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利厅:政府主导 社会参与 全面推动宁夏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新跨越

2010-01-17

 

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利厅厅长吴洪相发言


    2009年,在水利部大力支持下,宁夏坚持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作为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节约用水、提高粮食单产以及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主要措施,不断完善“行政推动、整合项目、以奖代补、群众参与”的组织机制,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连片建设,整片推进,实现了“声势规模更大、标准质量更高、综合效益更好”的目标。

    一、强化完善“一个推动”

    我们紧密结合区情水情,创新科学治水思路,突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强化行政推动、干群互动,推进多龙治水、多元运作,调动全社会齐心协力“大干农建、干大农建”。区市县层层召开农建大会战动员大会和现场观摩会,各级党委、政府将农建工作纳入目标考核,作为检验各级干部工作绩效的主要指标,建立“领导包抓、部门参与、干部示范、责任追究”的组织保障体系,强力推动。自治区党政主要领导多次亲临农建现场调研指导。吴忠市委出台相关制度,将农建工作效果直接与工作业绩考核挂钩,激发了各级领导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活力。青铜峡、贺兰、盐池、惠农等县区在大会战期间停止办公一个月,四大班子机关领导干部带领辖区群众参加义务劳动。

    二、着力健全“三个机制”

    一是项目整合机制。以自治区农建指挥部统筹制定全区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整合水利、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等项目资金10亿元,集中用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形成合力,连片治理,整体推进。二是激励先进机制。深入开展“黄河杯”农建竞赛,自治区统一进行验收评比和表彰奖励,实行“大干大支持、小干小支持”,设立以奖代补资金2000万元,撬动各地投入资金达8.2亿元,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成为加快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助推器”。三是群众参与机制。各地用好用足用活国家支农惠农和“一事一议”政策,坚持群众自愿、民主决策,突出了农民主体作用,变“要我干”为“我要干”,形成群众广泛参与和自觉参与的机制,构建“统一调工、轮流整治、均衡受益”的格局。永宁县通过评选农建“十佳村队”、设置流动红旗等办法,有效调动了乡村队干部群众参加农建的积极性。

    三、坚持做到“五个到位”

    一是统筹规划到位。按照“北部节水、中部调水、南部开源”的分区治水思路,统筹制定全区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明确不同类型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重点。在北部引黄灌区突出节水挖潜,在中部干旱带突出水源高效,在南部山区突出开源增效,各有侧重,整体推进。通过抓好县级规划和年度实施方案编制,明确目标和措施,分解任务,把秋、冬、春三季连为一体,实行山水田林路庄全面整治。在兼顾面上治理的同时,集中力量连片建设,整片推进,形成规模效应。二是宣传发动到位。层层召开动员会,社会各界齐动员,各种媒体同宣传,形成全民参与、千家万户齐出动、千军万马大会战的声势和氛围。三是资金投入到位。通过增加各级财政投入、银行贷款、社会融资等各种方式,千方百计地增加农建投入。2009年,全区完成农建投资26亿元,比上年增加46%,占全区农业总投入的83%。四是督查考核到位。自治区农建办和各市、县(区)成立督查组,加大督查力度,不间断巡回督导,适时召开现场会、观摩会,采取现场评比、情况通报、动态排名、进度公示、行政问责等措施,在全区形成比学赶超、争先创优的竞争态势。五是管理管护到位。制定出台全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标准,落实质量责任制,大力推广新措施、新工艺,切实提高建设质量。规范农民用水者协会运行管理,推行信用社代收水费,深入推进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实行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同步考核,确保工程良性运行、持续发挥效益。

    2009年,我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无论从组织、机制、投入上,还是在规模、质量、效益方面,均实现了前所未有的突破。通过持续深入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有效缓解了农村“灌水难、排水难、吃水难、行路难、环境差”等问题,形成了“旱能浇、涝能排,田成方、林成网,沟相通、路相连,小沟通大沟、大沟通河流”的农田水利格局,使广大群众得到了实惠,显著提高了全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力促进了节水型社会建设,保障了粮食安全、饮水安全、防洪安全和生态安全。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0年1月17日

作者:


  相关新闻: