个县(市、区)开展兴修水利活动,掀起了一场场声势浩大、规模空前的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会战。


  …………


  经过许多地方的不断进取、探索创新,坚持政府主导、多方筹资、民主议事、群众参与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新机制、新模式逐步得到丰富发展,由理论走向实践,从萌芽走向成熟,并显现出旺盛的生命力,为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上台阶发挥了积极作用。

  农村水利基础加强  抗灾能力显著提高

  我国是干旱洪涝灾害多发的国家。特别是近几年来,干旱大范围频繁发生。不断夯实的农田水利设施为抗灾减灾、稳定“三农”发挥了巨大作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


  2009年,在连续5年增产增收的高基数上,在历史罕见干旱等多种自然灾害的严重影响下,同时又有国内外农产品价格剧烈波动的不利条件及国际金融危机的空前冲击,我国的农业和农村发展继续呈现良好的态势,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抓改革、促统筹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好于预期的成绩。


  一年来,各级水利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按照中央扩内需、调结构、保增长、惠民生的重大决策部署,全面推进民生水利工作,推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继续呈现恢复性增长。


  统计表明,各类财政投资较上年增长69%,出动机械较上年增长79.6%,创历史新高。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进一步夯实,抗灾减灾能力显著增强。


  毋庸置疑,农田水利建设的持续加强,为确保大旱之年农业丰产和农民增收作出了重要贡献。农业稳定、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向好形势,无疑是2009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亮点。2009,一个大旱之年,农业和农村发展却取得喜人成绩,让人更加深切地体会到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的极端重要性。可以想见,如果没有中央坚定不移地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如果没有各地坚持不懈地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如果没有各方面坚强有力地协调配合抗灾,就不会有去年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大好局面。


  在看到农村水利建设取得喜人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我国农田水利设施脆弱的问题依然相当突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偏低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既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也是当前极为紧迫的重要工作,农村水利建设依然任重道远。


  “民以食为天”,“国无粮不稳”。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社会经济的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特别需要农业的稳定,特别需要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特别需要全面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夯实农业和农村发展基础,坚持不懈地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实现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0年1月15日

作者:贾志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